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做不大、活不長,到底是為什么?有人說是市場問題,有人說是資金問題,有人說是環境問題,有人說是政策問題等等,大多數企業老板都把企業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外界的問題.
根據筆者對企業的了解,大多數企業的破產或倒閉,不是因為缺錢、缺市場、缺政策.而是企業缺少智慧的投入.
因為企業不是靠資源的堆積,也不是靠政策的扶持,更不是靠資本的投入,而在于智慧的創造.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物質極為豐富的社會中,企業的競爭再也不是有形資產的競爭,而是無形資產的競爭.可是太多的老板只知道蓋廠房、買機器、造產品、找貸款,卻從不重視企業的內部文化建設,從不重視對企業人才的培養.所以導致企業只有表面的輝煌,而缺少持續發展的動力.
因為這個社會永遠是有思想的人帶動沒有思想的人前進,有文化的人帶動沒有文化的人發展.如果一家企業只注重硬件發展,不注重軟件建設,那么你的企業無法擴張.即使老板再有錢,你把別人的企業收購了也無法把他們的企業盤活.相反,如果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老板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總結企業發展的規律,創建一套企業的發展模式,培養一群企業經營人才,你就可以用自己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商業模式、人才隊伍去兼并或收購別人的企業.那么你就可以開設更多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然而,這里面最大的投入不是資金的投入,而是智慧的投入.
為什么有的企業廠房、機器、材料、資源都有,最后企業卻倒閉了呢?換一套領導班子以后卻又活過來了呢?難道就是因為資金的問題嗎?不是,現在企業大多數做不好,不是因為企業缺錢,因為現在市場有太多的銀行等著企業貸款.可是,為什么很多中小企業卻貸不到款呢?因為你的企業沒有文化建設,沒有無形資產,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賺錢模式,銀行怎么敢把錢貸給你呢?所以大多數企業缺錢的背后不是真的缺錢,而是缺少賺錢的智慧、賺錢的能力.
我們要堅信今天的社會不缺錢.財富是可以想出來的.一個好點子,好的創意,好的商業模式,好的營銷策劃都可以帶來財富,可是你公司有這樣的人才嗎?愿意花錢請這樣的人幫忙嗎?
中國大多數老板只注重資金的積累,不注重人才的貯備.有些老板買房、買車、高檔消費幾十萬元都舍得花,要他給員工多發點工資、加點獎金卻不愿意,更不用說讓員工參加學習培訓,更是舍不得花錢,你說企業的人才怎么留得住呢?
有的老板換車子、換房子甚至換妻子,卻不想著換腦子.有的老板別墅建得很漂亮,可是公司里象樣的會議室都沒有一個,你讓員工如何學習?如何成長?企業文化如何建設?你是在靠企業賺錢、靠員工賺錢,還是在靠別墅賺錢呢?
一家企業能不能不長期生存或發展,不是看這家企業老板賺了多少錢,而是看這家企業擁有多少持續賺錢的能力.如果一家企業硬件成長的速度超越了軟件成長的速度,那么這家企業最終就會因為軟件的滯后而使企業停止不前甚至倒閉關門.有的老板為自己的企業買了不少保險,卻沒有給人才的成長買保險.如果一家企業不能持續地保障企業人才的成長,那么你的企業又如何發展呢?
要知道,一棵樹再大,如果心空了,那么這棵樹就活不長了.企業也同樣如此,如果老板不注重企業的內部建設,那么老板賺再多的錢也只是一個生意人,一個土老板.企業一旦遇到風險就會倒下去.
因此,老板要運用智慧經營企業,企業打江山靠武將,守江山靠文將,沒有武將企業做不大,沒有文將企業活不長.企業只有文武兼治才能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