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的四大通病
文/交廣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譚小芳
前言:
企業家從群眾中“來”,要回到群眾中“去”,要謙虛謹慎,學會謙恭。什么是領導?顧名思義,它是由“領”和“導”兩個概念組成的。領是帶領、率領,是領方向,帶隊伍;導是引導、指導、因勢利導。先領后導,少領多導;又領又導,重點在導。
中國的企業家和經理人既要學習西方企業的管理理論和經驗,更要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共產黨的政治智慧、領導藝術中借鑒精華,裝備和提升自己。在實踐中,毛澤東總結了卓越領導之道,領導工作千頭萬緒,但歸結起來只有“兩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
領導者如果整天事無巨細事事忙,事必躬親天天累,那么他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干部累得住醫院,群眾對他有意見。原因就在于他缺少當領導干部的知識和本領,忘記了毛澤東所告誡的領導工作的“兩件大事”。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官網www.tanxiaofang.com)下面就企業領導必須要注意的四大通病。
1.缺乏顧全大局的宏觀能力
早在1971年便有人指出:“一個學術能力強的人,不保證就能學到事業成功的要訣。畢竟,成功的事業生涯,牽涉的不只是知識的學習,還包括領導員工、改變他人、激發員工成長,及與人合作相處之道。”觀點在于,所有的經理人都必須有規劃、指導、控制與評估的能力,并且在不同的過程中,注意各階段工作與大方向的關系。失敗的企業領導往往見樹不見林,只注意細節而缺乏宏觀。
擔任領導意味著必須重新界定做事的方法,設立新的目標,并且表明自己全力以赴,拿出成績的決心。領導必須使部門目標落實成可替公司帶來利潤的成果,而不是整日解決無止境的細節問題。問題是,很多新上任的領導,往往無法從過去掌握細節的工作習慣,跳到高階職位,從全局來看公司的營運大局。因此,很多領導往往部門績效不佳,甚至拖累公司財務,最后才在公司組織重整之際解除職務。
今天,怎樣才能將事情做得大呢?幾乎所有的企業家都深知,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正是企業家的格局決定著企業的結局,企業家的思想、精神、氣魄的高度決定企業的高度、遠度,擱筆反思古今中外著名企業成長過程中的成敗得失,無一不印證“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的格言。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命運。能夠左右命運的因素很多,而人生的格局,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人生需要格局,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會擁有怎樣的命運。很多大人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從自己還是小人物的時候就開始構筑人生的大格局。所謂大格局,就是擁有開放的心胸,可以容納遠大的理想,可以設立長遠的目標,以發展的、戰略的、全局的眼光看待問題。對一個人來說,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2.無法與其他部門融洽相處
職位與權責相當的經理人在企業內難免彼此競爭,多數經理人都會遵守公平競爭的原則,但少數人則為求升遷不擇手段。真正有能力、有經驗的領導,永遠與其他部門領導及員工保持密切接觸,做決定之前會參考其他經理人的意見。他最困難的工作應該是篩選眾多建議,以做出最好的決策。才能在企業發展中生存,我們以獅子做一個說明。
大象在自然界是沒有天敵的,除了非洲一群獅子之外。這群大象殺手住在非洲中部一個沼澤,是世界上唯一會獵捕大象的獅群。英國BBC電視臺捕捉到獅群獵捕大象的珍貴鏡頭,畫面中,這群獅子進行了世界上少見的精密捕獵行動,獅群首先派出誘敵隊伍,將身形巨大的大象給引開,誘敵過程驚心動魄,大象朝著獅群猛力沖刺,誘敵獅群無力招架、東奔西竄。
但看似混亂的逃竄中,誘敵獅群卻很有組織的將這些巨象越引越遠,最后留下一只身形最為瘦小的大象,真正的獵捕獅群這時終于出現,團團將這只大象給圍住。大象是有名的家族型態的動物,非常照顧家人,一般不會輕易丟下家人離開,但誘敵獅群的精密戰術,打亂了大象的團隊組織,終于讓落單的大象留下給了早已埋伏在一旁的獅群。
3.懼怕改變
失敗經理人最常見,也最危險的特性,就是抗拒改變與拖延創新。在企業內,一個建議討論得愈久,員工的沖勁與好奇心也跟著消耗殆盡,而且連帶使其他部門領導一起卷入這種光說不練的漩渦,最后公司將變成一潭死水。
創新需要極大的勇氣、頑強的毅力和長期的堅持,創新需要長遠眼光,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創新還需要巨大的投入,容不得淺嘗輒止、好大喜功。在當今的中國,有多少人愿意甘為人梯、為創新者提供長期的支援和支持?有幾人愿意為了創新的完美、讓創新的成果在他人的任內呈現?民營企業普遍資金短缺,在周轉資金困難、生產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又有幾家有實力投入巨資花在產品研發或技術攻關上面?
兩年前,誰會相信諾基亞會將手機品牌霸主的寶座拱手讓給iPhone?五年前,誰會相信比爾·蓋茨微軟的軟件收入會輸給喬布斯的蘋果?不僅如此,日前(8月11日),蘋果公司的市值(當日收盤價高達3372億美元)還一度超過了埃克森美孚,成為世界第一、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并且超過包括伊朗、泰國、丹麥和希臘等165個國家年度GDP的總和。
4.不尊重或忽視部屬
很多領導急于表現,或希望迅速達成目標,卻因此忽視部屬的意見。事實上,一旦員工感覺不受重視,士氣自然低落,反而不容易達成目標。
現在有的管理者常常埋怨員工沒有自信心、缺乏責任感,因而不尊重、不認可他們。但是,我們要用逆向思維試著去想,如果領導者充分地尊重和認可了員工,那么他們還會缺乏自信心和責任感嗎?自信和責任受制于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領導的信任是一個很重要的客觀條件,領導的信任是提升員工自信心和責任感的重要因素。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但公司不把員工當作“雇員”來看待,而是視為“合伙人”和“同事”。公司規定對下屬一律稱“同事”而不稱“雇員”。即使是沃爾瑪的創始人沃爾頓在稱呼下屬時,也是稱呼“同事”。沃爾瑪各級職員分工明確,但少有歧視現象。領導和員工及顧客之間呈倒金字塔的關系,顧客放在首位員工居中,領導則置于底層。
員工為顧客服務,領導則為員工服務。“接觸顧客的是第一線的員工,而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的官僚”。員工作為直接與顧客接觸的人,其工作質量至關重要。領導的工作就是給予員工足夠的指導、關心和支援,以讓員工更好地服務于顧客。在沃爾瑪,所有員工包括總裁佩帶的工牌都注明“我們的同事創造非凡”,除了名字外,沒有任何職務標注。公司內部沒有上下級之分,下屬對上司也直呼其名,營造了一種上下平等、隨意親切的氣氛。這讓員工意識到,自己和上司都是公司內平等而且重要的一員,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從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為公司也為自己謀求更大利益。
在我們的工作場所,總是充滿形形色色的人,即有各種背景的人、有各種性格的人、有不同生活經驗的人,我們要尊重個別的差異和不同并要找出共同點。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是能包含不同個性,塑造共同價值觀的。人人生而不同,但對我們工作都會有獨特的貢獻,切不可只用一種人,用一種方法來做事,身為管理者的你要學習用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的人。要承認人的最大特點是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克服自己的偏見,這樣才能使公司更和諧,也更具效率。總之,在企業管理中,我們要本著愛心、真心、誠心去經營企業,以積極的心態、平等的態度、關愛的語言與員工交流,創造優良的企業氛圍,而這些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對人才“尊重、尊重、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