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煒,高煒講師,高煒聯系方式,高煒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國家認證高級企業教練/導師/沙盤模擬培訓師
    47
    鮮花排名
    5
    鮮花數量
    高煒:第三章:教練技術及其應用
    2016-01-20 36986

    教練技術及其應用

      教練是一門新的管理技術,是通過完善心智模式來發揮潛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術。

      教練通過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過程,洞察被教練者的心態、所處位置,從而令對方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及短處,向內挖掘潛能、向外發現可能性,認清目標并以最佳狀態去創造成果。

      教練,以往多為體育界所用。近年來,經過西方企管專家學者的悉心研究與實踐,已成為歐美企業家提高生產力最新的有效管理技術。教練擅長于發掘“人”的潛能,啟發每個人躍升至更高的層次和水平,創造更佳績效,為發展企業的生產力提供嶄新的選擇……

      企業里,大多數人都很優秀,但是一群優秀的人湊在一起簡單相加,并不一定自然而然成為一個團隊。因為優秀的人往往都有鮮明的個性和主見,而要把大家迅速粘合成一個團隊,是每個現代企業要思考的。為了事業成功,企業或個人都會擬定一套制勝的策略。但一些計劃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有時只是參加計劃的人對目標認識不清或缺乏承擔能力。

      教練技術作為激發人的軟件,通過激發企業中的人的潛能和創意,去啟動、強化各種管理制度、流程、策略等硬件,有效地發揮它們的作用,使管理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達到成就非凡企業的目標。

    教練與學習型組織

      教練技術是創建學習型企業的有效工具。教練技術能有效改善參加者的心智模式,激發團隊學習,締造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強大基礎,并在有效團隊的前提下,引發創建共同愿景,使團隊及團隊成員邁向自我超越的旅程。

    教練與人力資源

      深入探討及完善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架構及制度。通過教練服務與建立企業教練文化,能更有效地選擇、培養和保有組織專才。

    教練與領導力

      教練技術讓領導者看自我管理模式,調整心態,并學習新的領導技巧。從而提升領導個人魅力、團隊感召力,挖掘團隊潛能及提升團隊表現,調動團隊達成卓越目標。

    教練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整個組織的靈魂和基礎。教練支持企業建立對內符合企業使命、宗旨、有成效;對外具特色、能彰顯組織能力的企業文化。

    教練與企業變革

      發掘團隊對改變的看法、理解及感受;清晰團隊對改變的關注、恐懼及抗拒;建立一個樂觀、積極、主權、正面的心態去面對改變、策動改變,推動企業發展與創新。

    教練與組織溝通

      教練承諾于被教練者的承諾,通過有方向性、有策略性地溝通,支持被教練者達成目標。在過程中建立高效、健全、有價值的溝通渠道;培養開放、坦誠、主動、相互尊重的溝通心態。

    教練與市場營銷

      了解團隊營銷方向,并以教練技術理清目標,建立一個超越以往思維的范疇,讓個人訂立進取的目標及擬定個人的突破。引發有策略、具沖勁、高效能、目標清晰、團結一致的營銷團隊。

    教練與經營策略

      通過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團隊看到以往的固有信念及假設如何限制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進而沖破這些限制,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教練應用總結:

    一、教練與人力資源

      通過教練服務配合人力資源架構及制度,發現、選擇、培養和保有組織專才。

      二、教練與領導力

      提升領導個人魅力、團隊感召力,挖掘團隊潛能及提升團隊表現,調動團隊達成卓越目標。

      三、教練與企業文化

      建立對內符合企業使命/宗旨、有成效;對外具特色、能彰顯組織能力的企業文化。

      四、教練與企業改革

      以積極、主權、正面的心態面對/策動改變,推動企業延續與創新。

      五、教練與學習型組織

      引發勇于學習、自我超越的心智模式,激發團隊學習與超越。

      六、教練與組織溝通

      建立高效、健全、有價值的溝通渠道;開放、坦誠、主動、相互尊重的溝通心態;掌握與不同型格的人溝通的技巧。

      七、教練與市場營銷

      引發有策略、具沖勁、高效能、目標清晰、團結一致的營銷團隊。

      八、教練與策略思維

      具戰略意識、全面、清晰的考慮工作問題、設定目標及發展道路。

    教練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在國外大學教材里有正式的教練技術這門專業課,教練技術究竟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教練技術如何應用到企業管理中?說起教練技術,要從現在社會開始講,有一個重要的話題,那就是我們活在一個什么樣的年代?企業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么?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我們平常回到公司里面,匆匆忙忙,做好自己的工作,管好自己的下屬,我們沒有多少時間思考這個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我們活在一個什么樣的年代?企業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么?這是我們這一帶經理人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以前的經理是不需要考慮這一問題的。  

      這樣就是改變!

      為什么老是重復“改變”這一個詞呢?

      認真去看這個問題的話,現在改變的速度,讓人類基本上承受不了。

      20年前的香港,紅雙喜、萬寶路的衣服拿到大陸,送給親人,那時侯香港人還取笑大陸人什么都不懂,20年后,大陸人掉過來笑香港人不會享受。內地有很多有錢人去香港,香港的服務員見到內地人都很尊敬。大陸人到了香港,吃要吃最好的,買手表要買最貴的,買衣服要買名牌。

      如果20年前跟香港人說這句話,他說我們是白癡,哪有這樣可能,我們內地人去香港消費呢,沒可能。

      如果20年前對內地人說這句話,也一樣,他會說我們是白癡,20年后哪有可能改變這么大呢?沒可能。

      所以之前,我提到一個問題:現在我們活在一個什么樣的年代?

      如果你明白剛才的那個話題,你就會明白我們活在一個什么樣的年代?你就會明白我們去到機場書店里,為什么大量的書都講領導力、轉變觀念、改善心智模式、團隊精神、企業文化、優質服務,很多很多的書都是討論這些題材。

      如果你們回頭看人類發展的歷史,有三個轉折點:

      1、 農業革命

      古代人不會耕耘,不會科學種田,只會打獵,沒有系統的耕田方法。后來,我們聰明的祖先發明創造耕耘的方法,他們發現通過這個方式可以求生,可以定居,可以建立一個家庭,日出而作,日落而休。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

      這個革命經歷5000年,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懂得怎么去耕田,只有少部份人還過著原始生活。革命開始到革命終結用了5000年的時間,一個人如果有60歲的生命的話,不知道輪回多少次才會經歷這么長?大概要用100次。這個革命大概在300年前,又有一個革命——工業革命。

      2、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什么?那時侯很多科學家出現,那些科學家就研究一些機器如何制造出來,發明凳子、冷氣、電燈、汽車、飛機、輪船、大炮等,日常生活種種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從工業革命開始的。工業革命最大反應的是哪一類人呢?農民!最大反應的就是農民!我們耕田是用推土機,即使用牛來耕,后面還要掛上犁耙,現在我們可以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但當時的農民是最大的反應,他們很反對工業革命,他們用鋤頭去打爛推土機,對汽車也很抗拒,認為汽車是怪物,為什么這么抗拒呢?因為是兩個年代的轉折,他們接受不了那個改變,但是很怕危險。這是一個浪潮,無論農民接不接受,肯定翻土機比牛耕要好。無論接不接受都好,這個浪潮會把他淹沒。其實我們中國也類似。在未開放的時候,沒有新的知識的時候,沒有辦法與外國去競爭,因為大家的游戲規則都不同,我用手,他用機器。我用打字機,他用電腦。怎么相提并論呢?

      所以工業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工業革命用了上百年的時間,如果你能輪回5次的話,就可以經歷。現在工業革命遍布很多地方,只有世界上一少部分的第三國家沒有經歷,跟著說就是我們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

      3、 信息革命時代(資訊年代)

      很多人都感受不了信息革命的到來,原來人類承受不了這個改變,自從有人類以來,是第一次在一生里面經歷這個革命。科學家估計這個革命大概不到50年就會完了。第一次的革命是5000年,第二次革命是300年,每一次的革命會推動前一次的革命。工業革命會推動農業的發展,資訊革命會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預計這速度會很快。資訊革命已經經歷50年了,還余下30多年,這個浪潮會席卷全球,我看大家都很年輕,這個革命完的時候,我們還在。為什么花這么多時間談這個話題?因為在座的各位,我們都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我們的學校、家庭、工廠、我們的企業,都在享用工業革命的模式。

      講一下學校。學校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學校的目的早期來說是訓練適應工業革命的需要,訓練什么呢?打字員、技師、班長,培育一些技術性人才。所以學校的機制與工廠是類似的。

      到了學校門口,學校有校工,象不象工廠?回到學校有早會、校長開早會,學生在打瞌睡,他們都不聽校長說。上到課室要排隊,要守紀律。吃飯什么時候吃?休息什么時候休息?要聽鐘聲。以前的學校是不是這樣?老師是權威,我說的都是對的!這位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你做得不對,你站到這里。這方式預備他們進工廠。到了工廠,工作、工作、工作……叮……鐘一停,他們就停下來,一起吃飯,叮……鐘一響,就開工,做、做……做的不好,就罰他錢,做的好,就加他工資。我們從小就被訓練成工業革命的模式,所以我們工作的時候就能適應。但很可惜,有一個信息年代出現了,我們被訓練成這樣,但社會需求不是這樣了,這是一個什么工業革命模式呢?工業革命有效是軍隊訓練出來的,軍隊是用工業革命的模式。有個總指揮,有個將軍,將軍就是最高權威,他去安排一切,第一隊去那里,第二隊來這里,第三隊過來報到,第四隊太差了,去操練。這一些方式是現代管理的模式,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模式。有沒有效呢?有效的!50年之后,有沒有效呢?不知道了。可能無效了。

      現在是一個轉折期,在企業里面這個將軍叫什么名字?董事長。董事長說的東西有沒有人反對呢?不敢,他講的都是權威。董事長下面有誰幫他忙呢?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下面呢?部門經理。部門經理下面呢?就是員工。董事長要求總經理業績遞增10%,總經理要求副總經理業績遞增10%,副總經理要求部門經理業績遞增10%,部門經理就要求員工業績遞增10%,員工就在下面說:白癡!

      這個方式是工業革命的方式:將軍、師長、旅長、營長、排長、士兵。我們其實每一天都活在這種系統里面,這樣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呢?從上而來的壓力,員工會覺得很累,溝通是單向的,溝通效率不高,管理層次太多,人力資源浪費、下面積極性不高、信息傳遞有誤。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這模式里是走不通的。這個模式里哪一個人最先知道市場的變化?上面那個,還是下面的那個?董事長?還是員工?員工最早發現問題,他不會告訴董事長。

      舉個例子,一家服裝店,買了一件衣服回家,發現破了,去商店退貨,董事長知道不知道呢?不知道!這個問題重要不重要呢?太重要了?你會發現這種管理模式反應太慢了。除非董事長親自下店里跟員工溝通,如果他有一萬個店鋪,那怎么親自去溝通呢?作為麥當勞的老板,怎么親自去看全世界的店鋪呢?說了這么久,舉這個例子,帶出一個話題:什么叫教練技術?

      教練技術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知識,完全脫離工業革命的思考方式,很多公司在運用,很有效。這不是什么秘密,很簡單,把剛才的三角調轉過來:最上面一層是員工,最下面一層是董事長。

      這跟前面有什么不同呢?這里關系就很不同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順三角”表示:命令他,他就去做。執行是沒有創造力的,墨守成規的,你們會遇到這樣的員工:只是做份內的事,其他的事,他不管,找別的部門去。“順三角”是一個執行的關系。

      我們來看員工跟老板的關系是怎樣的?

      老板最希望員工怎樣?行動!做、做、做!做多少?越多越好!員工多為公司創造一些利益,多做一些工作,態度積極一些,跟別的部門溝通多一些、協調多一些,這只是老板一廂情愿的想法。

      想了解員工是怎么想的嗎?員工怎么想?多拿錢、少工作。如果老板說多放幾天假,開不開心?工作時間短一些,多放幾天假回家看家人。

      老板想員工這樣,員工想老板那樣。結果就不高效、變成很多地方發揮不出力量來。有多少人會這樣,上班會很高興呢?哇!我又上班了!

      通常員工拿多少錢做多少事,只做份內的事,不是有多大興趣去工作。所以這個模式發揮不了最大的效能。所以20年前就有人開始去想一個新得管理模式,能不能把這三角形調轉過來?如果調轉過來會怎么樣呢?會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需要去學習呢?有什么需要去改變呢?

      1975年,有一家公司開始這樣做,一家很出名的公司,在這不會沒有人不認識他。開始三個人,現在超過幾十萬人,他的市場價值幾百億美金,二十年前三個人,我們每天回到公司都會開到他的招牌,看到他比開到我們的家人還要多。知道是哪家公司嗎?微軟。

      微軟是如何用這個管理模式去運作的?

      市場是1983年前開發的,市場開發團隊,不是很多人,大概10個人左右。開發出來的產品,是垃圾,沒有人認為是好產品。1985年的時候,window差不多成了要死掉的小孩。比爾蓋茨就想砍掉它。但是這個團隊有兩個人出現,改變了這個團隊的命運,改變了微軟的命運。其中一位是物理學教授。在團隊差不多要解散的時候,在9位當中,團隊的一位組長,跟那位教授去談這個問題,那時一拍即合,就馬上回到微軟辦公室。他們只是用了三個月,想到了一個讓微軟好的辦法。就在比爾蓋茨想砍掉的時候,他們搞好了,要跟比爾蓋茨商討,比爾蓋茨說開發小組差不多要解散了。那兩個人就說,先不要解散,有些問題我們差不多要解決了,馬上到我們的辦公室。到了辦公室,比爾蓋茨一看,整個人都發呆了。原來他想要的都被這兩個人解決了。產品推出后,一炮就打響了,全世界差不多都用那個產品。那時侯微軟沒有想到這么受歡迎。

      微軟最成功的不是做軟件,最成功的是建立團隊,他是建立團隊的高手。大家知不知道微軟是怎么運作的?他們沒有級別的,他們只是分團隊的形式進行。今年是××團隊,明年可能是ΟΟ團隊,下面可能是另外一個團隊。今年你們可能是隊員,明年你們可能是隊長。他們的彈性是很大的,他們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沒有具體的下班時間,辦公室24小時都開著,你喜歡就上班,只看一樣東西——成果,有沒有成果發生?他們建立團隊很出色!

      為什么要談團隊呢?團隊就是教練技術的核心,剛才說老板與員工的關系,團隊發展了一個不同的關系,就是教練與隊員的關系。

      如果問教練的目的是什么?贏球了!如果問隊員的目的是什么?贏球了!他們是站在同一戰線上的,就跟微軟的一樣。

      如果問微軟這幾個人的目的是什么?市場成功了!如果問比爾蓋茨的目的是什么?市場成功了!這里沒有老板跟員工的關系,只是一個教練與隊員的文化。這兩樣產生出來的力量,是舊工業年代那種模式不能相比的。

      聯想集團以前有一個副總經理,記者問他,中國現在遇到了最大的改革問題是什么呢?他說:“是改善企業管理當中的心智模式”。聯想用13年的時間在研究這個問題,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名的品牌。他就是用這“倒三角”的模式,從下到上引發員工的效能、提高效率、增加溝通、改良、改善、學習。最底的人不斷地做引發的工作。

      為什么微軟在這么短時間內能引發這么大力量?

      進了微軟,就會感受他的文化。

      進了聯想,就會感受他的文化。

      這就是關于教練文化。企業教練就是體育教練技術、技巧、方式、原則和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企業教練技術起源于歐美,是歐美流行多年的管理技術,該技術凝聚了歐美企業家進入知識型社會近十幾年的管理智慧,是一套能夠激發企業、員工最好表現,增加效益、達成目標的有效管理技術。專家預測:企業教練于未來數年間將發展成為最熱門乃至最具潛力的新興事業,企業教練是21世紀經理人的嶄新角色。在企業中的具體作用有:第一、清晰員工或團隊的目標,協助訂立業務發展策略,提高管理效益;第二、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意,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沖破思想限制,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第三、使員工的心態由被動待命轉變為積極主動,素質得以提升;第四、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團隊的目標上。

      企業是講求團隊運作的。團隊是一種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組成的正式群體。因此,所有的工作團隊都是群體但只有正式群體才能成為工作團隊。二十幾年前,當沃爾沃、豐田等公司把團隊引入它們的生產過程中時,曾轟動一時,成為新聞熱點,因為當時沒有幾家公司這樣做。現在,情況截然不同了,不采用團隊方式的企業可以成為新聞熱點了。團隊如此盛行,原因何在?事實表明,如果某種工作任務的完成需要多種技能、經驗,那么由團隊來做通常效果比個人好。團隊是組織提高運行效率的可行方式,它有助于組織更好地利用雇員的才能。管理人員發現,在多變的環境中,團隊比傳統的部門結構或其他形式的穩定性群體更靈活,反應更迅速。團隊的最大特點講求目標一致和整體效應,而教練型領導在這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企業的發展從內而言,經由創始人積聚松散個體到擴大群體規模直至組織結構、功能均衡發展的過程。從社會大系統而言,則是隨其進化演變規律呈由波浪式的起伏推動,其主動力源于內部循環供給能量。也就是說,領導人擁有教練、發動團體的能力;管理層擁有教練、發動部屬的能力;員工擁有教練、發動自我的能力,最終形成上中下協調平衡、整體互動的運動態勢,領導人是其主引擎,牽一發而動全身。

     

     

    教練技術在中國的應用


      
      教練技術在中國才剛剛起步,還是一個嶄新的理念。從上個世紀末進入中國到現在,教練技術最早在香港得到推廣。1999年香港通訊市場很不景氣,香港潤迅的高層決定調整職員薪資,但又擔心會造成職員大量流失。在這種情況下,潤迅接受了為期三個月的專業教練服務,通過教練訓練課程,幫助公司的店面主管理清了自己的目標,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從而提升了業務表現及服務素質。結果銷售業績在三個月后遞增兩倍,潤迅公司因此給職員發了一大筆獎金。此次教練訓練課程為潤迅后來成功地推廣到中國內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練技術剛引入中國內地時,最先接受的都是一些歐美在華投資的企業和港澳臺的華人,后來民營企業才開始接受,并開始融和了一些中華文化。第一家接受教練技術訓練的大型企業是何伯權領導的樂百氏集團,通過教練文化的導入取得良好效果。連續七年虧損的廣州十大特困戶之一的國營企業廣州物資集團在內部推行了教練技術,處級以上干部都接受了教練技術的培訓,結果一年不到轉虧為盈,成為了納稅大戶。1999年,中國電信和國家教育部認可的中國電信網上教學中心,開辦在線教練訓練,通過國際互聯網這一先進傳播手段,讓更多企業人了解教練技術。
        2000年6月20日,廣州舉辦了中國首次教練技術研討會。珠江三角洲地區一百多家企業、兩百多名管理者參加了會議,出現了臨時加座的火爆場面。面臨“入世”挑戰的中國管理者們表現出對教練技術濃厚的興趣。
        除了一些知名大企業運用教練技術之外,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首次在國內將教練技術引入EMBA,并舉辦了"管理與教練"的訓練課程。新的管理理念及體驗式的訓練方式令參加課程的師生們耳目一新,感覺拓寬了思路,在管理上多了一種新的選擇.
        教練技術源于歐美,我們相信以后將會有更多卓有遠見的機構及人士在國內積極推廣這項新技術。我們現在正在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融入教練技術中,使這項新的管理技術在中國得以發揚光大,并且更適合中國的企業及社會大眾。
        教練技術在中國的初步推廣和應用,使得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開始談論這種新的管理理念。通過對教練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將能讓中國的企業迅速提升素質,將人力資源有效地轉化成生產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從而能夠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時處于不敗之地。

     

    企業教練在中國

      教練技術源于歐、美,引入中國時已將它部分的中國化,并自覺地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融入教練技術中,加以發揚光大。所以,教練技術中除了四步教練技巧、九型人格、真我價值、教練身心語、360度回應工具,文化差異之外,還包括情商與禪修、身體意識與太極等內容,此外,還進行了大量的社會實踐,近年來,香港、廣州、深圳的教練技術運用進入快軌道。

      2000年6月20日,廣州舉行了中國首次教練技術研討會,珠江三角洲地區一百多家企業,兩百多名管理者參加了會議,出現了臨時加座的火爆場面,面臨“入關”挑戰的中國管理者們表現出對教練技術濃厚的興趣。

    “我退休以后也想做個企業教練,在中國做。”吳士宏如是說。

      現在,在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正認識教練、學習教練、使用教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成為專業教練。我相信,教練會像律師、會計師一樣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和行業,在企業中,教練注重的是管理技術,和傳統管理方式相輔相成,促進企業發展。

      也許下個周末你去參加某個晚宴時,你會聽到這樣的自我介紹:“我是教練,企業教練!”

     

    教練技術在國際上的應用


      
      教練這種激勵潛能、提高效率的技術,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近年來已成為歐美企業家提高生產力最新的有效管理技術,越來越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如美孚石油公司、IBM、寶潔公司、國泰航空、愛立信等國際著名企業都在內部推行教練文化。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了適應瞬息萬變和競爭愈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亞太地區的專業人士及企業也紛紛對教練技術產生了興趣,使這方面的需求與日俱增。
        2002年11月23日,第七屆國際教練聯合會(ICF)年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在致詞中說:作為一個教練,會為"所服務的個人和組織帶來巨大的價值和無比的智慧"。
        企業教練在歐美已經開始普及,教練形式已從面對面(Face to face)拓展到通過電話、E-mail、網絡等模式。據美國調查資料顯示,在1993年,全球約有1000名全職專業教練,到1999年,全球有接近3000名全職專業教練,而目前全球專職教練估計達到5000多人。學習教練技術的人越來越多,有些大學已經將教練課程引入管理學科當中。

     

    企業教練技術的發展

      據統計,截止2002年底,全球大約有八萬名專業教練;而企業內部教練則無計其數;


        有數十萬的美國人請過私人教練或接受過教練培訓;


        許多著名企業公開推出:建立教練文化“的口號;


        《美國新聞與世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教練是美國顧問業中呼聲最高、增長最高的一個領域。


        經過美國進入知識經濟社會后20年的發展,企業教練技術已成為歐美企業家提高生產力的有效管理技術。


        美國《公共人事管理》對企業只采用培訓與采用培訓加教練的效果調查比較,培訓能增加22.4%的生產力,而培訓加教練可以提高88%的生產力。

     

    企業教練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

      企業教練習興起的時間不長,但發展卻很快,已形成一為種全球性的"企業教練"現象。
      ---目前,在美國大約有5000名專業教練,有數十萬美國人請過私人教練或接受過教練培訓;
      ---教練已成為目前美國顧問業中呼聲最高、增長最快的一個領域,幾乎所有的美國主流媒體都關注過企業教練習現象;
      ---1992年,美國出現第一所教練大學,其學員來自各行各業,以律師、會計師、演員、教師、顧問、企業管理人員、中小企業主為主,甚至還有心理醫生和牧師;
      ---目前,全世界已有一千多萬個與企業教練有關的網站,在顧問業和人力資源培訓方面,也有300多家以上的教練技術服務公司的網站;
      ---作為一種職業,教練近年來在美國逐漸升溫,目前,聘請一位優秀教練的費用比聘請一位律師和顧問還要高;
      ---在歐洲,教練已成為企業界公認的最能提高生產力的有效管理技術;
      ---在中國,教練技術從1995年起被一家來自加拿大的公司引進,在該公司的努力下,教練技術在中國飛速發展,短短幾年內有30000多名企業管理者接受教練培訓,有近百名專業教練畢業
      ---2001年,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與匯才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此后,教練技術走進大學課堂。中山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都舉辦過相關培訓和專題演講,教練技術在中國得到廣范傳播;
      ---2001年6月25日,"21世紀企業教練發展論壇"在中國上海舉行,標志著企業教練在中國已形成規模化發展。

     

    教練世紀已經來臨
        ●克林頓總統在位期間亦聘請私人教練以輔助自己的事業;
        ●全球第一CEO杰克.韋爾奇是最出色的企業教練,他退休后仍熱衷于做一名企業教練;
        ●企業教練源自歐美,只有不足15年歷史。但據統計,現實全球的專業教練約八萬人,而企業內部教練更不計其數;
        ●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聘請私人教練以提升業績已是一種趨勢,因為,教練技術絕對可以提高下屬的表現及能力;
        ●企業教練于未來數年間將在全球,發展成為最熱門及最具發展潛力的事業;
        ●現時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及培訓工作亦將大幅度被企業內部教練所取代。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日本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