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颶風下的中小企業如何度過寒冬(轉型篇)
柴少青博士(著名的管理專家、實戰營銷專家、創新商業模式創始人)
2008年由于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全球經濟進入了衰退期,這次金融風暴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持續時間是長久的。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至少要持續3年的時間,即中國的經濟的低迷要到2010年上半年才開始復蘇。雖然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擴大內需,穩定股市,促進增長,但是中國經濟在面對全球經濟的衰退,必然不能獨山起身。由于中國政府的調控能力比美國政府要強的多,所以相對來說影響的時間會少一些。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風暴,2008年下半年開始傳導到實業,導致美國實體大面積的破產倒閉,此次危機對美國經濟的營銷要5年的時間,即到2012年美國經濟開始復蘇,如果美國政府出臺的救市政策出現問題的化,營銷的時間要更長。中國企業特別是外銷型企業首當其沖,東莞、浙江很多外銷企業破產。2008年對中國中小企業僅僅是剛進入寒冬,還不是真正的冬天,2009年將是嚴冬,也是考驗中國企業生存力的關鍵,中小企業能否順利的度過嚴冬,迎來春天。是每個企業主所關心的問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如何過冬呢?
策略一、生存第一法則
在面對寒冬作為企業不是考慮要賺多少錢,而是首先要考慮生存,企業的所有策略是圍繞者生存展開。中國古語:“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企業都破產倒閉了,更不要說發展了。
策略二、現金為王法則
過冬要有充足的糧食,對企業來說糧食就是現金;在面對寒冬時必須考慮現金的可獲得性和自有的資金。企業要保持資金鏈不會出現問題,很對企業的倒閉都是資金鏈出現問題。舉例:房地產行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突破。1、減少開發的面積2、降價促銷回籠資金。在采取降價促使的時候,可以采取分階段的降價措施,來試探顧客能接受的房價,快速回籠資金。千萬不要死守自己的價格,到最后自殺。3、出讓土地所有權或采取聯合開發的措施。
策略三、控制成本法則(節流)
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允許你浪費;面對金融颶風影響下的企業,為了過冬必須要控制成本。具體來說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精簡組織的層次,管理重心下移,組織變革的直接結果是精簡人員、降低薪金,從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2、對業務單元進行重組或出售,出售不贏利的事業單位或公司,特別是對多元化運作的公司,必須去掉副業,棄掉不贏利的單位即去掉包袱,輕裝前行。我們指導西門子把手機業務賣給明基就是戰略撤退,也是為了應對危機;3、群策群力,控制不必要的開支,人人關注成本。
策略四、創新商業模式法則
在面對寒冬時,對商業模式的創新是企業過冬的不二選擇。例如:房地產行業改變以前高負債的開發模式;農資行業該表以前賒銷經營的模式;外銷型企業改變以前低價值的運作模式,區域經濟(如東莞改變僅僅靠獲取外來工剩余價值和服務低端人群的模式)。要實行產業升級、產業轉型。對中小企業來說必須改變在價值鏈低端獲取微薄利潤的方式,向價值鏈的兩端遷移,實現“微笑曲線”。企業要設計自己獨特的贏利模式。
策略五、營銷的突破法則
在面對寒冬使,中小企業必須實現營銷的突破來度過冬天。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以更高的品質勝出2、以較低的價格勝出3、以更好的服務勝出4、以量身打造和定制勝出5、以不斷的產品改良勝出6、以產品創新勝出7、以進入高成長的市場勝出8、以超出顧客期望勝出9、以正確的定位勝出10、以差異化的戰略勝出。
策略六、信心倍增法則
面對危機、面對寒冬,信心對企業是否能度過冬天非常關鍵。股票市場的回暖不僅僅是國家注入多少資金來救市,更關鍵的是股民的信心,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對企業來說企業家的信心、合作者的信心、公司所有員工對公司未來的信心,是關系到企業是否能安全過冬的催化劑。危機也是機會,真正檢驗企業是否卓越的標志是面對危機時是否有化危險為機會,在面對行業低潮時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真正的英雄是敢于直面慘淡的環境,發揮自身的優勢,找到突破的方向。
柴少青博士EMAIL:hvcsq@126.com hvcs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