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中國目前有中小企業900多萬戶,占中國企業總數的99%,創造了中國60%的GDP,提供了75%以上的就業機會,是中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既需要資金支持也需要永續的成長力,而目前現有金融服務與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有較大差距,同時缺乏符合中國國情和市場環境的中小企業成長行動指南,因此融資和創造永續的成長力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兩大瓶頸。
近日,中國政府與權威教育培訓機構的兩大舉措讓中國中小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成長支持。記者了解到,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日前在北京分別簽署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共同承諾進一步促進政策措施和金融資源的結合,開拓多種形式的融資渠道,完善投融資市場,此舉將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而在實踐理論方面更有好消息傳來,以推動學習型中國為歷史使命的學習型中國促進會將在今年年底的第十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上發布中國中小企業學習指數,以幫助中小企業在復雜經濟環境下更有力地創建學習型企業,實現又好又快成長。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學習型中國促進會顧問孫曉華先生介紹,目前我們尚處于本世紀的第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同時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的最重大抉擇,即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施低碳化轉型。無論是宏觀政策、消費市場和科技突破都將進行戰略性再定位與調整。尋求在21世紀持續發展的個人和組織,正致力于塑造學習力以提升創新力、保持競爭力。中小企業的成長動力更是與學習能力息息相關,而目前我們還沒有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小企業學習指標體系,立足本地市場的實踐指南更是空白。學習型中國促進會發布中國中小企業學習指數,以幫助中小企業塑造學習力以提升創新力、保持競爭力,這對于在寒冬中需要發展理論與實踐指南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據了解,中國中小企業學習指數綜合了德魯克的企業使命理論、彼得·圣吉的系統思考范式、錢德勒的組織能力類型以及波特的競爭力框架等各類經典研究的精粹,并根據中國中小企業的現實發展階段、本土商業環境、持續成長需求以及內外部發展的資源、政策、市場等約束條件提出中國國內首個中小企業學習力的評價與發展框架。指數共有企業學習文化、運作機制、實踐模式、知識資源、整體績效五個權重指標,其中各個權重指標底下又下設若干個緯度指標。中國中小企業學習指數將是全面衡量中國中小企業的學習能力與發展績效的年度標尺,是廣大中小企業高管人士開展行業對標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框架,為企業落實與推進學習型組織理念提供了系統化、可操作的行動路線圖。
記者還了解到,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的十周年盛會除了繼承論壇的以往內容外,嘉賓陣容將更宏大,參會人數預計將達4000人,并在形式上和內容上擁有更多亮點。論壇將首次在國內公開發表《中國企業學習指數報告》,它從企業學習文化、運行機制、實踐模式、知識資源、整體績效等五大方面來綜合評定企業的學習力,指導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實現又好又快成長。為了響應和指導當前的創業熱潮,本屆論壇還將舉辦由著名創業教練姜博仁主持的圓桌對話,邀請著名企業家、創業精英共話《創業成功的秘訣》。
據悉,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自1999年開始,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每年固定時間12月30日/31日至次年1月1日在北京隆重舉辦。論壇主題定位為企業家的卓越創富與智慧修心,匯聚名企、名家、名師、名嘴,倡導以學習的方式過元旦,以學習的激情迎新年,為企業家開啟幸福人生。十年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塑造學習力、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陣地,受到了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家董事長和總裁的親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