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壽命往往是由自己掌握,一家企業的壽命誰來掌握呢?因為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誰來經營企業的人呢?當然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經營者的經營能力就決定了企業的壽命.
雖然中國現在大多數企業的壽命不過三五年,但是如果企業經營者會經營的話,也許一家企業的壽命會超過人的壽命.
可是為什么絕大多數企業的壽命都只有三五年呢?現在的人都在追求長壽,難道企業就沒有辦法長壽嗎?
雖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識都在加強.但是對企業的健康意識往往重視不夠.導致本來可以長壽的企業葬送在經營者手中.
那么,企業如何才能讓企業健康長壽呢?中國現在企業出生容易,成長難.多數企業不是營養不良被餓死,就是長得太胖被撐死.企業的問題出在哪里呢?
筆者根據多年的企業管理咨詢經驗,了解到中國大多數企業出問題,主要是企業價值觀出了問題.很多人根本沒有弄清楚創業的目的和目標.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創業,到底要創辦一家什么企業時.就稀里糊涂的走上了創業的道路.運氣好成功了,運氣差倒下了.
因為一家成功的長壽企業往往需要做三件大事,立德、立言和立功,而且只有前兩項做好了,后一項才能做成做大.可是,中國大多數企業只是片面地追求立功,從來就不關注什么立德或立言,所以企業價值觀樹立不起來,企業文化傳播不出去,企業品牌自然也做不好.
因為企業需要靠品格凝聚人,知識培養人,能力造就人.現代的企業為何總是問題多多呢?其實,很多問題不是老板和員工的能力出了問題,而是他們的品格和心態出現了問題.所以導致企業從創業開始到倒閉結束,企業的問題一直就沒有停過.
因為中國的教育,從小到大很少注重人的品格教育,人人都只在關注立功,沒有人培養你立德,更不可能立言.小孩都是在爭名奪利,自私自利的環境中長大.所以當這些被功利培養的孩子長大以后,心中只有功利,甚至為了功利不選擇手段.如此心態的老板和員工辦企業又如何讓企業長壽呢?
中國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今天有多少老板和員工重視民心呢?其實,民心不是靠功勞凝聚的,而是靠品格凝聚的.因此,老板要成就偉業一定要遵循這個規律,先立德,后立言,再立功.我們千萬別顛倒了,更不能把立德和立言放棄了.
特別是現代企業,金錢凝聚人心力量越來越少了,品格和文化凝聚人心的力量越來越大了.如果一家企業要想做強做大,沒有強大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又怎么能凝聚人心呢?企業沒有先進的文化理念、經營理念、價值導向,又怎么能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呢?
企業追求立功沒錯,只要是人都想立功,但是我們不能片面地追求立功而放棄立德啊!
為什么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數卻沒有幸福感呢?因為大家只在追求立功,高品格的人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和尊重.立功成為了人生唯一的成功標志.所以沒有人注重立德和立言.結果這樣的人成功以后, 不但沒有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反而危害了社會,讓人們產生了仇富心理.當人們了解真相以后,你的知名度越高,美譽越低,最后,企業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客戶、市場或生命.
因此,一家企業的健康發展,一定要先立德,再立言,后立功.雖然企業這樣做很艱難,但是一旦做起來,就足可以發展成百年老店,這就是企業長壽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