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并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態度。中華民族無疑是優秀的,但是工作態度始終不夠優秀,執行力的偏差是最大的原因。關于國人對執行力的態度,我個人把它歸結為四點:
第一,碰到偏差沒有敏感性,也不覺得很重要;
第二,不注重細節,不追求完美;
第三,不會自己在自己范圍內處理自己的問題;
第四,不會去堅持公司制定的標準。
1 對執行的偏差沒有敏感性,也不覺得重要
不注重糾正小的偏差,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我國的鐵道部和民航總局都要求提速,其實他們最應該做到的就是準點。近兩年我在國內出差,接我的朋友總問我有沒有誤點,這正是因為現在國內飛機不準點是正常的,準點反而是不正常的。而全世界最快的火車---日本新干線時速達到320公里,每個月的誤差卻不超過3秒鐘。
2 不注重細節,不追求完美
很多強大的民族和國家,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品質就是完美,對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而中華民族就沒有力求完美的習慣。
中國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一個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事完美,就必須注重細節。
古人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就是強調宏大的事業不要忽視微小的細節。然而,環顧我們周圍,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隨處可見,“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幾乎、似乎、將近、大約、大體、大致、大概、應該、可能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詞。就在這些詞匯一再使用的同時,許多重大決策都停留在了紙上,許多重點工作都落實在了表面上,許多宏大的目標都成了海市蜃樓。
案例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錢人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他把仆人們叫到一起并把財產委托他們保管。依據他們每個人的能力,他給了第一個仆人十兩銀子,第二個仆人五兩銀子,第三個仆人二兩銀子。拿到十兩銀子的仆人把它用于經商并且賺到了十兩銀子。同樣,拿到五兩銀子的仆人也賺到了五兩銀子。但是拿到二兩銀子的仆人卻把它埋在了土里。
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主人回來與他們結算。拿到十兩銀子的仆人帶著另外十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同樣,拿到五兩銀子的仆人帶著他另外的五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最后拿到二兩銀子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錢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又懶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那么你就應該把錢存到銀行家那里,以便我回來時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后再把它給有十兩銀子的人。我要給那些已經擁有很多的人,使他們變得更富有;而對于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甚至他們有的也會被剝奪。”
這個仆人原以為自己會得到主人的贊賞,因為他沒丟失主人給的那二兩銀子。在他看來 ,雖然沒有使金錢增值,但也沒丟失,就算是完成主人交待的任務了。然而他的主人卻不這么認為。他不想讓自己的仆人順其自然,而是希望他們能主動些,變得更杰出些。
點評:不要滿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類永遠不能做到完美無缺,但是在我們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會越來越高。這是人類精神的永恒本性。
忠告:當前,提高執行力,就是要樹立一種嚴謹些、再嚴謹些,細致些、再細致些的工作作風,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各項重大戰略決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細,把細節做精。
案例
瓶蓋密封不過關的上好名酒
有一次我買了一瓶國內出產的名酒,準備送給我父親,因為怕路上被砸破,我仔細用毛衣包好,放在皮箱里面。等回到家拿出來準備送給我父親的時候,卻發現瓶里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酒,三分之二的酒被毛衣“喝”了。
而正是因為白酒的瓶蓋沒有密封好,使得好酒被白白浪費了。
點評:這正是不追求完美的一個例子。要取得成功,必須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要一絲不茍,否則不是功虧一簣,就是與成功察肩而過。
自檢:如果你是一家酒廠的管理者,當有客戶反映瓶蓋密封不過關,并且僅僅由于這一缺陷導致你失去了許多大客戶,你的第一反應是該怎么做?
案例
加利佛尼亞的酒廠
美國加利佛尼亞酒廠的理念是:要生產出完美的酒,每個員工自身首先要追求完美,要有追求完美的習慣。為此,加利佛尼亞酒廠策劃了很多小舉措,以使每個員工實現追求完美的目標。
舉辦音樂會是其中的一個特別的舉措。加利佛尼亞酒廠每隔一段時間會請一些樂團來公司演奏,讓員工欣賞美妙的音樂,從中陶冶性情。同時,工廠中還布置了很多雕塑。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美,當人們在追求美并被美熏陶的時候,他做事情的時候就會追求完美。
點評:加利佛尼亞酒廠的種種舉措使員工理解:追求完美是一種道德、,是一種素養、,是一種思想。
案例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后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于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后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點評: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這算不算細節?嚴格說來,這件小事還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圍之內。但阿基勃特做了,并堅持把這個細節做到了極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自檢:我們身邊也發生過很多不重視執行細節的事情,您能舉出一兩個事例嗎?
3 不會在自己的范圍內處理一切問題
執行力是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層級和每一個階段都應重視的問題,企業的所有員工都應共同地擔負起責任。
不管從事什么職業,處在什么崗位,每個人都有其擔負的責任,有分內應做的事。做好分內的事是每個人的職業本分,也是執行力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