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瑞軍第四次受邀,于2019年8月13-14日為宣鋼集團主講《企業轉型升級中的市場化思維和管理變革》。
一、課程背景和意義
十八大以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從產權結構、經營機制、轉型升級入手,推進一系列改革措施,激發出國有企業新的活力和競爭力。
同時,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的逐步建立,很多傳統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理念都已經不適應新的管理要求,企業對管理者的思想素質和技能要求也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國有企業的經營者、領導者和各級管理者必須學會不斷突破創新,才能領導和管理好企業。
德魯克說:“在21世紀,管理最大的挑戰,是使組織成為變革的領導者。”變化是21世紀的主旋律,當今時代,變革是永恒的主題,中國社會處于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時期,企業的轉型升級已成當今企業經營發展的主旋律。在復雜環境下,企業的內外經營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充滿了不確定性,企業要獲取持續成長的動力,就必須不斷進行“系統的改進”和“系統的放棄”,企業組織必須向學習型組織、變革型組織和創新型組織轉變,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本課程以目前國有企業轉型和市場化改革為背景,以思維突破為主線,幫助國有企業領導者突破傳統的思維觀念,建立新的管理思維方式,拓寬工作思路和領導潛能,從而幫助國有企業管理者在新的形勢下實現有效領導和管理提升。
第一部分 企業轉型思維
第一部分導論:企業成功轉型,需要具備哪些轉型思維?
李總理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對國有企業既是一項挑戰,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企業的成功轉型是一項系統性管理工程,要想實現成功轉型,首先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的轉變,是成功轉型的基礎和先導。對于國有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而言,必須樹立以下轉型思維:
─ 市場化轉型是關鍵;
─ 戰略轉型是方向;
─ 運營管理轉型是途徑。
─ 管理創新是手段。
第二部分 轉型變革領導力
第二部分導論:企業轉型需要什么樣的領導力?
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所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是如何在保持財務績效的同時成功進行戰略轉型。很多企業往往在績效衰退后才進行轉型,正如蘋果、諾基亞及通用所經歷的。為什么非要發生危機才能促使人們去變革?有沒有辦法從整體上保持長期的戰略轉型傳統?
一個完整的戰略轉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經理人要能準確地察覺到其所在組織可用以打造當前競爭優勢的傳統能力是不夠的。他們還必須創造和培養動態管理能力——變革型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