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互聯網時代,許多傳統的思維被巔覆,擁抱互聯網思維已不是個選擇題,執行力建設也不例外。傳統觀念對執行的定義往往停留在機械執行,強調員工要堅決服從,沒有任何借口。互聯網思維下員工更強調個性與自我的時代,需要用頭腦執行、快樂地執行、創意地執行。
蔣小華老師透過10年執行力研究與培訓實踐,應用互聯網思維,從全新的視角開發一套企業執行力培訓課程,針對中層管理者,從自身的職業素養、執行方法、管理技能等全方位地打造企業執行力,從而提升整個團隊的戰斗力!幫助員工個人,把工作里面快樂的要素釋放出來;同時也幫助管理者,激發員工執行力,并創造有競爭力的快樂執行的企業文化。
課程大綱:
前言:解讀互聯網思維與執行力
第一章 互聯網思維下執行力建設問題
1. 絕對服從VS智慧執行
2. 完成任務VS快樂工作
3. 沒有任何借口VS“借口”即是機會
4. 心態決定一切VS人是環境的產物
5. 集體利益高于一切VS趨利避害人之天性
第二章 執行力缺失的原因解析
組織執行力缺失的八個”不當“
1. 上層戰略,下層執行——角色不當;
2.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當;
3. 制度缺失、流程模糊——標準不當;
4. 學謀略多,學規則少——育人不當;
5. 變來變去,朝令夕改——計劃不當;
6. 熟人環境,制度變形——制度不當;
7. 己身不正、缺乏表率——律己不當;
8. 缺乏督導、文化乏力——領導不當。
個人執行力缺失的五個”缺乏“
1. 標準低下——缺乏激情;
2. 意志不堅——缺乏毅力;
3. 拖延磨唧——缺乏行動;
4. 優柔寡斷——缺乏果敢;
5. 模糊不清——缺乏溝通。
第三章 執行力建設四個核心要素
結果導向:用結果說話
1) 講結果:界定結果,而非強調步驟;
2) 講因果:消除機械式執行、共創智慧式執行;
3) 講后果:強化組織利益與個人得失。
責任邏輯:明確唯一責任人
1) 僵化制:責任一旦到人,不講“道理”;
2) 防倒授:別讓“猴子”跳回你的背上;
3) 首問制:何為第一責任人;
4) 復命制:規定時間內及時回復。
溝通到位:說對話,辦對事
1) 是否明確→問清楚、說明白、寫下來;
2) 是否到位→編碼、解碼、反饋;
3) 是否情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4) 是否有效→說對方想聽的,聽對方想說的。
用戶至上:價值由用戶定義
1) 接力棒原理;
2) 讓用戶訂貨;
3) 從用戶處發現商機;
4) 三給法則:給時間、給空間、給態度。
第四章 執行力之獨孤9劍
1. 專注思維:盯準一只野兔——鎖定重點;
2. 簡約思維:大道至簡——簡約即美;
3. 冠軍思維:做自己擅長的——能量聚焦;
4. 極致思維: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5. 迭代思維:小處著眼,微創新——快速迭代;
6. 裸奔思維:無退路=出路——破釜沉舟;
7. 效能思維:做重要不緊急——防患于未燃;
8. 效率思維:現在是“現金”——重在當下;
9. 精力思維:身體“蓄水池”——養精蓄銳。
第五章 執行24字方針
1. 執行前:決心第一、成敗第二;
2. 執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3. 執行后: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第六章 領導者的七項基本行為
1. 全面深入了解企業和員工
2. 實事求是
3. 設定明確的目標并排出優先順序
4. 持續跟進,直至達成目標
5. 賞罰分明,重獎業績優秀人員
6. 通過教練輔導提高下屬能力
7. 了解自己、展現出勇敢、決斷、務實的性格
第七章 執行力三個核心流程
人員流程:用對的人
1) 選對第一、培育第二——選對池塘釣大魚;
2) 用人所長、容人所短——不要將鐵棒磨成繡花針;
3) 適才適崗、寬松流動——沒有真正蠢才,只有放錯位置;
4) 末位淘汰、獎優罰劣——有效處理績效不佳的人員;
5) 人才戰略、培養機制——人才培養與組織戰略相匹配。
戰略流程:做對的事
1) 靠什么來凝聚人心?——與執行人員制定共同的戰略;
2) 靠什么獲競爭優勢?——做用戶尖叫的產品與服務;
3) 靠什么保障可行性?——與可執行的資源要素結合;
4) 靠什么保障有效性?——進行戰略評估與戰略爭論。
運營流程:把事做對
1) 在戰略與人員間建立聯系;
2) 制定一份符合實際的預算;
3) 假定戰略不易執行怎么辦;
4) 需要相關跟進與應變措施。
第八章 如何構建執行型文化?
1) 第五級經理人:堅韌、果敢
2) 文化落地三步曲:
a) 慎提理念:說你所做,做你所說
b) 重推案例:塑造典型,建立標桿
c) 多建載體:善用互聯網上的載體
3) 制度執行三化
a) 流程化:越有操作性,執行越到位;
b) 查核化:檢查越到位,事情越到位;
c) 獎懲化:獎-心花怒放、罰-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