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不能太浮躁(TTT培訓專家范國玉)
作者:范國玉
國內培訓行業在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同時,同樣遵循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則,在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培訓公司和培訓師的同時也有很多被淘汰出局,究其原因,本人認為跟整個行業過于浮躁有必然的聯系。
第一、老師很浮躁
1、老師不夠專一。韓愈的《師說》講到“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告訴我們只有專注才能專業,講的課程面越廣,課程越不專業,這樣課程質量哪里能不受影響?古人云“善學者窮與一物,不善學者窮與物物”也告誡我們同樣的道理,一個老師什么都能講,說明什么課程都講不好。企業能搞多元化,老師難道也能搞嗎?
2、課程太多,研究太少。由于市場的需求旺盛,很多老師的課程排的很滿,這樣老師勢必會沒有時間去多做研究,在課程設計和訓練方式上面的投入勢必會減少呢?可否考慮一下一個月有多少天去做些研究呢?
3、職業道德欠缺。咨詢公司為什么不愿意在課前讓老師與企業多接觸,因為部分培訓師去搶咨詢公司的單子,細想一下,天下的錢你能賺完嗎?上下都想吃,這是飲鴆止渴,傷害自己。咨詢公司和培訓師是唇齒相依,咨詢公司沒錢賺,培訓師肯定沒課講。還有一些老師不可謂不大牌,課程質量學術成就比珠穆朗瑪還高,但是他的道德不會高過一座墳頭,他的心胸不會寬過一條小溪,竟然詆毀同行,嘩眾取寵。他們不懂的一句話“什么樣的人都有人欣賞,這就是世界。”
第二、咨詢公司很浮躁
國內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咨詢公司,你會發現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自己經營的領域研究很深,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比如市面上有專注于電信運營商的培訓公司、專注與電力能源行業的咨詢公司、專注于醫藥行業的咨詢公司;同時還有專注于銷售的培訓公司、專注于TTT培訓師培訓的咨詢公司,現在在業內很有名氣,經營很好、很健康,這是行業發展的趨勢。還有一些咨詢公司就是什么課程都做,其實什么課程都做不好,太浮躁,太貪。于是太貪的吃不飽,反而不貪的吃的很飽。
第三、企業很浮躁
1、想讓培訓馬上見效。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特別是管理類培訓就更難了。就像我們很多人總想一夜暴富,聽比爾蓋茨講了幾天課程就夢想著很快成為首富;就像今天去證券交易所開個帳戶,明天就想大賺一筆。這是一個觀念和心態的問題,過于浮躁。培訓是保健品,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既然是保健品就不能今天吃,明天就見效。企業越是經營良好越要培訓,這時是提高企業免疫系統的最佳時機。如果能長期把培訓堅持下去,通過長期的積累,效果最終會凸顯。比如中國移動,從成立到現在非常重視培訓,每年的投入非常大,才有了現在輝煌的成績,大家可能會說他是壟斷,這個確實如此,但同時你又不得不承認他的管理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客戶服務能力非常強悍,這和它一直以來的培訓不無關系。
2、想讓培訓解決所有管理的問題。有位成功的企業家說過“在企業遇到危機時,不要太相信你的訓練系統。”有些觀念和管理問題不是靠培訓解決的,培訓只能解決員工沒有訓練所導致的問題,不能解決所有管理的問題。
不管您是培訓師、咨詢公司還是企業的培訓負責人,在我們心里如果能少一份急功近利、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責任、多一份執著、多一份用心、多一份穩健,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也不停留,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終您會發現,培訓原來如此簡單,如此有效。歡迎光臨范老師博客https://blog.sina.com.cn/free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