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中國民營企業老板缺乏指向未來的思維方式和戰略定位,沒有全局觀和長遠的謀劃我國的經濟近年來已逐步形成表面上的供過于求的市場常態,經濟增長也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每個企業都面臨著新的關于未來的戰略選擇問題。
即使是一時成功的企業,如果對市場和未來缺乏清晰的概念和應有的預見性,那么,出現決策失誤是不可避免的。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作為企業家應胸懷全局,立足長遠去考慮企業的發展,但是,許多企業家由于急功近利,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導致企業的失敗。
更多的一些經營者忽視知識更新,抱殘守缺一些民營企業家不讀書,不看報,不鉆研管理理論,忽視知識更新。以這樣的文化知識結構去控制一個在當今激烈競爭之中的企業,必然會越做越難。他們力不從心,缺乏現代意識,缺乏前瞻能力,走一步算一步,下一步要走到哪里并不清楚,這樣的企業主被潮之為“土豪企業家”;哪么如何去土豪化? 九同企管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只有沖破傳統觀念約束縛,樹立起現代化的觀念才能去“土豪企業家”為企業家:
1、要避免決策的隨意性
企業這個團體是一個經濟組織,其每一個行為都必須進行具體的利潤數字計算,總裁和職員都應成為真正的商人,具備商人的思維,習慣商人的行為。
由于資本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潤,那么作為資本的人格化的企業家,就必須以利潤為目的,任何不計算成本,不預算利潤的隨意性決策都不應出現。
2、要避免決策的模糊性和盲目性
不熟不做是商業法則之一,對于不熟悉的領域和項目,如果沒有行家來指導,幫助實施,那么就不要做出選擇,要避免出現大概,估計,可能等非理性的決策。
3、要避免決策的急躁性
民營家族企業治理、組織變革管理名家曾水良認為,市場經濟只有開始沒有終止,凡是商人都必須以平靜的心態參與無休止的市場競爭。所以,以企業家為核心的決策層對企業全局的安排要經常思考和準備。才可以有備無患,臨危不亂。
4、企業要走上現代化的管理之路
企業要取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就必須處理好領導者的個人權威與完善的管理制度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集權與分權之間的關系。九同企管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在企業內部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企業領導人在做出重大決策時,應集思廣益,聽取專業人士和參謀人員的意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決策,改變過去那種憑直覺辦事的做法,減少決策失誤的風險;
其次,提倡參與管理,鼓勵職工對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改變過去那種片面要求下屬服從的做法,允許他們對上級的命令持不同看法,鼓勵創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最后,應進行有效的授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應對下屬的能力予以充分的信任,賦予其相應的責權利,鼓勵其獨立地完成工作,領導者只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監督,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事必躬親。
5、凡是立足長遠和未來,決不貪圖眼前的短暫利益
九同企管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企業家應20%的精力著眼于眼前事物,80%得精力著眼于今后和未來。樹立起一種為社會、為民族的辦企業的思想,而不是一種僅僅為個人經濟利益辦企業的意識。在所有決策的時候,必須多問幾個“以后怎么辦”的問題。必須樹立卓越的經營理念:唯有專業、專域、專攻,才能做精、做強、做久!
更要厘清辦企業宗旨,即企業的創業立意、企業目標、企業發展目的、企業到底為什么而創辦、企業存在的目的究竟何在。只有首先弄明白了這一點,才有可能設計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清晰明了的企業宗旨養成這樣一種理性思維方式是家族企業老板去“草莽企業家-土豪”的第一步。(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九同企業管理/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