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業務人員的經銷商管理問題現狀
經銷商問題研究者/潘文富
首先得恭喜大家,加入到銷售業務員的大軍中來(資深或是高級銷售人員過飄過~~~),這是我國除了農業以外最大的用工系統,據說有數千萬之眾。換言之,從起步的角度來說,銷售業務員只比農民高那么一點點(全國百強村的村民們飄過~~~~)。當然了,這個營銷行業的特點是門檻在門里面,外面看起來挺簡單的,并且是機會多、空間大、接觸的資源多,還能實現跳躍性發展,似乎是個人都能干這行(會說話加上臉皮厚即可),進來也容易(銷售業務人員往往是企業編制中彈性最大的崗位),只要不出大錯,混下去也不成個問題。其中也不乏諸多的小有成就(實惠多多的大區經理什么的)或是大有成就者(百萬年薪的全國銷售總監之類),更從銷售業務人員直接升級到股東或是老板的。
但實際入行之后,才發現那些所謂的成功者,簡直就是鳳毛翎角的鳳毛翎角,絕大多數基層業務人員還是處在基層,慢慢的爬向中層,然后遙望著高層。當然了,在漫長的營銷生涯中也會不時的從驢槽跳到馬槽。試圖想個換個口味,后來又發現營銷界黑壓壓一片,那里都不是那么容易竄上去的,那個高收入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自己掙點小黑錢還提心吊膽的~~~~~
我們所說的業務人員,大多是生產廠家的業務人員,國內的生產廠家,其主要銷售工作,是通過與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合作來進行。作為這生產廠家的業務人員,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圍繞著經銷商打交道的(做直營的廠家業務人員飄過~~~),也就是說,能不能搞定經銷商,往往是廠家業務人員的安生立命之本,但是,說是這樣說,這經銷商也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下面,我們列舉一些廠家業務人員,在與經銷商打交道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 新經銷商的開發成本越來越高
¨ 有些新經銷商只是一直在接觸,但遲遲不能啟動正式合作
¨ 在合作初期,經銷商的信心難以建立起來
¨ 經銷商對新產品存在抵觸情緒,導致新產品死在經銷商手里
¨ 有些保守的經銷商死守著現有渠道,不愿意拓展新市場和渠道
¨ 有些野心大的經銷商不斷要求擴大區域,又沒配套的資源和能力
¨ 廠家業務經理與經銷商確認好的方案, 常常被打亂
¨ 有些經銷商越來越懶,什么事情都希望廠家的人來做
¨ 經銷商老板對業務積極,但其下屬不積極,不得力
¨ 有些經銷商滿足于現狀,小富即安,停滯不前,缺乏上進心
¨ 經銷商不肯建立業務團隊,堅持自己親自跑業務
¨ 經銷商不重視生產企業及產品品牌的維護,濫用品牌
¨ 經銷商公司的內部管理混亂,作業效率低下
¨ 經銷商只是從附帶的角度經銷產品,并不主推
¨ 廠商的合作關系較為松散
廠家業務人員管理經銷商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筆者的統計是有一百三十多個,這里所列的,只是些常見性的。那么,基于這些常見提,各位銷售業務人員可以自己對照一下,你所遇到的問題比例有多少。若超過一半以上,那么這個經銷商管理,對你而言就是個難題,或者說,你還沒有辦法有效的搞定這個經銷商。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經銷商管理工作中出現這么多的問題,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這些原因是什么呢?若是找些廠家的業務人員就這個問題來探討一下,得到的答案無非是這些:
我們的產品沒有競爭力,價格沒優勢,品牌沒有影響力,廠家投入太少,內部配套因素不到位,市場遺留問題競爭對手太厲害,現在生意都不好做,經銷商都是小農意識等等。
可是,很少有聽到廠家的業務人員,在經銷商管理難這個問題上,能主動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承認自己存在能力的欠缺,或是自己的工作有過失的。絕大多數廠家業務人員都是把問題的原因推卸到廠家、經銷商、競爭對手,乃至是市場環境等客觀因素方面,甚至是推的干干凈凈,和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可能嗎?
經銷商搞不定,自己是第一責任人!
若不是不接受這個說法,筆者列幾個問題,請對照檢查:
1. 你真的了解經銷商嗎?
我們隨便找幾個簡單的問題,經銷商老板的生日是幾月幾號的?老板兒女的生日是幾月幾號的?老板身上有什么慢性???公司的工資發放日是哪一天?了解是有效合作的前提,若是連這些基本的了解工作都沒做到位,談什么有效合作和管理。
2. 會檢討嗎?
遇到問題會不會在自己身上先找原因?還是習慣性的責任推卸到別人頭上?知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是否有勇氣敢于承認自己的無能和懶惰?我們也許做了一個偉大的人物,但要做一個敢于擔當的人。
3. 你的溝通技術如何?
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人的起步就是學會說話,你真的會說話嗎?或者,在溝通的時候能把話聽清楚,講清楚嗎?
廠家業務人員的個人發展問題,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其中,對經銷商的管理問題是其中一個很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既是涉及到個人的基礎打造,更涉及到業務人員在企業的生存地位確立和職業發展,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就廠家業務人員對經銷商的管理問題,展開一系列的問題分析,思路明確,方向建立,結構設計,技術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