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
“我不管你怎么做,反正到最后把結果給我。”
“怎么做是你的事情,最終我要看到結果。”
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一般人也不會說這些話,只有領導才會說。站在領導的角度,說這話也正常,下屬員工嘛,就是我花錢請來解決問題的,具體怎么干,過程是怎么樣的,自然是下屬員工的事情,我作為領導,到時候要結果就行了。
說這話的老板,可能把自己當成軍事家了,某個豪氣干云的大將軍,或是至高無上的領袖了,就差沒說“不惜一切代價”,或是“完不成提頭來見”。
在軍事領域,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這么說沒問題,因為是不考慮成本的,但是,在商業領域,這么說就有點過了。畢竟,做生意要同時考慮到成本、風險、可持續發展等諸多因素。
一.有過程,才有結果
這是個基本的道理,做生意不是買彩票撞大運,也不是打仗,不是熱血上頭一口氣沖上去就完事的。現在的生意越來越像工程系統,各個環節之間關聯緊密,涉及到規劃設計、技術方法、推進次序、互相銜接、互相支援等等。必須先做好過程,才能有機會爭取好的結果。反過來說,結果不好,絕大多數是過程工作不到位。例如這個銷售業績不好,往往是前期的客戶往來信息維系、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客情關系建立、對業務人員的后臺支持體系、增值服務導入、定期生意分析等過程類工作沒到位,才導致最終的業績不好。再例如這個導購的銷售業績產出太低,往往是前期的招聘對象、職業培訓、日常督導、人文關懷、賣場內部關系處理等工作沒做到位。
二.過程只是員工的事情
有些老板認為自己只是確定目標和查收結果的,過程是員工們的事情,在考核設置上,也只是考核結果。老板主觀上認為,員工為了這個結果,自然就會做好相關的過程工作。可是,每個員工都清楚要做哪些過程嗎?每個員工的職業發展取向都是一樣的嗎?每個員工的職業技術能力水平都是一樣的嗎?
三.逼著員工走捷徑
老板認為過程無所謂,甚至明確提出不管過程,更別提對過程工作的梳理和引導。員工受影響也開始淡化過程,試圖直接達成結果,在沒有過程支撐的情況下,也很難有好的結果。員工為了應付老板的要求和考核,必然會想方設法走捷徑,開始糊弄,降低工作質量,敷衍了事,亂開空頭支票,甚至開始透支未來的資源,反正先把當前的結果搞出來再說。
四.形成風氣
老板帶頭強調不管過程,公開否定過程的價值,那么,作為員工,自然也沒必要來認真對待過程,誰做好過程工作,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誰做誰傻瓜。這樣,公司里很快就會形成要數量不要質量的風氣。即便是最終的結果不好,大家也不會反思在過程工作上的不足,而是必然會強調各種外部客觀原因,以此來逃避自己的責任,
五.員工真的能自主自發的做好過程嗎
若是有這樣的優秀員工,在老板不管過程的情況下,能自主自發的把過程工作做好,還能有很好的結果產出,這樣的員工還打什么工啊,必然是要出來自己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