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輕資產模式
輕資產:又稱輕資產運營模式,是指企業緊緊抓住自己的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輕資產運營是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用有限資產,獲取最大收益,是所有企業追求的最高境界。輕資產運營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資本投入,特別是生產領域內大量固定資產投入,以此提高資本回報率。在經濟迅猛發展的當下,“變輕”不僅僅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必然。在輕資產模式中,企業緊緊抓住自己的核心價值,而將非核心業務,例如物流、生產等外包出去。輕資產運營是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是網絡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企業戰略的新結構。
二、輕資產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企業必須真正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區分核心業務與非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轉移到企業外部經營,核心業務必須留在企業內部,不給合作伙伴接觸核心業務的機會。輕資產運營的基礎核心力明確了自身的核心專長所在,方知該專注什么、該放棄什么、依托什么去運營、運用什么去擴張。并以知識為依托,知識要素、知識資產,企業才能駕輕就熟、以小博大、游刃有余,使得輕資產運營可以更有效地實現以小博大、杠桿他人的資產。品牌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利器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是最具價值的輕資產。大多成功的低成本擴張,都是品牌引領的輕資產擴張。輕資產的要素是客戶關系。客戶關系管理能力是一種基于技術、產品和營銷創新的高效輕資產,在輕資產運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業務外包是實現輕資產運營的必要手段,企業的外包程度愈高,就愈發“感情專一”、“目不斜視”,也愈加“身輕如燕”。不懂得外包或外包程度很低的企業是很難成功實施輕資產運營的。輕資產運營的一個關鍵還有善于質量控制。同時將大量復雜的業務外包需要高水平的業務整合,出路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尋求系統解決方案。輕資產價值鏈上的高附加值環節往往是知識密集型和輕資產型的,這些知識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環節還往往是整條產業鏈的“中樞”,能對產業鏈上的其他節點起節制作用。因此誰有能力占據“中樞”節點,誰就能有效操控整條供應鏈,從而也就能有效實現以小博大的輕資產運營
三、輕資產的特點
輕資產規模--傾向于小;資產質量--傾向于精;資產重量--傾向于輕;資產形態--傾向于軟(無形);資產投入--傾向于少;資產價值--靜態或分散時 --小,動態或整合時--大。其運營的好處為減少投資、提高效益、強化核心能力、增強靈活性、降低風險;局限性:輕資產運營的過度化、絕對化就是泡沫經濟(泡沫的質量最輕)。
降低生產成本是輕資產運營最顯著的優點。企業將一些重資產環節如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零部件的生產轉移給更有成本優勢的公司生產,這樣不僅節約了大量的基建、設備投資,而且節約了大量的人工費用,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降低行業進入的門檻,為企業提供低風險快速擴張和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是輕資產運營的第二特點。傳統的運營模式,企業要經歷從開發、建設生產線、生產、市場推廣等漫長的成長過程,還要面對資金緊張的困難。輕資產運營通過將部分環節轉移出去,利用合作伙伴的相關經驗和資金,大大縮短了企業被市場接受的過程,也減少了資金占用。輕資產運營第三個特點是專注于核心業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發展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核心業務的成敗。輕資產運營企業通過整合企業內外各種資源將一些很難形成明顯競爭力的環節外包,將企業的資金和精力集中于核心業務。提高品牌附加值是輕資產運營又一大特點。輕資產運營企業把精力集中在產品開發、市場而不是制造上,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品牌成為承諾,成為保險,從而大大提高品牌附加值。尤其在一些產品同質化的行業,想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產品本身已無太多文章可做,必須在品牌概念、品牌形象建設上下功夫。與合作伙伴分擔風險是輕資產運營的重要特點。輕資產運營企業將制造或非核心技術的研發外包,可以與合作伙伴共同分擔風險,使企業更有柔性,更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輕資產運營還有提高組織結構的靈活性的特點。企業“大而全”,將使管理鏈過長,信息傳遞成本和管理成本上升,并且不容易適應變化多端的市場。通過將部分非核心部門轉移出去或精簡,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組織結構的靈活性。
四、輕資產運營需要注意的問題
企業重品牌、輕產品的思維模式,使企業在品牌、市場等方面投入較大精力,忽視或無暇顧及產品的質量,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輕資產運營要對產品質量缺乏有效控制。外包結束了企業對某項工作的內部管理,卻開始了對這項工作的外部管理,外部管理從某種意義上更難。想讓外部人員按質按量完成工作,卻又不能動用內部管理的手段。由于成本的考慮,企業的外包不會過于分散。也就是說,企業為自己的外包業務建立了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則企業必然受制于這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即形成對一個或幾個承包商的依賴。在有了一定的依賴關系后,換掉承包商就顯得不那么容易了。即便是大家心平氣和地談判,承包商也處于更有利的要價地位。在某些情況下,企業甚至被外包業務的某個環節卡死。一些企業將業務外包后,發現自己已不能再做外包出去的工作,尤其是一些核心技術或生產工藝的喪失,實際上意味著企業把長期積累建立起來的優勢拱手送人。輕資產運營特點使其容易培養潛在競爭對手,被迫走入價格戰。這種經營方式短期內可以使企業獲得較高的品牌附加利潤,但企業喪失了學習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機會,從而不利于企業構建自己深層次的整合競爭能力。承包商卻通過做外包業務逐步地積累了實力,并且強化了自己在一些關鍵環節方面的優勢,更有優勢向下游方向發展。除此之外,由于輕資產運營降低了行業進入的壁壘,更多的企業會進入這個市場。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由于缺乏一些關鍵技能,借助于輕資產運營的企業往往會選擇價格戰,結果就是使自己的品牌溢價被逐步壓縮。輕資產運營還要注意產生弱化企業服務能力,使品牌形象打折扣。企業把諸如生產等重資產業務轉移出去,很有可能因此影響到與之密切相關的服務,尤其是在那些產品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企業的品牌形象構成中,售前、售后服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服務也是產品,是有形產品的一個延伸。好的服務,既能夠維系住老客戶,又能夠通過老客戶發展新客戶,而不及時、到位的服務,會嚴重制約企業的市場拓展和品牌提升。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要求企業必須真正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區分核心業務與非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轉移到企業外部經營,核心業務必須留在企業內部,不給合作伙伴接觸核心業務的機會。在外分包時引入多個外包商,為避免形成對外包商的依賴,應引入多個外包商,在外包商之間形成一定的競爭,利用外包商之間的競爭從中得到很多好處。也可實施短期合同。這需要企業斟酌成本、合作關系等因素作出具體的決定。一旦正在使用的供應商發生問題,就可以馬上找到另外一家,大大降低對某一供應商的依賴。在運營管理上實行嚴格的標準化管理,對外包質量的有效控制。在合同中,嚴格清晰地規定外包采購品的技術指標、遵循的標準、包裝的尺寸、儲存的條件等等。只要沒有形成對供應商的過分依賴,合同的嚴格執行就相對容易了。
外貿并購的演變從“輕資產戰略模式”到“全球化戰略”我們可以看到,輕資產的運作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沒有一種模式可以通吃天下,必須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進行創新,在品牌塑造的方式上進行創新,在客戶對象上進行創新。在采用該模式的時候,還要認清市場形勢和客戶的變化等這些基本前提。但必須認識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采用輕資產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