專注地傾聽要杜絕夸夸其談 一個真正懂得談話藝術的人,一定首先是懂得傾聽的人。傾聽作為有效溝通的一大法寶在工作生活學習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必定能受到他人的歡迎。“雄辯是銀,傾聽是金。”是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生活當中正是因為充滿傾聽,才有了無限的溝通,也正是因為傾聽,才會有了解。傾聽是對人的一種禮貌,更是一門藝術,在與人溝通中,最有價值的人,往往不會是那些最能說會道的人,每個人都有著強烈的傾訴欲望,卻最容易忽視傾聽的重要,傾聽才是語言溝通中真正的美德。 人常說:“上帝之所以讓人長了兩只耳朵和一張嘴巴,目的是讓人少說多聽。”許多人在與人溝通時,都會不自覺地犯同樣的“錯誤”:總是一味的對自己的事情長篇大論、喋喋不休,卻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感受,這確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據說,從前有個來自小國的使臣來到中國,向皇帝獻上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看后自然是高興。但是使臣也同樣出了一道難題:在三個金人中,究竟哪個是最有價值的?皇帝與滿朝大臣絞盡腦汁,還特意請來珠寶匠來檢查、稱重、看做工,結果是三個金人一模一樣。 泱泱大國,怎能連這個小問題都不懂,面對使者,正在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時,一位早已退位的老臣得知消息后,要求覲見,說自己有辦法。皇帝聞言大喜,只見那位老臣胸有成足地拿出了三根稻草,并且依次插入了三個金人的耳朵,卻得到了三種不一樣的結果,稻草從第一個金人的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跟稻草卻是從第二個金人的嘴巴里掉了出來,而當第三個金人的稻草進去之后便直接就掉進了金人的肚子里,甚至連個聲響也沒有。老臣轉身自信地對大家說:最有價值,當之無愧應數第三個金人!此時使者默默無語,答案自然是正確的。 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最有價值的人,往往會是那些善于傾聽、而絕不會夸夸其談的人,因為傾聽是人成熟的最基本素質。 生活中,具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能出口成章,開口就能說出漂亮言詞的人不一定具備很強的能力,一個擅長于夸夸其談而不踐行到自己行動中的人,開始可能會因為優美動聽的話語贏得大家喜愛與尊敬,但是隨著時間沉淀,人們理所當然更看重的是一個人到底是否具備腳踏實地的辦事能力。魯迅先生告誡青年人說:“不要被那些夸夸其談的所謂學者嚇怕了,就像你看著污濁的泥塘那么深,其實它就那么淺,你看到的只是污泥而已。”古往今來總會有人在一種思想、學說或者是職業變得流行后,附庸風雅,把自己裝扮成那種思想、學說或者職業的淵博者,借以為自己謀取私利。 夸夸其談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偏重于形式上的東西,善于弄虛作假,故作玄虛。而真才實學不依靠于衣著來裝扮,不依附于花言巧語來搪塞,因為形式無法去取代實質。事實證明,越是看重形式而不講求實際效果的人,越有可能是一個夸夸其談、不干實事的人,就像你手中存有一副好牌,任憑你如何叫囂,而若不親自動手打牌,再好的牌也只是夸夸其談的“空談”。 相傳莊子貧窮,已經到了到揭不開鍋的地步,無奈莊子只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借糧。令莊子高興的是監河侯很爽快地答應借糧。莊子正要表示感激,監河侯說道:“等我秋后收到租稅馬上就能借給你300兩銀子,現在你先回去吧!” 莊子聽了,轉喜為怒,忿然對監河侯說道:“昨日趕路到您府上之時,突然聽到陣陣的呼救聲。環顧了四周也都不見人的影子,只看見了在干涸的車轍里躺著一條向我求救的鯽魚。鯽魚說,它的家遠在東海,卻因種種原因不幸淪落到車轍之中而無力自救,眼看著就即將干死。希望我能夠對它施以援手,救它性命。” 監河侯好奇地問他是否予以相助。 莊子冷冷地回答:“我對那條鯽魚說可以,等我去南方勸說吳王與越王把西江的水引到這兒來,就能把你接回東海去了!”監河侯聽完后嘲笑莊子的救助方法荒唐:“那怎么能行呢?” “是哇,當鯽魚聽完了我的想法,險些氣得背過氣去,說眼下我沒了安身之處,只需幾桶水便可解困,而若像你說的所謂引水都是空話大話,恐怕水沒引來我早已是魚市上的干魚。” “遠水解不了近渴”是人們的常識,通過這篇寓言我們不難看出監河侯假大方,真吝嗇的偽善丑惡面目。也借此諷刺了這種“說大話、講空話”是一些不解決實際問題之人的慣用伎倆。那些善于夸夸其談的人最為常見的一個毛病便是開出空頭支票許下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諾言。 真正能使人們佩服、成就一翻事業的人是能夠用心傾聽他人心聲之人,是少說空話多辦實事之人,以一顆真誠之心與人溝通,溝通必定十分順暢。倘若你用華而不實的詞匯與他人交談,必使其反感,或敬而遠之、冷眼相對,溝通更是無從談起。空談更是最無能的表現,一個滿口叫囂而從不實踐的人恐怕一輩子也干不成任何事情。 對某人所說出的話和提出的觀點表示有興趣就是聆聽的要旨。如果說話人所談論涉及的內容確實枯燥無聊,又或許講話人講話的語速太慢或者太快,導致我們失去興趣,在這時我們不妨嘗試著轉變自己的想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設想能夠聆聽這場談話也許會或多或少的使自己獲益,那么在聆聽時也就自然會流露出敬意,這也是一種有禮的表現,通過謙虛的聆聽他人的話語而贏得他人對自己的肯定。 然而,傾聽時會有一些主觀障礙和客觀障礙,對傾聽產生影響。傾聽的主觀障礙主要有:回避聽一些復雜困難的主題;不愿聽一些費時的內容,封閉自己的思維;拒絕維持一種輕松、贊許的談話氣氛;拒絕與他人觀點發生關聯或從中受益,固執己見;在表面上或者內心里與發言者發生爭執;當發言者的觀點與你有分歧時,表現得情緒化、缺乏誠意;聽講時,避免眼神接觸;對說話主題毫無興趣;對說話者不耐煩;在聽講時,做著“白日夢”,或者想著別的事情;關注說話人的腔調或習慣動作,而不是信息本身;被機器、電話、別人的談話等噪聲分心,思維狹窄等等。傾聽的客觀障礙主要有:溝通雙方的地位不平等造成的心理負擔,緊張;對在場他人的顧忌,或電話打擾,或外界干擾;事前準備不足;時間不足或時間太長;對抗心理,說服對方的愿望太強烈;缺乏從大量散亂信息中發現閃光點的洞察力等等。 克服傾聽障礙應注意的細節:選擇安靜、平和的環境,使對方處于身心放松的狀態;端詳對方的臉、嘴和眼睛,尤其要注視眼睛;盡量把講話時間縮到最短;平和心態,誠實面對、承認自己的偏見,并能夠容忍對方的偏見;保持耐性,不要打斷對方的談話,抑制爭論的念頭;不要過早作出結論或判斷;不要以自我中心;隨時做筆記,使對方覺得受到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