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我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詩人,魯迅先生的著名詩句,表達了作者的憐子柔情,表現的是作者的另一面。“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是古人對于愛情的經典絕唱,愛情至上,為愛生死以許,實在是讓人感動。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對情感的另一種表達,不是那些悱惻纏綿,糾結不清,似乎有大愛相忘于江湖,久遠流長。是人性的一種擴展,以及情感的擴大。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芬的經典之作,多少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表達的是人們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的決心和信念。
人情世故,錯綜復雜,萬千變化,怎一個情字了得?!“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總被無情傷。”人生在世,總是難以脫俗,總是在千絲萬縷的人情關系中生存。做老板也難以擺脫,處理好此類的問題,是一種必須的修煉。
中國社會,人情大于天。管理企業都講的是情理法,人情第一,道理第二,制度第三。如何取得平衡,需要一定的智慧,合情、合理、合法。老板經營企業,難免要用人,用人就得講人情。太過剛性,就會缺乏人情味,不近人情,事業成功,做人失敗。太過柔情,就會人際關系好,人緣不錯,做人成功,事業失敗。做老板,經營企業,做人做事,獲得雙贏,取得平衡,情同理順,就必須要有原則,要有底線,遵守公理。有的老板號稱,公司里一個親人都不用。這樣,未必就是好事情,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了,成為孤家寡人。古人都有舉賢不避親,何況我們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有的老板用人,企業里全是自家人,血濃于水,使得企業里人情味過于濃厚,難以再上新臺階。我聽一個老板說過,老板用親人是為了謀忠誠度,用外人是為了求發展,這個過程就必須有一個度,要有標準。企業在規范化發展,不論是誰,都必須以符合崗位要求為能力標準,必須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使天下英才為我所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就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智商,另一個是情商。人類智商的進化相對比較緩慢,大同小異,區別不是太遠;情商卻是相差甚遠,天地之別,在于不斷地修煉。情商可以影響事業成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經過了機會價值時代之后,企業老板們需要提升對于企業的經營能力,整合資源,共贏發展。成功與失敗,激情與理性,夢想與現實,一切操之在我,老板需要理性地思維,冷靜地面對,堅持不懈地執行到底。
老板之好情,不是簡單的個人私情,也不是自我的情緒,而是在三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豪情;二是激情;三是熱情。
豪情,是一個人的格局。如果老板沒有豪情壯志,就不可能有宏達的格局,不可能“己立而立人”,更不可能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氣度,也不可能影響他人,感召和帶領好團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優秀的老板、企業家都是生活家,具有戰略家的眼光,哲學家的思維,理論家的口才,行動家的執著,是企業的標版,員工的偶像,他們成功首先是源于他們卓越的人格魅力。
激情,是一種自我釋放的能力。激情鑄就夢想,行動創造輝煌。當老板,做企業,就是要有火熱的激情,能夠自我燃燒,感染周圍的人,形成一種巨大的力量之場,傳遞正能量。凝聚人心,鼓舞干勁,是力量的源泉,信心的保障。哀,莫大于心死。一個缺乏激情的人,就是缺乏定力,沒有心力的人,談不上行動力。做老板,沒有成功,只有成長;做老板,永遠都是創業進行時,永遠都是在路上。
熱情,是愛的一種表現和表達。一個內心有大愛的人,才有可能具有無限的熱情。愛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日本人、韓國人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無怨無悔,毫不含糊,這些都是源于內心深處的那份愛,是一種高度忠誠的體現,不舍不棄。心若在,夢就在,堅持就是力量,擔負就是責任。那些歷經艱難,依然挺立的企業家、老板,一定是有對于事業的忠誠和堅守,不為誘惑所動,有所犧牲,有所奉獻。熱血成就了他們的高尚和偉大,惟有如此的情懷的老板,才是值得敬仰的。
滄桑變幻,草木一秋。用情做人,用心做事。每一個人,每一個想成為優秀老板的人,都需要管理自我,管理情緒,管理情感。泰山壓頂不動色,成為一個堅定的人,成為一個可以托付的人,情滿大地,情寄山水,壯麗輝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需要企業家老板付出更多的智慧,付出情真意切的愛,有所取舍,必有所得。(何東征)
---2013-12-05義烏,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