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協同完勝專業分工嗎? —— 生態思維
小米的生態協同
說起小米,你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小米手機。老張雖然沒怎么用過小米手機,但是絲毫不能阻擋我成為一枚小米的粉絲。為什么呢,大家知道我經常出差,以往每次出差回來,家里因為好多天沒人打掃,一定是到處一層灰,而且因為北京經常霧霾,空氣也很糟糕。最近一年多我養成了一個習慣:飛機一落地,先打開手機里的小米APP。做什么呢,遠程打開家里的小米空氣凈化器、加濕器、掃地機器人,讓它們賣力工作,等我到家的時候空氣濕潤清新,地面也干干凈凈。通過一部手機連接家里的路由器,讓你能夠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控制家里的各種智能家居電器,這樣的生活如今已變得稀松平常。未來,如果讓你在沒到達地庫之前,就能用手機啟動自己的車子,打開空調和車內空氣凈化,我想說不定你還會想去買小米的汽車。
單拿出來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具備舍我其誰的絕對優勢,但是當所有的產品構建起一個生態,則會因為互相之間的協同效應,產生巨大的價值壁壘,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生態思維。
生態系統的威力
生態系統一旦構建,威力巨大。你應該還記得,前段時間蘋果和騰訊打架,簡單來說就是蘋果和騰訊爭支付渠道,蘋果希望所有的支付(包括對微信公眾號作者的打賞)都經過蘋果的支付渠道。騰訊當然不愿意,所以蘋果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蘋果手機上關閉了所有的打賞,甚至連貼二維碼轉賬的功能都禁止。為什么要爭這個支付渠道呢?因為所有從App Store下載的軟件,蘋果都要在用戶支付后抽取30%的傭金,你看蘋果是真“黑”啊。但是話說回來,蘋果為什么敢于抽取這么高的分成呢?正是因為從一開始蘋果就定義了一系列標準化的軟件接口,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生態閉環。
一句話記住生態思維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善用生態思維,我們可以:第一,別著急連,先當垂直老大;第二,橫著連,以用戶為軸;第三,縱著連,以整合為尺。(剖析請鏈接 https://veadz.duanshu.com/#/)
有人說,生態思維只適用于大公司,初創企業是沒辦法擁有生態思維的。這樣的觀點,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