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為思想而偉大。人有別于自然界其他動物的根本,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思想行動,可以具有創造性的勞動。因為思想的不同,人與人之間也產生了差異。老板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一個特殊的群體,思想觀念的不同,也決定了其事業的高度、寬度、格局、結局的不一樣。
有的老板,只為自己,心里面只有金錢;有的老板,心懷天下,與大眾同樂;有的老板,胸懷抱負,造福社會。凡此等等,不同的思想,使得他們也有不同的行為,在經營自己和企業的過程之,采取了不同的謀略和手段。有的為人唾棄,窮得只剩下了金錢,是一個占有金錢的可憐蟲;有的為人敬仰,富足天下,高山仰止,富貴如水,恒久遠長。
《論語》里有段話:“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段話講得是,一個人自我修煉的九個方方面面,正如俗話說的“靜坐常思己之過,閑談勿論他人非”。君子慎獨,不斷修煉自我,每日三省,自我檢討,自我醒悟。
思考力,是行動力的源泉。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老板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是活在明天的人。只有這樣,企業才會有好的未來。我們會發現,那些優秀的老板,都是敢于預測未來的人,具有先知先見的人。馬云之于阿里巴巴,之于電子商務就是這樣,孫正義不是被馬云忽悠才投資阿里巴巴,而是在他的內心里,早就思考過電子商務的未來,遇見馬云就是一個絕妙的機緣,屬于那種惺惺相惜,英雄所見略同,相見恨晚。史玉柱早就投資民生銀行,也一定是對整個行業具有極其深刻的思考,才有對于未來的把握,成功轉型和多元化投資,這絕不是簡單的靠運氣。
思想有多遠,你才能走多遠。任何一個成功的老板都應是戰略思想家、行動家、實踐家。我們學習那些優秀的企業家,不是照貓畫虎,邯鄲學步,也不是東施效顰,更不是鸚鵡學舌,而是要學習他們經營企業的思想理念,精神文化,以及他們個人的自我造化和修為。比如,杰克韋爾、稻盛和夫、柳傳志、張瑞敏、王石、任正非等,包括我們身邊的那些成功的老板、企業家。他們成功只是他們的成功,他們優秀只是他們的優秀,他們卓越只是他們的卓越,不可效仿,不可復制,因為我們也只是我們自己。學習只是汲取精華,成為我們成長的養分,甚至一種精神支柱,核心在于我們能夠消化、吸收、轉化成為一種力量,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不確定性越來越大的情勢下,我們需要快速反應,積極應對,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行為,也是一種習慣,是做老板的基本素質。相當多的老板,只是重視術數,而不能走大道,把一些雕蟲小技發揮地淋漓盡致,急功近利,缺少必要的沉淀。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吸引不了優秀的人才,也找不到可用之才,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不在思考中崛起,就在不思考中滅亡。正思、正間、正能量,一個老板最為要緊的事情就是考慮好做什么事,用什么樣的人。用中國管理教父柳傳志先生的話說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對于中小企業的老板,我也曾多次說過老板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做好什么產品,要用好什么樣的人。企業轉型升級,就是一場思維的改變,一次品質的優化,這些都是需要老板的深思熟慮,深謀遠慮,這不僅對老板個人,也是對企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老板是不可取代的,老板都有自己的關注點,思考的是未來,關注的是結果,需要把握和管控的是過程,這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邏輯。我聽到太多的中小企業的老板,常會說一句非常瀟灑的話,我只管結果,不管過程。結果過程失控,結果無法保證。授權管理的核心就是,授權不授責,一個企業做不好,老板是要付最終責任的。必須保證萬無一失,必須使不夠職業的員工專業起來,專業鑄就品質,品質塑造價值。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從頭到腳的距離,從知道到做到的過程,從思想到結果的歷程。
老板思考的質量,決定行為質量。我們往往由于決策成本太低,沒有經過大腦的激蕩,一時沖動,輕易拍板,執行的過程又缺乏糾偏糾錯,付出慘重的代價就是在所難免的了。巧借外力,擁有自己的智囊團,而不是一個人苦熬苦戰,這畢竟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需要資源整合,抱團作戰的時代,提升組織的綜合思考力,是保證執行力的基礎和前提。正如美國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先生所說,老板就是要做正確的事;管理者要正確地做事;員工要把事情做正確。凡是從源頭抓起,老板決定成敗,老板的思維就是企業的一切!
思考智勝,老板需要不斷提升做好企業的知識結構,老板需要不斷積累做好企業的經驗,老板需要不斷形成做好企業的系統思維。思考制勝,企業組織要有做好企業的戰略性思維,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要有堅定執行的團隊。所有的這一切,都來自老板的遠見卓識,超越自我的深刻思考。老板,你想好了嗎?(何東征)
---2013-11-23義烏,左角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