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后,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后,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曾任美國雅黛公司副總裁、日航副總裁,現任上海慧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其《成功經理人》講座在網上廣為流傳,成為中國職業經理人培訓的普及教材,備受業界推崇,被譽為“中國管理教育導師”。
不久前,余世維博士在“早報經濟論壇”作“管理者溝通”主題演講后,搭乘飛機前往上海,記者在晉江機場巧遇余世維,并與余世維搭乘同一班飛機。就如何有效提升員工情商采訪了余世維博士。
余世維認為,情商低的人有四種表現:一是不能適應環境;二是不能委曲求全;三是不能顧全大局;四是不能領導群眾。針對這四種人,管理者要對癥下藥。
第一種情況。有的員工進公司,從來都是先要求公司如何對他,不主動對公司有所貢獻。教育這種員工,在發薪水的時候,要和員工說,員工拿的是公司的血汗錢,公司虧損時是老板在墊資,要給員工壓力。
第二種情況。在余的公司,主管是沒有獎金的,因為主管不能和手下競爭,員工才有獎金,主管靠公司的紅利。余的公司還規定,總經理如果沒有獎金,董事長不準分紅;副總經理如果沒獎金;總經理不準分紅。員工是第一個要拿獎金的人,接下來才有主管的份,這種觀念叫“委曲求全”。泉州的老板要向員工灌輸這種觀念,告訴他們,主管不是那么好當的。
第三種情況是不能顧全大局。公司一個訂單拿下來,不去研究訂單是誰搶來的,因為搶訂單不是只有業務員的功勞的,一個訂單搶得到,首先質量要讓客戶接受,其次是條件要讓客戶接受,第三是交貨讓客戶滿意,第四是售后服務要讓客戶認可。請問:這個訂單是誰的功勞?這是團隊的功勞。
在余的公司,還有另一種規定,資深的業務員出門要帶年輕的業務員,資深的員工要帶基層的員工,副總要帶主任,經理要帶助理。互幫互帶,一起出去拜訪客戶,且要告訴員工該學習什么。這叫“母雞帶小雞”。但是泉州這邊的企業不是這樣的,經理自己出去搶客戶,主任自己跑出去搶客戶,通通都是不管其他人,一點團隊精神都沒有。
第四是不能領導群眾。余世維說,他觀察德國足球隊,每個隊員都明白自己是什么角色,每個角色發揮得很清楚,看德國球隊踢球就知道了,德國球隊的隊長領導能力很重要。中國球隊最大的弱點是什么,一沖就一窩往前沖。
公司再小,都會有外出游玩的時候,就是觀察員工的好時機。大家到外郊游,余建議企業老總注意觀察,有一種人是自私的、不管別人的,就靠在樹底下乘涼,等著別人給他送飯送水,這種人不注意“群眾”,通常不是好的主管。領導要冷眼旁觀,做老板不要當“爛好人”,不要菩薩心腸,管理者就要干脆一點,隨時教育、手起刀落,這樣公司管理起來就少了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