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購買分紅保險五注意
撰稿冒建國
據有關部門調查表明:分紅保險是為客戶通過保險公司投資理財的一個重要渠道。但是,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分紅產品,客戶應該怎樣選擇才更有利于資產的保值增值呢?才能讓投保人更放心呢?這里,首先值得向大家一提的是,保險公司分紅險的紅利,來自保險公司的保費投資利潤的70%,由于國家對保險資金投資的渠道限制較緊,投資品種主要是協議存款、國債、企業債、基金等。因此,分紅是多少,是受整個國家資本大環境影響的。因此,客戶在購買分紅險的時千萬不能只認為,購買保險公司分紅保險就是投資理財,其實這是一種片面,客戶購買分紅保險本質上一個是保險保障,其次才能夠算得上是投資理財。為此客戶購買保險公司的分紅保險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把分紅保險只當投資理財
客戶購買分紅保險本質上說讓客戶享受保險保障,其次可以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分紅。當保險公司的經營業績較好時,能分享到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有效規避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正因為如此,許多保戶就將購買期限較短的分紅險來代替定期存款,把所有的錢都投到分紅險上。殊不知,這很容易埋下隱患,一旦急需資金,保戶只能以退保的方式撤消保單,而退保所帶來的損失相對較大,絕不只是銀行里的一點點利息。因此建議投資者不要將分紅險當成儲蓄,應該當成保險保障,為了資金安全使用,不要一次性做太大的投入。
——分紅保險的本質不在于投資理財而在于保險保障
分紅保險的紅利來自于保險公司的總盈余,所以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情況對于分紅產品的分紅狀況至關重要。雖然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70%的盈余必須分配給保單持有人,但由于紅利只是一種預期的收益和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時,客戶才能享受到一定比例的分紅。所以一定要購買業績優良、投資能力強的保險公司的分紅產品。而那些經營狀況不佳的保險公司的分紅產品。而那些經營狀況不佳的保險公司的分紅能力相對較弱,甚至有可能低于定期存款,但是其保險保障依然存在。因此,分紅保險的本質不在于投資理財而在于保險保障。
——進行合理的組合投資
保戶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分散投資,而不該將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一個保險品種上。現在市場上的分紅保險產品比較雷同,多是5年期至10年期的定期分紅險,保險責任也類似,不存在本質區別,這樣分紅回報的多少就完全取決于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理財能力,只有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才能真正規避風險,起到理性投資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分紅保險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居民選擇分紅險還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首先,居民應選擇一些保障期較長、保障功能較強的分紅產品,而不應對短期的收益率看得過重。一些只還本付息的短期的收益率看得過重。一些只還本付息的短期分紅產品只有儲蓄功能,并不適合人們的災害保障需求。
———少兒和老人不太適宜購買分紅險。
大多數分紅險對投保人(即掏錢買保險的人)沒有限制,但對保險受益人(出現意外獲得補償的人)卻有年齡等方面的限制,70歲以上的老人就不能作為受益人。而一般情況下,老人抗風險能力低,更需要保障,老人買保險而讓子女受益,不符合一般家庭理財的需要。少兒也不宜購買分紅險,某些品種的少兒險投保人是孩子,但受益人卻是父母,父母們以為這樣就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一份未來的保障,但是實際上,父母們出現意外的時候,孩子得不到足夠的保障;孩子出現意外的時候,父母的得到賠償也無濟于事。從投保原則上說,家庭保險首先要保的就是主要收入創造者,防止因其傷病亡而中斷家庭收入,對于少兒,首先需要的保險其實是父母自身的保險(孩子是受益人)。
———認清保險公司經營能力再購買。
分紅險的回報能否超過銀行存款利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保險公司的資產經營能力。目前多數保險公司仍停留于粗放經營階段,以擴大保費收入為主要目的,在資金運營、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方面仍然不足。而要確保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既需要保費收入的支持,更需要內部經營管理的配合。所以,在考慮分紅險產品是否適合自己之外,還要認準公司,考慮該公司的各方面因素,再決定是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