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階段學生近視率持續上升,7―12歲小學生為45.71%、13―15歲初中生為74.36%、16―18歲高中生為83.28%。超高的近視率,導致我國航空航天航海、精密儀器制造、軍事國防等對視力要求較高的領域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嚴重影響到國家安全及民族的長久發展。
為此,八部委聯合發布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將青少年近視率納入政府政績考核。實施方案指出,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僅靠兒童青少年的自覺自律遠遠不夠。當務之急是全社會要群策群力,拿出有效的綜合防治方案和措施,明確學校、家庭、政府等各方面責任,形成多方合力。呼吁各級相關部門要擴大兒童青少年近視監測范圍,開展專項普查工作。突出強調學校是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主戰場,學校要拿出有效的方案來降低學生整體近視率,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校園是全國青少年近視的主戰場,打好這場攻堅戰,對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關工委公益護眼聯盟針對校園近視易多發、不可控的特點,聯合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護眼亮眼工程經過浙江、江蘇、福建等地精心試點,對階段性公益護眼成果進行凝練和總結,目前在西南地區三省一市各片區挑選學校進行規模試點,敢于和學校承諾學生近視率整體下降的顯著效果,真正拿近視防控效果說話,推動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向前發展。
打贏近視防控攻堅戰,需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專家指導”。本著“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宗旨,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公益護眼聯盟以“近視成因創新理論”為指導,以社會愛心力量為主,強化“政府主導、學校驅動、專業服務、社會捐助、家庭聯動”,快速推廣“不花學校和家庭一分錢,有效降低近視率”的公益護眼模式。隨著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3月21日針對四川首批申報試點的學校進行過會并批復了四川省首批試點學校進入試點,西南地區校園公益近視防控試點工作正式拉開了帷幕。
響應八部委文件號召,抓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真正讓孩子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是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公益護眼聯盟不斷努力的方向,更是全國全社會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西南地區校園公益近視防控試點工作的展開,旨在利用3個月左右時間,總結“試點學校”成果,凝練100%純粹的校園近視防控公益模式,聯合國家部委的專業公益力量,吸引社會公益力量參與解決校園近視防控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投入問題,培訓眼視光專業人才和愛心家長等社會志愿者,協同推動社會愛心力量捐助支持更多學校開展近視防控公益干預工作,進一步實現“政府主導、校園驅動、專業服務、社會捐助、家庭聯動”新格局,配合政府解決近視防控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西南地區校園公益近視防控試點工作針對已獲批的試點學校,分為幾大環節組合實施:
(1)捐贈環節
公益護眼聯盟幫助學校完善近視防控體系建設,公益捐贈校園近視防控基礎設施,切實幫助學校達到近視率下降考核標準。
(2)篩查環節
公益護眼聯盟聯合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護眼亮眼工程及疾控系統,由公益護眼聯盟派出志愿者進入學校完善校園篩查模式,突出基于篩查的信息化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家長通過學校公眾號(“校園近視防控公益服務體系”)即可獲得由跨部委專家組研發的個性化《篩查報告》,幫助家長更加高效、快捷地了解孩子的眼健康現狀及趨勢,掌握家庭近視防控實用技能。同時每月通過家長代表(志愿者)參與組織視力監測活動,監測結果自動上傳更新至學生屈光發育檔案,方便教育系統和衛生系統開展精準干預工作。
(3)科普環節
公益護眼聯盟負責邀請國內眼科學頂尖專家到校園開展近視防控公益講座,針對人們缺乏近視防治知識、對近視危害健康嚴重性認識不足的問題,發揮眼科、視光學、疾病防控、中醫藥相關領域專家的指導作用,主動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積極宣傳推廣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視力健康科普知識。同時在有條件的縣區巡回組織開展“科普觀摩課”,推廣孩子聽得懂、校醫講得了的“專業護眼課程”《探索眼睛奧秘,科學防控近視》。
(4)干預環節
公益護眼聯盟在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護眼亮眼工程專家組和浙江大學院士團隊的技術支持下,與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等聯合開展工作,幫助試點學校快速降低近視率。促進“近視臨界人群”快速消除調節性近視從而改善視力的校園公益護眼方案落地實施,讓試點學校有機會一學期快速降低近視率2%以上,一學年降低近視率3~5%以上,并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
西南地區校園公益近視防控試點工作的推進實施,期待通過2019年從點到面的片區試點,在之前零散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片區試點的成功模型,從而總結提煉出適宜不同地區不同省情通用的學校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完整板本,以便全國各地推廣使用。扎實凝練“不花學校和家庭一分錢,有效降低近視率”的公益護眼解決方案和服務模式!同時發起建設中國兒童青少年眼底數據庫,為全球近視防控提出中國方案,貢獻東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