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是裁員的最佳時機,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是企業經營與業績不佳的時期。其實,換個角色思考:企業裁員并不是業績不好時的被動行為,與傳統觀念的認識恰恰相反,企業的在發展到一定時期,也是經營業績上升期恰恰是裁員的最佳時機。在企業效益最佳的上升期裁員,可以做到成本最低,代價最小,效果最好。
因為在上升期,企業經濟效益良好,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員工士氣也日日益高漲,此時進行理性的有計劃地裁員,既可避免上升期中可能夾雜的冗員沉積、效率下降等并發癥,又可最大限度降低裁員成本:一方面企業可以承受裁員所帶來的短期陣痛,通過裁員將冗員及不能體現在價值上的員工進行置換(以人力成本到人力資本的考量);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裁員的所帶來的各種風險。
上升期裁員一般都地說屬于主動性裁員,它往往是基于企業戰略從規劃到計劃、基于企業變革與創新、基于企業并購重組或是組織架構調整的。比如,在并購重組中,會形成組織的重疊,人才的同質化會逐漸顯現。而人與職位的匹配性與適合性會降低,因此,要重新獲得平衡而且是動態平衡,則要通過有針對性的裁員來維持這一平衡的重要機制,這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一種積極的揚棄。
近年來,市場激烈的競爭使許多公司在走向裁員的命運時,才想到運用怎能樣裁員方法和盡可能減少負面影響。事實上,根據現代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團隊的高效,是建立在組織創新和可持續的動力基礎上的。因此,要想預防并且真正解決裁員的問題,必須要回到原點,以適合的人做恰當的事。
在短期或者中長期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要依靠三個層次的調節:在組織設計上,在工作設計上,在績效指標上,隨時針對企業環境的變化而做必要的變革和創新,有效的改進,必要的改造,以至進退自如,而不是等到公司的資金出現問題,搞到沒有錢發工薪資了,才想到如何遣散人員的問題,如果真是那樣,公司離關門的日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