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警惕心理。
大家經常被告知: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客戶也是這樣。他們對上門的業務員和業務員所帶來的產品總是心存戒備,他們不了解你的底細,甚至拒絕和你打交道,經常擔心和你交往留下不好的影響,最直接的是,他們總是關心賺不賺錢?產品好不好賣?賣不掉怎么辦?在這些問題沒解決之前,他們說話很謹慎,不會輕易和你談合作。
經過你數次拜訪,三番五次的解釋和強調,這些客戶依然很平和,沒什么動靜,更沒有合作或進貨的跡象,甚至一樣冷淡對你,作為業務員,這時不用擔心,你應該相信,這并不表示他們沒有動心,也許這些客戶比你還著急,只是他們對你的公司和產品還沒了解清楚,他們的謹慎心理促使他們在加緊調查,并保持面子上的風度而已,其目的是不想失去主動權。
合作后,他們依然會警惕一段時間,據我經驗得知,這段時間是磨合期,他們會因為擔心合同執行時的相關細節而警惕,比如發貨時間是否如期?產品質量如何?產品上市初期的促銷活動政策和執行如何?等等。
之九:主位重視心理。
幾乎所有的客戶都有主位心理,主位心理的解釋是:我是某一市場的最大或獨家經銷商,你廠家必須得重視,尤其在拿到代理權之后,廠家更應該重視這一市場或我這個客戶,應該以市場為中心,該配備的人員不能少,該給的政策,一樣也不能落下,客戶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市場將來終究是你們的,品牌也是你們的,做市場,我們以配合為主,也就是說,廠家來人做市場,我的渠道和網點是我的,是在給你們用,所以,做得好與壞與我無關。
從對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上述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這是一種無視雙方合作基礎和前提的行為,只是,客戶會裝糊涂,目的也顯而易見。
之十:拖欠心理。
所有渠道客戶都一樣,只愿意進貨,不愿意拿錢,或者是,進最大化的貨,拿最小化的錢,或者干脆,動不動就跟你談鋪貨、談銷售周期、談帳期,個別渠道客戶還會跟你捉迷藏,你這邊結賬的話還沒說完,他就開始訴苦,會尋找讓你難以辨白的困難和毛病,甚至直接說,我不在,你去找財務吧!其實你知道,老板沒開口,財務哪敢和你結賬?
鑒于市場渠道建設的困難,很多急于銷售產品的廠家會考慮鋪貨,政策也是五花八門,折中的有,全鋪的也有,只是,這些營銷政策有其靈活性,但也有后遺癥,最大的問題是:廠家發現,銷售額上去了,銷售款少得可憐,或者干脆是,只有毛銷量,完全沒有凈銷量,又或者是,發現每月的單品銷售數量在增加,銷售回款卻不漲,道理很簡單,是渠道客戶在故意拖欠貨款。
因此,解決鋪貨和銷售回款的問題是廠家必須重視的,市場上永遠有拖欠的客戶,規避客戶拖欠的措施還得靠廠家自身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