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國啤酒業競爭層次較低。外資啤酒業競爭的是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追求品質、技術與工藝的完美統一;本土啤酒業競爭的則是最底層的價格、規模、數量,稍具實力的廠家或機構都可憑借資本運作迅速介入到中國啤酒業內,并獲得頗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事實上,許多“借殼入市”的廠家根本沒有從事啤酒行業的經驗;甚至政府的一紙任命就可以改變整個啤酒業的格局。
其次,中國啤酒業競爭手段單一。現在,絕大多數啤酒廠商競爭的手段只有一個,那就是價格。為了降低價格,“掠奪”更大的市場份額,眾多啤酒廠商千方百計降低經營成本,為此,他們使用劣質的原材料,甚至“掛羊頭賣狗肉”,將其他小廠生產的啤酒貼上自己的標簽,產品品質一路下滑。
第三,當地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切合當地國情永遠是廠家做市場成功的先決條件,在啤酒業內,政府在國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地方政府明令或者暗示當地經銷商,必須大力主銷當地產的啤酒產品,因為煙酒產業始終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事實上,中國內地絕大多數啤酒廠家,都或多或少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
第四,中國啤酒業多采用代理制。由于綜合實力相對弱小,分銷成本高,加上國情復雜,國內大多數啤酒廠家都選擇采用代理制的營銷模式,這也算是一種“中國特色”吧。
第五,各個啤酒廠家運用的營銷模式都不固定,許多啤酒廠家在不同區域市場選擇的營銷模式都完全不一樣。
目前,中國啤酒業呈現出以下三大發展趨勢。
其一,渠道扁平化的發展趨勢。渠道收縮或者是扁平,始終是渠道發展的一大趨勢,這點在中國啤酒行業中表現已經非常明顯。渠道扁平化對于廠家而言,無疑是意義非凡。首先,渠道扁平化符合社會發展大勢,與歷史前進的步伐相吻合;其次,減少了營銷層次,提高了產品從廠家到終端消費者手中的周轉周期;再次,降低營銷成本,節約營銷開支;第四,有利于廠家更好的控制整個流通環節。目前,渠道扁平化在中國啤酒業的表現主要在于:越來越多的啤酒廠家開始“躍”過代理商,直接與下線的經銷商、分銷商和終端零售商聯系,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其二,在區域市場內實行“精細化營銷”,加強終端建設,實施密集分銷。一些啤酒廠家開始越來越多的涉足終端零售領域,對主要區域市場實施“精細化營銷”,鋪設更多的終端網點,甚至在各個鄉鎮都設立自己的總經銷商或專賣點。
其三,廠商分工趨勢日漸明顯。這里其實有兩層涵義:一是廠商根據各自優勢不同,在商業流通領域進行明確分工,啤酒廠家的重心在于研發、生產,而經銷商則負責整個市場策劃、銷售、管理等工作;二是廠家主導商業流通環節,啤酒廠家不但生產產品,同時還對整個市場進行策劃,加強對各級經銷商的管理,通過渠道建設,廠家最終將各級經銷商納入到自己的營銷網絡中來,并將這些經銷商作為自己的倉儲、服務中心。
作者:蔡強,四季明略管理咨詢公司首席顧問。公司網址:www.fscdo.com 歡迎交流:consulto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