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學生人員的不斷增加,就業難度的不斷擴大,現在人的創業意識越來越強,創業的人員也越來越多,失敗者有之,成功者也有之,因此,有些大學生比較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是選擇就業還是選擇創業。
筆者根據對創業的了解,提出四點建議供大家參與。
一. 想不想創業:創業的意愿
因為一個人的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導致結果。雖然創業成功后很富有,很風光,也受人尊重,但并非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如果一個人自己內心沒有強烈的創業意愿,而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而選擇了創業,那么這種創業的成功率并不高。
因為創業的艱難和壓力,只有真正嘗試過創業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甜酸苦辣。所以創業者在創業前一定要想清楚,你為何要創業,你創為的目的和目標是什么?因為創業者只有追隨自己內心的意愿才能獲得長久的創業動力。如果你的創業意愿不夠強烈,那么最好放棄創業的念頭。
二. 要不要創業:創業的決心
雖然現在想創業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下定決心一定要創業的人并不多。因為大多數人的創業意愿并不強。雖然創業成功后可能功成名就,但是創業失敗了怎么辦呢?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創業失敗的打擊和壓力呢?
因為選擇了創業,就要放棄原來的生活方式,你需要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付出別人不愿意付出的代價,承擔別人不能承擔的風險,所以大多數人想創業卻不敢創業,他們害怕失去眼前的一切。因此,如果你今天還沒有下定一定要創業的決心,那么還是安心工作,好好就業吧!
三. 能不能創業:創業的條件
因為創業不僅僅是靠意愿和決心,更需要創業條件。如果你不具備創業條件,沒有創業能力卻盲目沖動,投資創業,那么創業不僅不會給你帶來幸福,更有可能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創業者在創業之前僅靠激情和勇氣是不夠的,你要對自己的創業條件進行理性的分析。了解自己擁有什么資源,具有什么能力,對創業做好了哪些準備。
因為創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有效結合。有限的資源參與無情的市場競爭,只會讓你成為市場的犧牲品。所以創業者在創業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四. 會不會創業:創業的能力
為什么同樣的創業,有的人創業成功了,有的人創業失敗了呢?導致創業成敗的關鍵是什么?難是都金錢造成的嗎?可是,為什么富二代有時創業還不成功,一窮二白的創業者卻把企業做起來了?可見,創業能力的高低對創業的成敗取關鍵性作用,如果一個人沒有創業能力,再多的資金,再好的項目,同樣會把一個企業做砸。反之,有了創業能力,即使是三流的項目,也同樣可以做成一流的企業。因此,要想成功創業,先要學習創業。
對于在社會中迷茫的人來說,你到底是選擇就業還是創業,希望你能從以上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或參考,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就業還是創業。雖然具備了以上條件不一定創業成功,但是不具備這些條件必定失敗,這就是創業者的自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