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新消費經濟模式——東莞推介會成功召開 ,2017年8月19日,楊指余老師受深圳市商務部、東莞招商辦,工商聯,經信委,為此的跨區域經濟合作,做論壇分享會,此次論壇授聚福緣企業商學院的邀請,楊指余老師主講《互聯網新消費經濟模式》,會議在東莞維也納國際酒店舉行,吸引了大批東莞企業、商家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
從滴滴打車到共享單車、共享寶馬……越來越多的共享型經濟模式,逐步進入大眾消費圈,并形成共享經濟這一全新的經濟形態和消費模式。
8月19日,楊指余老師受聚福緣企業商學院邀請,主講《互聯網新消費經濟模式”》會議在東莞維也納國際酒店舉行,吸引了大批東莞企業、商家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
會上聚福緣企業商學院戰略特邀講師楊指余在會上提出:共享經濟必將改變傳統的經濟形態,并帶來影響力巨大的商業變革。
輕點手機,叫來一輛互聯網專車前往機場,在路上通過分答類APP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景區特點,到達旅游城市后住進了短租民宿,還通過WiFi分享軟件“蹭網”向家人問好……
不知不覺間,大眾已經進入了一個共享資源的時代。通過各種互聯網平臺,我們和其他人分享汽車、房屋、WiFi、工具甚至知識、技能,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正在進入我們的生活。
早在1978年,美國社會學家菲爾遜就提出了分享經濟的概念,但直到近年來,在互聯網的大力驅動下,共享經濟才從單純的概念中拓展出新經濟模式的變革。
楊指余老師在東莞會議上首次講到中國經濟發展階段,中國市場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再到現在的分享經濟,分享經濟是一個資源共享的時代。
而新消費模式跨區域經濟整合;一直走在時代前沿,在共享經濟的大浪潮下,為廣大商家樹立起燈塔形象。
本次會議的意義,不僅是為東莞商家、企業解答“新消費經濟模式”下的風險與機遇,更是戰略布局華南市場的重要一步;而互聯網的創新,也帶動了商品和服務的創新,會激發消費者新的消費需求。
互聯網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記錄和整合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形成賬戶體系,那么未來企業完全可以把每個客戶的喜好 、數據消費傾向都記錄在案,真正做到“量身訂制”,形成新的消費生態圈。
在新與舊的碰撞中,對于共享經濟的產生,以及能在短短幾年內發展到如此規模,聚福緣副總經理郝志偉認為:這說明在很多領域,資源供求結構性偏緊,而通過互聯網則可以盤活那些沉睡的資源。
所謂共享經濟,其核心價值就是利用商家手中的空閑資源,創造出新的經濟價值,利國利民。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聚福緣聯合全國商家積極開拓“新消費經濟模式”,必將在未來贏得廣大消費群體的青睞,為中國經濟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