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沒有國界,沒有適用和遵循的規律,互聯網也不是貧民窟,但大家都沒忘記利用網絡銷售,尤其是小型廠家都把互聯網當成了賺錢的平臺和宣傳的途徑,然而,這種趨勢滋生的“罪過”是,網貨的價格沖擊和個體經銷行為的無序,越來越嚴重。
網絡營銷,讓地緣分割和區域保護失去依靠,網絡直面消費者,打破了傳統渠道的層級關系,更主要的是,網絡銷售的超低成本、商品的高速周轉率、價格上的優惠力度,讓傳統經銷商失去了競爭力,經銷商一再投訴,質問品牌廠家,如何控制網絡銷售的沖擊?
無地域限制,無價格保護,無管理規則,無追索信息,這是網絡營銷沖擊傳統渠道的四大病癥,對廠家而言,這是死結還是活扣?
觀點一:你能躲掉嗎?
首先告訴各位的是,網絡銷售,你躲不掉!如果說傳統渠道的竄貨可以控制,那么網絡上的跨區竄貨會讓你摸不著頭腦,所以,從控制和堵的行為上講,一切都是枉然,所有企業廠家在正式銷售前,都應做好心里準備,品牌知名度越大,產品質量越好,網絡銷售的行為就越夸張,那么,造成的對傳統渠道的沖擊就越大;也許,許多人會說,品牌廠家可以杜絕一切有可能的網絡銷售,但我說,這種努力幾乎是白費,到目前為止,從我個人的經驗看,網絡銷售根本無法杜絕,企業唯一能做的,盡量減少網絡銷售的數量和規模;而減少網絡銷售的數量和規模的常見措施是:依據產品標注的地區銷售編碼,縮小打擊范圍,然后,根據網絡銷售的交易信息,查找網店的IP地址和網店名稱,根據IP地址,進行對照,就基本明了具體的經銷個體,也可明確銷售的產品是屬于竄貨,還是渠道系統內的低價沖擊?當然,查明情況后,再根據傳統渠道的營銷政策,給予處罰或警告或斷貨或漲折扣;這種辦法,比較有效,但費時費力,周期較長,只起殺一儆百作用,難以防患于未然。
既然,廠家只能減緩網絡銷售的沖擊而無法杜絕的話,那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為企業所用呢?我的管見是:網絡銷售可以利用,并一并納入企業銷售體系當中去,這就涉及到企業營銷戰略的規劃和營銷政策的制定層面上了,專業名詞解釋是:渠道細分和分解。
企業可以根絕產品屬性和傳統渠道的特點,應當制定不同的渠道策略,傳統的渠道采取一種政策,網絡銷售渠道采取另一種營銷政策,并規定網絡銷售的價格保護和供價,至于地域限制如何控制,企業可根據網絡銷售公司、經銷商或個體的勢力范圍,明確銷售權限和最保守的銷售單價,如確有跨地區消費者進行跨區購買,應由廠家出面,根據銷售單品的數量,給予傳統經銷商以適當的利益折返或金額支持;就像跨區連鎖體系搶了被跨地區的經銷商的市場份額,進行補償一樣。這樣,才對網絡銷售的混亂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