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亞,肖偉亞講師,肖偉亞聯系方式,肖偉亞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從戰略到高效執行體系鍛造者!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肖偉亞:中國家具企業困境與突圍之道
    2016-01-20 42408
    中國家具企業困境與突圍之道 ——逸馬家居顧問集團 董事長兼首席顧問 郭勇軍 老師 ——逸馬家居顧問集團 首席設計研發顧問 肖偉亞 老師 引言 企業學習與培訓,是以資源增值為前提、以系統論為觀點,持續不斷地構建人的素養、知識、技能與當期需求相匹配的能力模型,從而期望達成時期經營目標與發展戰略的需要。 中國家具行業得以快速發展,除了必要的市場需求空間支撐與良好的硬件設施得到裝備和運用外,“人”作為企業核心發展要素的第一資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前,中國家具行業格局有句習慣性的口頭禪,那就是“中國家具看廣東,廣東家具看深圳”。2003年后,這句行業的口頭禪已被行業人士改為“中國家具看四川,四川家具看成都”。原因何在?! 一、 探究中國家具行業發展困惑主因 中國家具“四分天下”的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而后起之秀的四川家具,更讓中國家具行業刮目相看。逸馬家居顧問集團通過在國內多年的家具產業咨詢與企業系統培訓服務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一個產業的發展,除了地方政府與工業園區等外部硬件支撐外,企業內部在經營管理等“軟實力”上是否得以系統的平衡與提升,才是現代企業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之基石。那么,如果說家具行業“一次創業”成功靠的是“勤勞與機會”,那么我們可以給出這樣的一個定論:家具企業“二次發展”的成功,一定靠的是“學習與智慧”。 然而,中國家具行業的整體發展,仍然是良莠不齊的。隨著近幾年的“地產熱”現象,一些家具制造業與家具商業的大佬們,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浮躁與對財富的狂熱追求,投入在“跑馬圈地、攻城略地”的各項人力、財力、物力、精力等資源上,遠遠超過了當初讓他們發家致富的本行——家具企業自身的投入。這就使得家具行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企業自身尚未得到武裝與提升,經營方向與力點卻又發生了本質性的偏移! 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與監控的力度不斷地加大,“零地價”不再是各地縣大老爺們的“專屬權”了。除了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與產業政策支持外,國內家具產業格局基本成型。家具企業的大佬們在沒有油水可撈的同時愕然回首:企業自身的問題與困惑日益增多、終端市場不斷萎縮,企業內部人心渙散……。究其因,逸馬家居顧問集團在行業服務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其一,胸懷決定格局、觀念決定未來。我們常說“看一個人的胸懷與觀念,就能夠知道這個人能夠走的多遠與多久”!因此,對于有胸懷與良好觀念的企業來說,他們往往是擅長建立企業的系統經營管理能力、善于整合行業專業資源與借勢發展。他們的眼光會看得更遠,因此格局更大、發展空間也更大;所以他們早已經成為了區域的大型家具企業集團或上市公司了(如掌上明珠、全友、雙虎等龍頭家具企業)。而抱有“眼前利益高于一切”思維觀念的老板們來說,他們往往把外部給予的機會當“運氣”、把外部給予的誠信來“透支”使用;他們的共同特征是“沒有系統經營管理能力、不善于整合專業資源”。雖然在機會中也能跟著賺點小錢,然而這樣的風光已經不復存在!到現在,這些家具企業雖然有10~20年的歷史了,至今仍沒有成長起來;他們夾雜在大型與小型家具企業中間,只能在隨波逐流中而任憑風雨飄搖……。 其二:企業專業經營管理能力較弱。大多數的家具企業都是從家族作坊發展起來的,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綜合素質和專業經營管理能力其實并不高。這些家具企業的成長,并非是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而成長;而是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是由于初級需求不斷膨脹的拉動關系,讓這些中小型家具企業得以發展起來的。包括近幾年的工業與商業地產等投機行為,拉動了企業的盈利性收入增長。這就造成了國內大多數中小型家具企業在自己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沒有近期和中長期的經營目標,甚至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企業發展方向時,就已被市場與企業的投資收益推著向前發展了?!案∪酢保沁@類企業二次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其三:“渠道變革”不斷引發家具制造業的陣痛。原有的批發、專賣、多級代理等混合渠道模式,隨著大型賣場和連鎖商業的不斷出現,打破了“這邊風景獨好”的市場格局。國內大多數家具企業代理商與制造商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以“產品差價”為基礎的“產品買賣”關系,而并非真正以“商業品牌”為紐帶的廠商合作關系。逸馬家居顧問集團在國內終端賣場調研時發現:很多賣場的定位與形象不清晰;店面管理較為混亂;產品、飾品、燈光等展示不規范;導購人員素質和員工服務水平低下;店員激勵機制不明確等等現象普遍存在。同時,每年跨區、高頻率的家具行業展會,也推動了國內渠道商們的多變性與搏弈能力,使得國內家具制造商們無所適從。一些競爭品牌廠家之間為了挖對手的經銷商或代理商,不惜犧牲有限的利潤,甚至虧損也要將市場爭取過來。殊不知這樣一來,又會引發新一輪的商品價格戰爭,從而也就更加加快了一些家具制造商的死亡。 其四:高素質人才匱乏和人力成本提高,對家具企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正因為家具企業面臨著重重壓力,所以導致了企業在人才的運用上,往往傾向于殺雞取卵式的用人方式;“急功近利”,正是這類企業典型而又迫于無奈的用人特征。有的家具企業老板們也“積極地”尋求與咨詢公司的接觸,目的就是想要套取一些思路或資料來“借鑒”。他們往往云里霧里地一番道聽途說后,自以為弄懂、聽到真諦可以自己操作了,放下了合作的機會去“閉門造車”。殊不知這樣東拼西湊的東西,是成不了一個企業的經營思想、模式與體系的,最終還是沒有運用價值并實現經營目標。隨著家具產業化升級與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現代家居企業如何整合家具行業專業的智力資源、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是“借智借力、跨越發展”之根本出路! 那么,作為家具企業老板,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我們要想讓企業不斷地做強與做大、實現更多的社會價值與責任,我們就必須要重新放開自己的胸懷與格局,從當前的“小老板”蛻變成“企業家”角色,完成一次自我的重新定位。也只有從行為上真正變革,才能使企業“人聚、財聚、事業聚”,使企業基業常青并最終成為百年品牌! 揭開國內家具企業虛偽的面紗與所謂的面子和尊嚴,從本質上講老板個人的道德水準,已經決定了這個企業的命運;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誠信,是不可能成就什么千秋大業的!我們不妨審視一下自己的企業內部各層級員工與外部客戶,假如“洗牌”再次來臨時,你是否到了“人散、財散、事業散”的時候呢?! 那么,如何快速地從家族的粗放式經營過渡到現代化的管理?如何在產權關系上予以明晰、規范法人治理機構,讓更多的職業經理人參與其中共同使企業做強、做大?如何從系統上去平衡并從動態上去規范企業的人、事、物?這些不再是機會與運氣就可以完成的,這不但是我們家具行業老板們在轉型升級中所面臨的挑戰性課題,也是擺在這些企業當前能否繼以生存的首要任務! 二、 四川家具企業在學習中成長 要知道,家具行業屬于資源性企業。當企業在“一次創業”中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之后,企業就必然要經歷“二次創業”的轉換時期(產業的提檔升級,源自于每個企業的轉型升級。具體查閱逸馬家居顧問集團經典課程——《家具轉型期,家具企業如何二次創業》)。然而四川眾多家具企業中都帶著典型的家族式、粗放型的袍哥管理烙印。當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家族式的粗放經營就會失靈。因為企業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地創造客戶滿意的過程、是一種系統高度協調與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家具企業的系統能力如何呢?逸馬家居顧問集團通過多年的家具企業系統咨詢與培訓服務過程中,總結出四川中小型家具行業普遍面臨著以下經營困局: 1)競爭環境上:狼真的來了!不但有洋狼、土狼,還有餓狼蠶食終端、渠道商在終端搏弈;使我們終端資源時時受到威脅利誘。 2)市場掌控上:渠道不增值,變化快、消費者越來越難琢磨;經營模式、方法手段、產品與服務等同質化異常嚴重,稍有閃失就會難以駕馭。 3)內部管理上:運作模式不能復制、人流物不流;管控不成系統、傳統經驗不在靈驗;老板們重新頓入“盲區”。 4)人才運用上:老人頂不住、新人靠不?。诲X多拿不出、錢少人不來;放權不放心、攬權又費神。 5)經營收益上:成本不斷增加,賣得多反而賺得少;信息不暢、現金不轉、物流不流、人流不斷、市場不活,經營狀態每況愈下。 6)未來發展上:退則不甘、進則兩難;有基礎的不會整合、無基礎的不愿被整合。發展方向與定位一片茫然…… 以上就是我們國內家具業普遍存在的現狀與典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需要我們企業在系統經營管理能力上予以平衡。那么,系統平衡與服務的本質,是企業內部人員的“能力提升”并轉化成“優質服務”。因此,一個組織的學習觀念與學習能力,對企業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或者說是成敗的關鍵! 四川現有家具企業6000余家,約占國內企業總數的10%。自2003年起,以掌上明珠為代表的四川省內幾個中大型家具企業,開始對培訓需求表現出了熱忱。2003~2005年,筆者時任掌上明珠家具集團副總經理時,期間每年計劃內的培訓費用預算達到150萬左右,這還不包括高管層委培EMBA班的學習費用。而實際每年從筆者手上審批出去的培訓費用,高達200萬左右。在掌上明珠總裁王建斌先生與筆者的推動下,迅速建立起掌上明珠公司內部學習型組織與培訓師隊伍,公司上下4000余名員工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企業經營業績也年年翻番。初嘗甜頭后的掌上明珠,開始逐步籌劃“掌上明珠商學院”的工作。 2006年,中國板式家具龍頭企業——全友家私在總裁張友全先生和副總裁魏斌先生的帶領下,曾多次帶領企業管理層參與逸馬家居顧問集團舉辦的家具行業各類專業培訓課程。其中,記得對全國大區經理的學習與組織則更為細心:副總裁魏斌先生在培訓前親自做動員工作,與學員一道喊口號(全友的企業精神等);授課期間他全程參與、坐在最前排,并認真聽講、做筆記。歷歷在目的場景,讓我非常感動。我在為國內眾多家具企業服務這么多年,很難看到家具企業的高管們會親力而為、做到這些事情:因為這些高管們通常并不懂得如何協助老板整合外部的專業資源,他們也不情愿接觸和善用外部的專業團隊;他們往往會覺得找專業的顧問公司來做,顯得自己很沒能力。而恰恰相反的結果是:單打獨斗的個人能力和所謂的面子,足以讓他們從“職業經理人”淪為“職業打工族”的不變真理! 誠然,這就是優秀企業的高管,他們沒有不成功的理由!曾有記者朋友采訪我,被問到“您怎么看待廣東家具與四川家具”時,我曾經這樣地概括川派家具并回答他:“超越的不再是歷史,而是一種精神?!? 正所謂“知恥者而近乎勇”。與其說學習是種動力,不如說學習就是智慧的源泉。面臨國內外家具行業的競爭,有遠見與魄力的四川家具企業老板們率領著自己的團隊,對學習的熱情與投入,從來沒有削減過。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驗證了他們能夠成為四川家具企業龍頭、成為中國家具行業佼佼者的理由! 三、 學習與提升,家具行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逸馬家居顧問集團認為:企業沒有一蹴而就的管理方法,也沒有一勞永逸的管理工具。識時務者為俊杰。當前,國內眾多家具企業在硬件上裝備的很好,在軟件上仍存在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制約性困惑: 第一:在企業“基礎資源與運營能力”如何獲取與利用上的困惑。雖然不同企業面對的問題層面不盡相同,但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認清自己的核心優勢與短板。如家具企業在目標與定位上、戰略規劃上、品牌的建設上、人力資源上、研發設計上、渠道建設上、市場拓展上、終端網絡的掌控上等等,都表現出基礎資源與運營能力的不足,是企業新一輪競爭的關鍵而又薄弱的環節。 第二:在“行業整合與競爭能力”下如何調整與突破上的困惑。隨著行業的不斷整合與各種競爭壓力的出現,家具企業都面臨著由“傳統向規范、由規范向規模、由規模向國際化”發展的自我調整與突破需求。這些需求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簡單的資源要素提升,同時也是基礎資源與運營能力以及行業整合與競爭模式的一種新的“平衡力”。這些,都成了家具企業新的課題與考驗!它不僅僅依靠學習與培訓就能夠解決,同時還需要專業的系統咨詢與顧問服務,提供的專業規劃與指導。 歸根結底,“人”作為企業的第一資源,是企業突破與發展的“核心要素”。那么,家具企業怎樣通過學習與培訓,才能在“基礎資源和運營能力”上獲取并利用、適應發展所需,在“行業整合與競爭能力”下形成自我調整與突破,實現轉型期的“二次創業”呢? 學習與培訓,是“教與學”的結合、需求與能量的互為補充。很多家具企業進入了學習與培訓的誤區,不重內容重形式:不管是企業內部員工還是招商訂貨時給加盟商老板培訓,就是要搞激情、玩洗腦,又蹦又跳、又哭又鬧,感覺很好玩、很熱鬧(參見逸馬家居顧問集團網絡與行業雜志里的專業文章《家具企業,您為商家培訓了什么?!》)。最后一致得出結論:“聽起來激動、想起來感動、回去一動不動”,哈哈大笑后不了了之。 找不到企業的問題、抓不住培訓的需求而接受了一些“不知所學、學而無用、以訛傳訛”的學習與培訓,必然會屢屢不見效果。各種抱怨均會出現:老師沒講好、學員沒學好、課程沒設計好、需求沒找好等等。因此,真實需求的根源如果不找到,從本質上講學習與培訓將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所以,這就是很多企業重復地學習與培訓,仍難起到效果的原因。最后歸結為幾個字“培訓沒有用”。 根據逸馬家居顧問集團在家具行業17年的專業服務經驗,對一個企業內部系統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診斷并提煉出培訓需求,做以下十個模塊的簡要介紹: 1、企業文化層面: 1) 企業自創立至今,是否做過企業文化的挖掘、梳理、整合與宣貫? 2) 企業形象與員工精神面貌是否較差或相差甚遠? 3) 員工是否沖突矛盾較多、執行力與配合度較差? 4) 各部門遇事是否扯皮、推諉,不愿承擔或履行責任? 5) 員工是否離職率較高且以新員工離職為主要比率? 6) 現期同等條件招聘是否較為困難? 7) 員工思想意識、觀念態度、行為結果等是否難以轉變? 2、戰略管理層面: 1) 公司制定戰略時,是否由各執行單位共同參與決策的? 2) 總體目標與時期戰略意圖是否清晰? 3) 事業部與職能層是否覺得戰略模糊不清、無法落地及執行? 4) 是否有執行不力或事與愿違、不能達到目標與效果的? 5) 公司整體優勢與效益是否發揮不明顯且有失控的感覺? 6) 在第四季度是否能有效制訂次年的經營目標與策略及措施? 7) 目標與預期發生異常時,是否及時調整了戰略或具體實施策略? 8) 公司從沒有制定過戰略,市場與經營效益出現了萎縮狀況。 3、品牌管理層面: 1) 公司是否在品牌方面做了明確定位、推廣計劃與實施方法? 2) 在品牌創建與推廣方面,是否不知到如何去定位與整合傳播? 3) 內部管理層在對品牌的理解、建設與推廣上是否清楚? 4) 是否感覺到品牌在終端執行情況較混亂,傳播力不強? 5) 是否覺得品牌就是找個明星做代言人,只見投入、不見效果? 6) 品牌在終端的聯想度、知名度、美譽度及忠誠度是否不佳? 4、組織建設層面: 1) 企業自創立至今,是否做過組織體系的規劃并按體系運行了? 2) 制定新的發展目標與戰略時,是否做了相應或局部調整? 3) 是否感覺到組織體系與發展戰略不相匹配或沒有關聯度? 4) 現行效率是否低下、內部管理與業務流程斷流、管理時有失控? 5) 是否部門之間的矛盾沖突多、遇事推諉、配合度差? 6) 遇重大經營變革或目標與戰略調整時,組織機能是否發生變化? 7) 個體、群體、組織之間管理關系是否得到了有效發揮? 8) 是否覺得當前的組織運營模式阻礙了企業發展? 5、流程管理層面: 1) 核心管理與業務流程是否體現了成本和效率的整體優化? 2) 當目標、模式與管理結構發生變化時,是否重新設計了流程方式? 3) 在尋求新的競爭力獲得競爭優勢時,是否做出適度的調整? 4) 組織體系是否存在職能利益分割、推諉扯皮嚴重? 5) 流程是否繁雜、運行效率低下并出現諸多缺陷? 6) 是否覺得企業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管理與業務流不暢? 7) 內部運營模塊發生變化時,是否覺得有交叉、重疊或空白? 8) 是否覺得部門本位主義盛行、責任意識與協調協作意識較差? 6、人力資源層面: 1) 公司是否有系統、完整地做過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規劃? 2) 公司人員的心態、知識與技能,是否滿足職能的需要? 3) 是否感覺到公司的能力結構與企業發展已經出現了斷層? 4) 是否有公開透明的招/解聘、職業生涯規劃與勞資關系管理? 5) 公司在教育培訓、職位管理、績效與薪酬方面是否比較混亂? 6) 是否本位主義盛行、工作推諉扯皮嚴重,目標與計劃難以實現? 7) 薪資結構員工是否覺得合理、流動率較高與用人成本是否過高? 8) 員工在責任意識、適應能力上是否較差,效率低下等諸多缺陷? 9) 新老員工是否相互排斥、好的進不來差的出不去,阻礙企業發展? 7、生產制造層面: 1) 生產體系是否有規劃、作業環節流程是否清晰、產銷是否平衡? 2) 原/輔料供應是否及時、生產周期是否較長、庫存與斷貨時常發生? 3) 工藝水平與技術開發是否薄弱、產品質量是否較差且成本升高? 4) 市場、研發、采購、工藝技術、生產、質量、成本、倉儲配合如何? 5) 人、機、料、法、環等各項作業有無標準、管理與協調性如何? 6) 工人的生產技能、對質量標準和工藝技術要求的認知度與熟練度如何? 7) 有無明確的安全操作規程、經常出現安全事故或質量事故的? 8) 產品有無自檢、互檢、專檢,次品與報廢是否較多、質量投訴是否較多? 9) 工人是否有怠工或罷工、離職與辭職情況經常出現,士氣較低落的? 10) 公司是否有實施過現場管理但執行不徹底,現場仍然臟、亂、差? 11) 設備利用率是否較低、工時效率低下,產品質量不穩定、生產成本不斷上升? 8、質量管理層面: 1) 公司有無質量管理體系、顧客投訴與三包損失費用是否不斷增加? 2) 產品抽檢有無不合格,或已支付大量罰款但不知如何減少損失與改善的? 3) 產品是否經常出現廢棄、偏差及不符合要求等現象,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4) 管理者與質量部門是否重視代價,是否知道如何系統地提高產品質量? 5) 采購和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是否能有效控制,員工是否清楚質量管理要求? 6) 采購、生產、質管人員是否經常扯皮,工作矛盾突出、部門壁壘嚴重? 7) 員工質量意識如何?有無培訓上崗?員工收入是否減少、流失率較大? 8) 現場質量管理中,除了罰款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讓員工遵守質量規定? 9) 是否質量人員換了無數而合格率難上去、質量事故與成本持續上升? 10) 是否內外部出現了質量事故找不到責任人,所有損失最后由老板買單? 9、市場營銷層面: 1) 是否有明確市場經營規劃或時期營銷計劃?是粗略估算還是大概的推算? 2) 是否對市場與銷售概念清楚?現階段是否僅憑過去的老客戶來維持? 3) 在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終端維護是否模糊? 4) 有無合理的營銷組織體系?組織結構設計是否明確、有無影響運作效率? 5) 部門分工、體系流程是否清晰?有無明顯的管理斷層或人浮于事現象? 6) 市調、產品規劃、研發、制造、市場拓展、渠道銷售等銜接是否有扯皮? 7) 是否定位模糊而導致渠道成員逐漸減少、銷售與利潤下降或有較大波動? 8) 是否有非市場因素而年度經營實績與目標太懸殊,且自身找不出問題? 9) 加盟商配合度是否較差?是否終端形象與銷售能力較弱且搏弈現象嚴重? 10) 內外部市場與銷售人員有無年度培訓規劃?或很少培訓?或培訓無效果? 10、財務管理層面: 1) 有無財務戰略規劃與目標管理體系?有無成本預、核算與控制體系? 2) 有無雖然制定年度經營目標,但各項財務預算計劃超標且成本居高不下? 3) 公司流動資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運營狀況如何? 4) 能否有效地督導各部門利潤中心的各項經濟指標執行及業績達成情況? 5) 各項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籌資、投資與盈余分配等決策計劃是否經常落空? 6) 研發、采購、制造、銷售、存貨、物流及人力等成本投入產出比是否失衡? 7) 財經紀律是否松散與混亂、或者流程體系不清而過于繁雜,有些失控? 8) 財務數據分析是否及時、有效?能否通過財務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逸馬家居顧問集團認為:任何企業在相應的時期,都有其某一方面或系統方面的提升需求,只是決策者認為重要與緊急程度不同而已。不論是基礎資源與運營能力的利用,還是行業整合與競爭能力的提升,在企業內部所不能解決時,外部的專業顧問公司才是您最可靠的智囊團與朋友。如逸馬家居顧問集團公司所有專家老師,皆出身于家具行業高級職業經理人團隊。無論是家居制造還是家居商業、行業宏觀的家居產業規劃設計還是微觀的企業經營管理系統,從經驗到專業、從知識結構到方式方法與技能上,逸馬家居顧問集團均有能力解決并滿足您企業的問題與需求。 四、 四川家具行業的整體培訓現狀 近幾年,隨著國內家具行業的“商學院”熱,全國各區域有能力的家具企業與終端賣場,均跟風效仿。各種商學院、培訓學校、培訓班等屢見不鮮。期初弄得風生水起,真正能夠持續下來的卻少之又少。四川家具企業也不乏其中。川內除了為數不多的家具龍頭企業帶動、推動了中小型家具企業的學習與培訓熱情外,整體的學習與培訓形勢依然嚴峻。畢竟,四川中小型家具企業的“長尾”數量影響了川派家具整體的質量與口碑。 1、川企老板學習熱情下降。四川中小型家具企業老板們對學習與培訓的熱情,已經遠遠不及2005年以前。同江浙家具企業的老板們相比,也相差甚遠。這除了要感謝陳安之等理念派培訓機構最初在西南區喚醒了他們的學習與培訓熱情外,而不實用的忽悠手法,只能讓他們徒增怨恨與罵名。 2、培訓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當今,真正出身于家具行業、有系統服務能力并專業服務于家具行業的機構與個人,在國內幾乎是翎毛鳳角。而各地家具產業的發展與家具企業的切實需求,催生了很多半路出家的個人與機構。 家居業處在二次創業的轉型時期,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法與能力。我們看到很多家具企業也花費重金聘請了一些非家具行業的專業機構或人員,結果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使問題與矛盾更加激化。這些人的服務心態與實際能力,除了讓部分家具企業逐漸地病入膏亡外,更敗壞了咨詢與培訓行業的風氣。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局部最優,不代表這個企業的整體最優。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個系統科學,最終的經營結果是你的“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目前,國內有些培訓機構沒有家居業系統管理閱歷、也沒有家居咨詢和培訓及產品的研發能力,卻能以低價格來以點帶面、魚目混珠。企業不但花了冤枉錢,更讓您浪費了時間與商業機會。所以,家居企業老板們或培訓部門的負責人在做企業培訓或咨詢時,要善用“聽、看、問、想”: 實不實戰——聽聽評議(聽聽別人是如何評議該老師的); 在不在行——看看經歷(看看該老師從事行業經歷狀況); 精不精通——問問能力(問問該老師過去做過了些什么); 專不專業——想想業績(想想該老師從業業績再行決定)。 3、如能剽竊,絕不花錢。逸馬家居顧問集團在與川內部分家具企業老板同接觸中發現,他們的切實需求與渴望是真實的。但是,這類企業老板跟你聊天后聽到點什么,他絕不會再花錢請你做專業服務:因為他們自以為他們在和你的聊天與溝通過程中,已經聽懂了、學到了。結果一兩年后,他們又與逸馬家居顧問集團接觸時會聊同樣的問題與困惑。甚至有些企業在招商訂貨、給加盟商老板們做的這些重大培訓活動時,他們認為洗洗腦就行了,因此在服務價格上討價還價而被逸馬家居顧問集團拒絕的企業非常多。誠然,企業小、困難多是事實情況,但一個企業的老板胸懷與格局不夠,那想發展也難了!因為給你的信用在不斷“透支”,結果是幫你的意愿都沒了。故這類企業做到現在已經十幾二十年,卻仍然停留在解決生存問題的層面上。 結語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叫“培訓要錢,不培訓要命”。企業的學習與培訓,本質上是將“智力”如何轉化為一種“資源與能力”,然后變現成企業所需要的更大價值。 中國家具行業的發展,單打獨斗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偨Y與學習,或許是現代家具企業發展中的不錯選擇。因此,人們常說“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那么,回歸到人的本性中,我們除了尊師重教外,更要懂得誠信發展;我們要學會如何善待身邊的每一個資源,如何善用這些資源。而任何違背發展規律的人和事,以及憑借機會與運氣等僥幸心理獲得暫時性成功的,也必將被市場與時代所拋棄! 附作者介紹1:中國家居業著名實戰專家、逸馬家居顧問集團首席顧問 郭勇軍老師簡介 逸馬家居顧問集團董事長,中國家居業著名實戰專家與產業規劃專家;中國家居商業連鎖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高級總裁班特聘教授; 主要工作經歷: 1、擁有民營企業一線管理實踐與高層全盤經營及研究經驗18年。 2、長期工作在家具業第一線,其中擔任副總與總經理崗位16年。 3、通過十多年從南到北的家具業全盤經營實踐,成就了郭勇軍老師在中國家具領域中深厚的行業經營研究和豐富的企業綜合管理實踐能力。其見解獨到,高度、深度、廣度并存。 4、先后服務過太古源、耀邦集團、年年紅集團、掌上明珠集團、全友家私、南方家私、雄峰家私、好迪、鼎高、東金、三葉、斯可馨集團、雅露斯等國內知名家具企業近百家。 5、郭勇軍老師在家居界的影響力,得到行業內人士的一致公認與高度評價。逸馬家居顧問集團曾先后榮膺“2008中國家具十佳服務機構”、“2009中國家具策劃十大創新服務機構”、 “2010中國家居管理咨詢品質信譽第一品牌”和“中國家居管理咨詢最具權威人物”。 郭勇軍老師主要從事領域: 家居業產業規劃與資源整合、發展戰略、品牌運營、組織系統、流程再造、人力資源、研發制造、市場營銷、連鎖終端等領域,以實際的產業規劃、管理咨詢、常年顧問及全方位培訓等服務較多。 附作者介紹2:中國家居業知名實戰專家、逸馬家居顧問集團資深顧問肖偉亞老師簡介 1、逸馬家居顧問集團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逸馬資深顧問; 2、深圳海之力研發管理顧問機構 高級研發管理顧問、研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3、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CMC、世界咨詢師聯合會會員; 4、中國傳統制造業系統研發管理咨詢培訓導師; 5、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士,中山大學EMBA; 6、《銷售與市場》、新視角管理研究中心、《研發資訊》特約撰稿人等; 7、廣州番禺大石書畫協會會員,(家居家具)產品資深設計師,產品流行趨勢研究專家; 8、中國總裁網特聘專家、某家居顧問集團特聘專家、世界咨詢師網資深顧問、中華講師網品牌講師; 9、中國管理咨詢網、廣東培訓網、中華培訓網、商戰名家、華東內訓網等多家機構特聘講師。 您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聯系逸馬家居顧問集團: TEI:028-6674 7300 // 6674 9228 // 6674 9033 // 6642 8435 // 6642 9435 FAX:028-6557 6448 專家咨詢熱線:131 9488 0608 郭勇軍老師、137 0303 7963 肖偉亞老師 中國家具咨詢網:https://www.cdym.cn E-mail:cdym028@126.com 郵編:610091 公司地址:中國四川成都青羊區瑞聯路66號凱旋城2-603室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不卡|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自品线一区91|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一区二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呀|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