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企業中,80%的企業采取了產融結合”的經營發展模式!實體產業是軀體,只能賺取20%的利潤;資本運營是靈魂,可以賺取80%的利潤!產融結合在我國出現有二十幾年的歷史,直到2010年國資委首次明確表示支持產融結合,這意味著當前推行產融結合的條件已經成熟。“不懂產融結合,難施天下;不精產融結合,難爭天下”產融結合是讓企業懂得如何借力金融與資本的力量幫助原有產業“坐電梯式”的擴張,企業家如果不懂得運用金融杠桿,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現在的大型央企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產融結合。
隨著國家對民營銀行的逐步放開,國內民營企業也剛開始涉足產融結合,但是大量的中小企業,包括成長型的企業,甚至很多上市公司還沒有接觸金融,僅僅是做了一個產業鏈的延伸,同時民營企業在轉型與發展上也迎來了千年難逢的發展機遇……
時代在迅猛發展,這個時代的優秀企業都是倒過來做的,當你還在墨守成規一心一意賣產品的時候,人家的思維發生巨變,“以終為始”,已經在賣股權或賣公司了。 “企業不是做大的,而是買大和賣大”。
產融結合是即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高效結合,兩者以股權關系為紐帶,通過參股、控股和人事參與等方式而進行的融合,他是企業上下游產業鏈整合與企業海內外擴張的有力資金保障,同時也是企業迅速向前發展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