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逝世了,中國媒體又在探討《如何培養自己的喬布斯》。這是老一套了,諸如此類的是《如何培養自己的達爾文》、《如何培養自己的愛因斯坦》、《如何培養自己的杰克韋爾奇》……
假象和表象總是忽悠人們的眼睛,真相是:偉人都不是培養出來的,真正靠培養的,都不是偉人!因為:偉人都是自己長出來的。
我們不要再繞來彎去瞎費工夫探討如何培養,而應該探討喬布斯是如何“長”出來的、如何“冒”出來的。
世界上的動物、植物、菌類……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在自然生長,不外乎基因、環境。在基因確定的情況下,“環境造就人”。
喬布斯是養父母養大的,假如生母當時送給中國養父而一直生活在中國,喬布斯就只能是蘿卜絲,因為我們沒有他長出喬布斯、冒出喬布斯的環境,因為中國的養父母一定要“培養”。昨天搜狐網上的消息:一個大三女生希望利用國慶兼職鍛煉一下,父母以每天200元的高價雇她兼職回家,親情誠可貴,但是……在我身邊,無數苦心培養孩子的家長在痛苦著。
在中國,是大氣候不適宜喬布斯的生長,這是家長改變不了的。小氣候更不適宜長處喬布斯,這是家長、學校、老師、玩伴造成的。一朋友海龜,感觸最深的是在美國讀書考試答案全對不一定及格,因為沒有“獨立思想”、“課堂討論從沒發表見解”兩項,中國呢?
在中國,要長出喬布斯至少缺乏兩樣:1、中華文化從骨子里可以“兼容”標新立異、特立獨行。(注意,我用的是“兼容”而不是“包容”,這兩個詞語用著本質的區別:兼容是系統本身就是和諧的,包容是系統不和諧但不計較)。2、父母、老師、學校少些“培養”、多些“環境優化”。孟子偉大,孟母知道“三遷”,卻沒去培養,自然就長出了孟子,如果當時孟母強怕送孟子去練古箏、搞奧數。孟子就不是孟子了。
培養,就象流水線上的產品,大同小異,絕無另類;自然生長,就像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五彩繽紛,其中就有偉人。
打造大環境,靠社會領導力;打造小環境,靠環境左右者。在無能改變大環境的時候,多考慮小環境的氣候、土壤、溫度、濕度、氧氣氮氣、微量元素、光照……至于長成喬布斯還是蘿卜絲,靠他自己的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