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培訓市場回顧及2007—2008年培訓市場預測(培訓公司老板和培訓師必看) 很多人創業的動機很簡單,不外乎有以下三種:1、 經常喜歡到哪里消費的人,經常就做哪一行;2、 消費過程中,受過一定刺激,如花了很多的錢,或思想被觸動,或者被教誨,于是就想嘗試這一行;3、 被誰教著學壞的,就一定照著師傅的樣子學,也就是教什么學什么;第一種,去看看為什么很多女人開美容店,為什么很多男人開飯店,就知道是為什么了,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成也蕭何;由于經常隨心所欲,違背經營的規律或不能忍受管理之苦,于是敗也蕭何。第二種,花了很多的錢,是想通過干這一行,把本撈回來;被刺激了的,是想通過學這一行把面子掙回來,所以很多是感性壓到理性,一賭氣去做了,竟然成功了或者失敗了;第三種,一到社會,師傅是學修車的,那你以后就干這一行了,師傅是做財務的,那以后你就干會計公司了,反正,你不能無視自己的資源積累:知識、人脈、行道,于是順水下舟,啟航是也。而現在社會接受培訓老師培訓創業的人太多了,所以一出道就開培訓公司,別的實在是干不了。但是,往往那些窺測到市場先機的人,搞了一大堆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人,最后卻一無所成,不知道是老天不公,還是人心難測。這個話題無關今日主題,另論。以上三種,綜合起來,就是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培訓公司出現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倒下一批又出現一批,而且是一個培訓公司倒閉了,會有一批公司很快就出現,所謂前赴后繼、雨后春筍,如此形容絕不過分,為什么?因為那家公司沒有倒閉之前,許多學員出來開培訓公司了;倒閉以后,他的員工都出來開培訓公司了。培訓市場是從中關村It英模報告大會開始,接踵而來的是,臺灣的成功學訓練,一直到現在,還有些沒上過高中的同學,偏偏操著一口洋不洋、土不土的腔調,在臺上yes or no ,連講OK都是拐彎的,可聽聽內容就知道是從大師身上原封不動剝下來的蟬蛻,可惜秋風四起,聒噪不了幾日;然后就是管理培訓大師,雀躍臺上,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實力,大多是空中飛人,風飛大江南北;然而底氣不足的是,只要賺錢什么都講,積累是有限的,知識更新卻沒有時間,于是浮躁的拼湊,成了這些大師留在這個時代最后的尾音,微弱而滄桑,令人為之心慟!這期間又大炒MBA,網絡工程師,ccna\ccnd之流的,均稱一經畢業,年薪十萬,門外的老板們排隊等候——,于是莘莘學子飛奪瀘定橋,而培訓公司趁火打劫,在全國范圍內開類MBA及minMBA班,賺的盆滿缽滿,可是由于講師資源的限制和結業證書并不值錢,于是很快被當地人民哄出市場,聰明的老板早已改行,腦子轉得慢的,退居城市堡壘中一個電話一個人地零敲碎打,可是十槍也打不著一個學員期間也奉行了國外培訓在中國的開放,一陣熱鬧之后,復歸于平靜,老外的課程大多未能沒有經過本土化流程的適應,生搬硬套地方多,盡管應用各種表格比較嫻熟,但是文化的阻隔遠比高山大海更大。另外就是一些新鮮的沙拉:比如拓展訓練—空中單杠、信任背摔;室內拓展—魔鬼訓練、潛能開發;沙盤模擬(麻雀與恐龍)、蘋果與菊子,看電影學管理等等不一而足,給培訓市場增添許多“奧運”色彩。當然一直以來,有些務實的家伙,在做著各項職業認證的培訓,雖然利潤不是很高,但只要和相關部分關系搞好能長期取利。 發展的過程便是創新的過程,因此培訓市場目前大抵分為三大類,前兩類就如矛盾的對立面一樣,一直相依相存:1、公開課2、企業內訓課3、網絡視頻培訓其中公開課主要從成功學演變而來,現在又包括大型研討會、體驗式培訓、教練技術;而企業內訓課主要是通過由針對性的培訓與行業經驗的結合來授課,包括視頻教學、沙盤模擬等等新的方法;網絡視頻課則以公開課為主,但很好進行了整合與嫁接。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總有矛盾的存在,培訓市場也不例外。很多聽慣了成功激勵培訓的人,無法接受企業內訓中教授的邏輯分析,雖然實證主義看起來非常偉大!而那些習慣企業內訓有條不紊的問題解決的人,對某些公開課中的語言,感到肉麻,他對自己說,我不是世界上最棒的,我還是選擇離開吧。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競爭的激烈,培訓市場于是涌現出一批杰出的代表:1、 A管理模式,典型的套用西方管理的模式,最后發現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就不行了,于是被撤出場外;派力營銷也有些類似,曾經書商們追捧的派力書架,據說現在屈膝于書欄之間才能看到;2、 時代光華,做大型公開課,出書,包裝講師,尤其是其音像資料很有名,隨之出現的遠程教育就是,北大商學網、清華遠程教育就是其中的典型;但是同樣由于講師資源、內部管理的問題,北大商學網已經倒下,不知其他兄弟能走多遠!3、 摩托羅拉大學、惠普商學院,紛紛是自建學校來加強內部培訓,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為自己培養了人才!但我個人建議,國內企業不必過于模仿,不是一群培訓師就可以解決企業真正問題的,體制內的專家歷來是中國企業的軟肋,最好不要干養著不長膘,殺了沒肉吃的事情;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的動向:1、 以深圳聚成、北京影響力為主,是典型的通過規模(全國有幾十家分公司)達 到低成本采購、而且壟斷稀缺資源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同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場推廣模式,使市場遍地開花;2、 網絡培訓公司越來越多,大家也分別以占據講師資源、對講師聯系方式進行保密來獲利,另外在清華遠程教育已經出現類似于電影公司經紀人的做法,把有名的講師以簽協議的方式全年的代理,然后進行大幅度推廣;3、 咨詢式培訓:企業內訓市場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這個市場通過對企業的詳細調研和診斷,然后開具的一系列培訓課程并加以實施,可以是全年的也可以是半年的,成為真正的企業培訓顧問,可惜一般的培訓公司,所以很難做到深挖,一是缺乏真正有水平可以調研和診斷的市場人才;二是那些大牌講師及時能請到,也不會根據企業現狀來調整研究課程,所以兩頭不顧,最后客戶不滿意,拂袖而去;對于第一種情況,看上去開創了一種大生產低成本的作業方式,實際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講師,好的講師、十年磨一劍,還得具備口才和豐富的表情,才能出來講;是稀缺資源,很多講師都是愛人做助理,家庭為公司來賺錢的,雖然依托大的平臺有保障,但是很多的單子還是客戶與講師直接成交了;另外講師的時間有限,不可開發性太大;同時,除了名師的課,另外的內訓由于為了降低成本,請來的老師差別太大,客戶不滿意,于是久積為患! 網絡培訓,主要通過網上搜索,通過出賣講師資料、收取會員費、賣管理教程來獲利,從實質上還是壟斷資源的方式; 咨詢式培訓,大家都在喊口號,沒有誰實施的更好,所以拭目以待2007。 現在已經進入窄告的時代,培訓市場依靠資源的壟斷其實很難維持太久的,今年在網上曾經出現200多名人聯系方式曝光的現象,前段時間,有個名片網,引起了廣泛討論。就是例證。而企業也越來越不依靠名人講課來拯救了,因為隨便在市場上都可以買到一模一樣的課程,給員工放光盤看好了,何必勞民傷財!培訓市場還會亂一陣子,但企業需要的是有針對性的、實戰性的、而且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培訓呼之欲出,同時,行業捆綁、專家研討、終生顧問將是誰也無法阻擋的趨勢。在我來看,2007年依然有三股潮流涌動:1、大型的公開課,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接近,將在2007年炒作更新的熱點和新概念,所以敬請各位培訓師和培訓機構關注,這里原因有二:一是以錦濤同志為首的新一代領導人極其關注中國本土文化的興起,所以要興起就必須有新概念來推波助瀾;二、奧運盛會是世界的大會,一些世界各國的新風將吹動中國人民的耳根,所以新理念將世界大家庭裝扮得更加和諧美好。2007—2008年,很多現在的概念要細分,比如和諧、比如創新、比如新農村,因為這些缺乏新意的詞,缺乏感動力和凝聚力。而新一代領導人需要的是號召力和感染力,因為這是與臺灣對峙的必須手段,而且也是與美國對話的重要權柄。2、咨詢式內訓:企業會越來越務實,不再限于聽了激動,坐在車上晃動,回到崗位上不動的學習現狀,所以采取成本低于咨詢,而效果高于培訓的方式將越來越受更多的企業歡迎,許多顧問高手,將不再是整日天上飛,也將鳳凰梧桐地著陸一把,企業效益會有明顯增長,此外,分行業的細分市場也會越來越被關注,在一厘米見方的地方挖1米深,將是以后細分市場的能力體現,也就是在行業中的重點企業的重點業務上大做文章,將來是培訓公司的生存之道;3、企業學習平臺和移動學習(如中國培訓視聽網推出的企業移動大學,加QQ :519560046索取合作資料),將成為2007-2008年培訓市場的一大看點,為什么?這是基于管理培訓亟待普及,而企業學習的呼聲越來越高決定的,但現實的資源和成本,限制了它的實現,更重要的原因是,過去的培訓結束了,無影無形;現在建立一個學習平臺,儲蓄學習、持續學習、反復學習,會成為領導人的一項有形的政績,因此,大家拭目以待,將漸漸火爆,希望老板們伺機行動!培訓市場,猶如江湖,各類行俠、游俠,皆稱高手不凡,然而販賣理論者居多,自以為是者居多,那些埋頭學問如德魯克者甚少、苦干于實踐而有自己獨到思想者更少,知識,雖然轉換為經濟,但距離產生生產力,還有一段時間。
企業移動大學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培訓產品,只需要2000元的啟動資金,即可獲得1000多部總價值上百萬培訓視頻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是一個低風險高產出的產品。如果各位想了解可以加QQ :519560046索取合作資料(電話:0579-244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