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元的資產,7個伙伴組成的臨時企業,面對的是:5個區域市場,5個競爭對手企業,3年的經營時間……
在正式接管經營之前,6家公司起點完全相同:生產同一種高科技產品——“電子智能家庭伴侶”;銷售區域一致——華東、華北、華南和歐美市場;人力資源、資金支持、生產能力、市場占有率均處于同一起跑線。
商場如戰場。在這場模擬商戰中,誰能開辟藍海,在市場領跑?誰又能永續經營,笑到最后?飛鷹科技、蘭蝶智能、明天科技、億豪集團、金牛高科、金保姆6家公司斗智斗勇,展開較量。
上兵伐謀 戰略制勝
在戰略制勝的商業競爭時代,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只能在原地打轉。
第一年(01年),面對新市場,金保姆公司決定采取加強市場推廣,迅速搶占市場的營銷組合戰略,訂單、產能、銷售、資金配置非常合理,最終如愿以償地搶占了超過20%的市場份額,取得了市場領先地位。
憑借強大的產品研發實力,億豪集團取得了溢價銷售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增加投入,搶占訂單充足的渠道市場,就能輕松增加盈利。然而在大好的戰略機遇面前,億豪集團視而不見,結果當年非但沒能贏利,相反虧損了88萬元。
“沒有比決策失誤更糟糕的事了。”億豪集團“總經理”夏旭東在年度述職中坦言,“決策失誤導致我們滿盤皆輸。”不過,由于該公司及時調整戰略和經營思路,經營業績逐年攀升,從01年的倒數第一躍升至03年的第一名。
戰略決策貫穿于產品研發、設備投資、資金需求、物料需求、市場營銷、財務分析全過程,明天科技“總經理”孫南文說,“每個獨立的決策看似容易,然而當它們綜合到一起的時候,將變得難以抉擇。”
決勝沙場 現金為王
訂單不足、原料漲價、產品壓庫,繃緊的資金鏈讓時下制造業企業愁云展眉,而沙盤上的6家公司也深深體會到資金缺乏的窘迫。
飛鷹科技在經營第一年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廣告費一舉砸下300萬元,但抱回的卻不是意料中的“金娃娃”——由于市場定位不準,廣告主要投放到容量不大的終端市場,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造成產能閑置,人員過剩,資金嚴重浪費。
每一個經營年度結束,各家公司都會填寫《現金流量表》,盤點現金儲備。01年年底,明天科技一盤點,總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三項費用,02年可用資金不足400萬元,無奈之下只能放棄華東市場。
同樣遭遇資金瓶頸的還有金牛高科。公司“財務經理”毛劍平說,“捉襟見肘的現金流始終讓我們處于被動,沒有足夠的資金就接不了訂單,訂單越少現金回流越少,造成惡性循環,經營業績每況愈下,公司運營舉步維艱。”
“我們的應收款控制較好,市場投入合理,現金流始終保持充足,為擴大市場份額打下基礎。”蘭蝶科技“總經理”劉剛很慶幸當初的經營決策沒有出現大的偏差。
因勢謀利 適者生存
02年,6家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銀行不再借貸;在渠道或終端市場上競爭力最弱的公司無緣參與該通路的競爭;企業現金流普遍緊張。03年更是風云突變,各家企業都遭遇不同的經營風險:金牛高科兩條生產線出現故障;飛鷹科技在海外市場遭遇反傾銷訴訟;金保姆公司兩名銷售骨干離職……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總需求量在萎縮,每個渠道市場訂單數不超過7個,終端市場訂單只有5-6個。
能否準確洞察到企業經營面臨的各種變化,順勢而為,規避風險,進而化挑戰為機遇,考驗著各家公司的商業智慧。
面對資金斷流的殘酷現實,02年起飛鷹科技采取收縮戰略,量入為出,狠抓成本,企業順利渡過難關,盈利水平連續兩年位居前列。金保姆顯然沒有看出第三年的商業陷阱,繼續實施前兩年狂轟濫炸的廣告投放策略,市場占有率雖然進一步擴大,利潤率卻急劇下滑。
“市場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運在變。”沙盤教練銀高峰先生在總結時說,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業經營環境錯綜復雜,瞬息萬變;面對變化,企業只有主動適應,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間。
發生在深秋的這場“商戰”,讓江山的管理干部深刻體會到商業競爭的殘酷,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只有勇者智者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