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動思維】
人是企業最富有能動性的寶貴資源,同時又是最難駕馭的因素之一。如何達至對人力資源的充分認識,讓人力資源素質與管理不斷提升,才是持續人力資源管理改善的出路。其遠見和動力在于,人力資源最大特性──工作著并且具有不斷改進和提高生產力的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得到呢?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企業自身來說,了解自己比做什么更重要,因為只有清楚了解自己,才能揚長避短,抑或是取長補短,再選擇正確的事和齊心協力做能夠做的事。
【課程鏈接】
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課程正是以企業人力資源客觀現狀為基礎,通過調研分析和把脈診斷,找到問題點和癥結所在;進而,對號入座;逐一開出藥方。
課程由國內第一本全量化診斷和改進的工作手冊《人力資源診斷實務》著作者主講,其創新和獨特之處在于運用議論文的邏輯性思維作為結構和流程——讓數據說話,用圖表分析,全方位地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把脈和診斷、整合與改進。那么,持續的人力資源管理改善將是可以預期的。
【課程策劃】注重適用性、側重實操性、著重有效性
【課程特色】告別理論講教 推崇實務操作 親歷案例分享 實戰經驗傳導
【培訓收益】
1.以項目式全案和流程展開,通過六個部分項目實錄,讓你領悟在其中。
2.以操作指引和提示的連貫描述,及點對點改進建議,讓你學習在其中。
3.以加值形式提供的培訓與演練計劃、建議提案活動,讓你借鑒在其中。
4.以"學以致用是工具,恰到好處是鑰匙"的分享性,讓你收獲在其中。
【培訓對象】人力資源部管理人員和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培訓時間】一天(六個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人力資源診斷策劃
一、如何導入診斷
1.企業人把脈方式2.從貼近現況開始3.找到對號入座方法
二、診斷工作程序
1.診斷準備階段2.主診分析階段3.實施改進階段
三、診斷項目策劃
1.議論文式結構2.診斷工作策動3.調研診斷計劃
實例:某生產型企業人力資源診斷策劃
第二部分 調研工作和溝通
一、調研和溝通方法
1.基層人員溝通2.執行人員溝通3.技術人員溝通4.中高層人員溝通
二、層級人員素質測試
1.基層人員素質測試2.管理人員素質測試
三、現職了解和調查
1.基層人員崗位查詢2.管理人員職崗位查詢3.各部門責任查詢4.人事制度執行情況調查
實例:某五金制品企業調研工作和溝通
第三部分 人資管理資料查閱
一、人力資源使用信息
1.在冊人數構成和人員變化2.組織架構和職責說明3.人員考勤和紀律執行情況
二、人力資源功能信息
1.生產量和品質檢驗2.作業規范文檔和實施3.現場環境和勞動安全衛生
三、人力資源報酬信息
1.工資報酬和獎勵2.人事考核和業績評估3.調薪晉升制度及執行3.福利醫療保險及休假
四、人力資源動態信息
1.部門之間信息工作交流2.員工人際關系與溝通3.培訓技能及考核4.文化和文體活動
實例:某制品公司人力資源資料查閱
第四部分 人力資源診斷方案
一、組織建設診斷
1.組織架構診斷2.人力規劃診斷3.職位分析診斷4.人員配置診斷
二、薪酬成本診斷
1.薪酬體系診斷2.勞資成本診斷3.福利管理診斷4.招聘使用診斷
三、員工開發診斷
1.素質能力診斷2.技能培訓診斷3.工作績效診斷4.文化發展診斷
實例:某電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診斷
第五部分 人力資源數據分析
一、員工基礎資料剖析
1.年齡結構2.男女比例3.戶口所在地4.學歷情況5.服務年限
二、人員動態管理分析
1.職位和崗位現狀2.報酬執行方式3.人員進出和考勤統計4.人員晉升和獎罰
三、機制和制度調研分析
1.層次溝通匯總2.素質測試分析3.調研問題點擊4.人事制度執行
實例:某印刷企業人力資源數據分析
第六部分 人力資源改進建議
一、整合方略和改進
1.把脈和改進契機2.調研和溝通改進3.診斷點對點改進
二、人力資源管理項建議
1.組織與部門結構(功能)2.職位分析與描述(定位)3.招聘與配置(匹配)4.培訓與開發(激活)5.工作考評管理(績效)6.勞動關系管理(協調)7.薪酬福利設計(基礎)8.人事管理方法(程序)9.行政規章制度(規范)10.企業文化與傳導(支持)
實例:某化纖企業人力資源十項改進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