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喜歡當老板, 大陸人喜歡當"領導", 領導就是帶領的意思, 大陸的用語反而比較貼切, 領導不是只是一個職位, 而是一個責任 , 一個動詞
當老板或當領導都不容易, 在大陸常常會聽到有人互相捧對方 " 您是我領導呀..." 這類的話, 說是一種客套話, 也是一種恭維的語言, 在臺灣這邊可能聽了不太習慣, 不過領導現在也已經不只是一個職位, 帶兵要打仗, 強將才不會出弱兵, 現在的兵也不好帶, 80年代以后的年輕一代自主性高, 領導越來越不是好差事, 變成苦差事
有人說領導不是人干的, 要吃得人中苦, 才能成為人上人, 話是沒錯, 但光會吃苦也不能干領導, 現在的領導已經變成一種專業, 而且這種專業還與自己的飯碗有關, 萬一領導無方, 兵帶不動, 馬跑不動, 生意做不成, 公司也開不下去
所以領導現在變成學問, 以前很多人拼命學管理, 建制度, 但現在更多人在學領導, 學帶人, 學帶心
前些日子看到Walton Business School 華頓商學院, 評選領導的八個標準, 他們依這個標準選出彼得杜拉克, 威爾許等一幫子真正的領導者
1. 有能力建立強勢企業文化
2. 誠實
3.能滿足還沒有被滿足的市場
4. 能見人所未見, 所謂 see invisible and become invincible.
5. 對操作市場價格(高或低)建立競爭優勢很就熟
6. 長于建立品牌
7.學得非常快
8. 善于處理危機與風險
以上這些重點, 看來還真的蠻有道理的, 不愧是華頓商學院
不過, 其實領導一個團隊, 一家公司, 和領導自己是完全一樣的道理, 如果能以領導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 來領導自己, 也能引領自己到職場生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