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深圳移動的培訓需求是在一個多月前,直到課前一周才收到具體需求反饋。
從服務能力提升,轉向投訴處理能力的提升,并且從調研結果來看,是有難度的。
難度點一:學員想解決的投訴問題,很多不是人力因素造成,而制度(業務政策等)問題,很難用技巧來解決。
難度點二:學員只想要干貨,要具體的工具,上完課可以馬上使用。
難度點三:關于投訴處理的主題,對這些營業廳經理、專職投訴處理員來說,已經聽過無數遍,耳朵都聽出繭來了,用行話說,這是一門“爛”課,已經被上爛了。
但是課前的準備和分析很重要。
我結合調研的結果,將課程做了一些調整:
1、關注投訴者心態的調節,不講大道理,結合情緒管理小工具展開。
2、關注課程結構的理順,便于學員做二次傳播。
3、不講基礎內容,重在技巧、工具運用。
4、案例分析,通過案例提煉實用方法、技巧
結果,課程還是收到學員的肯定。
我的總結:上“爛”(上得太多)課很難,但是把課上“爛”(透、有深度、實用)才是對付“爛”課的唯一秘訣。
PS:課后一點感受
1、深圳移動真的有很多十分優秀的員工!
幾年前的《營業廳經營管理》的課上,我有這種感受。這次也是!比如,一學員是投訴處理接口人,她在分享她的案例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她對投訴處理工作真的非常在行,從接到升級投訴到處理投訴,一步步都是心中有數,而且對業務非常熟練。專業,讓投訴處理更有效率。又比如,一學員劉靜,她在分享她的案例時,可以感受到,雖然到她手上的案例都是比較棘手的,但是從她的表述里,完全找不到對“投訴”二字的“厭惡”,對投訴客戶的不耐煩或是其它。相反,她有一顆責任心,遇事不推拖;她有一顆愛心,是真心想幫客戶!贊!如果我是獵頭公司,我會對這些目標垂涎三尺。
2、有學員與大家分享他的收獲的時候,講到做為服務者應該有的態度時,他舉例說:看到林瑜老師比我們都早到,而且一直都保持精神飽滿,有著非常好的精神面貌。這才是做服務者應有的態度。——我覺得這此小細節都是做為培訓師的我應該做到,而且一直都是這樣做的。談不上榜樣,但是確實如他所說,以小見大。同時個人感覺深圳移動的很多學員都很有“發現力”!
3、有活力!是我對深圳移動學員的第三個印象。即使有很多80后、00后的母親,但是開得起玩笑,經得起折騰,優秀而不低調,低調而不張揚,張揚而不作做。我喜歡!
本文為培訓師林瑜原創文章,轉載須注明出處!

林瑜——廳店管理與服務營銷專業導師;營業廳內訓課程首選職業培訓師;班組管理課程專業培訓師;
林瑜:專注于通信行業、專注于通信行業服營廳(營業廳)的專業顧問和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