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冰標桿管理
什么是泓冰標桿管理?
標桿管理又稱“基準管理”,其本質是不斷尋找最佳實踐,以此為基準不斷地“測量分析與持續改進”。標桿管理是創造模版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企業創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版,是實現管理創新并獲得競爭優勢的最佳工具。
標桿環:(泓冰環)
又稱為“泓冰標桿環”。它由立標、對標、達標、創標四個環節構成,前后銜接,形成持續改進、圍繞“創建規則”和“標準本身”的不斷超越、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
立標——有兩重含義,其一為選擇業內外最佳的實踐方法,以此作為基準、作為學習對象。其二是在企業內部培養、塑造最佳學習樣板,可以是具體方法、某個流程、某個管理模式、甚至是某個先進個人,成為企業內部其他部門或個人的榜樣,即試點工作。
對標——對照標桿測量分析,發現自身的短板、尋找差距,并分析與嘗試自身的改進方法,探索達到或超越標桿水平的方法與途徑。
達標——改進落實,在實踐中達到標桿水平或實現改進成效。
創標——運用泓冰標桿四法創新并實施知識沉淀,形成超越最初選定的標桿對象,形成新的、更先進的實踐方法,進入標桿環,直至成為行業標桿。
泓冰標桿管理四法簡介:
泓冰標桿管理四法是陳泓冰老師在多年的學習、實踐和思考過程中,總結、提煉出來的理論和方法,是標桿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被畢博、埃森哲等國際著名咨詢機構采納并服務于其咨詢實踐。泓冰標桿管理四法的價值正逐步被全球企業界、管理學術界及公共機構所認知、重視與推崇。關于更詳細的案例及使用方法,可參考陳老師的《標桿興國》一書。
第一法——剪刀思維法
剪刀思維法:是指將發散思維、邏輯思維、交叉思維匯合而成的思維方式,有著剪刀一樣一張一合的工作路徑。它可以把事物進行發散的創想,然后有邏輯性、目的性地交叉,不斷地沿著一條主線去延展,進而把復雜的事物形成自身的邏輯結構,不斷的提出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剪刀思維法的工作路徑在對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在于把任何復雜的管理工作及技術研發工作有效的梳理清楚,因此,也被稱為對標管理第一思維法。
第二法——責任層級法
責任層級法:又叫“一域多層分析法”,在標桿管理中,它是一種按組織中各層級人員的職能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徑。即:應用剪刀思維法把組織中所有相關的、類似的問題進行聚焦,聚焦成一個典型的“工作案例”,再把這個案例作為“交叉點”發散出去,分析案例中各層級的人員職能不足和應完善之處,尋找出系統的解決思路,使相關的、類似的問題從此得以解決。
責任層級法在對標中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是一種有效地對標管理方法。
第三法——要素建模法
要素建模法:就是將管理中的各模塊按層級分解,直至圍繞各管理環節背后的關鍵要素來進行創標建模,使所有管理工作顯性化,從而達到全面全環節管控到位。
要素建模法是標桿管理中的精髓,它的作用在于,不論戰略問題和宏觀問題,還是微觀到執行環節的問題,用它都可以制定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將戰略目標和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實完成。
十幾年來,陳泓冰對標操作實踐和標桿管理輔導實踐中,各類組織降本增效的佳績,主要是通過要素建模法的運用而得以實現的,不但對企業的效益帶來了好處,還為政府提高執政能力提供了解決方案。
第四法——協同創標法
協同創標法:是指將管理體系和日常工作中所有的、非獨立環節的問題創建數據化的標準,進行量化管理,盡可能把“協調”轉化為“協同”,從而減少工作中的協調,保障協作效能,避免內耗并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
協同創標法在理論上講是涉及面最廣和最應該長期關注的。管理之所以是系統化的工作,是因為其中有人的因素、事的因素,有個體因素、整體因素,有顯性內容,也有隱性內容。讓所有問題真正產生有效的連接,把無序工作變成有序,除了應用標桿前三法解決之外,最終落實協同創標法才可以做到全面精益管理,甚至實現全面第一并締造行業標桿。
學習書籍(工具)
陳泓冰老師寫的《標桿興國》一書,是正在進行對標工作的人員學習的首要書籍,全面介紹標桿環及四法的應用,結合案例的分析介紹,深入淺出,推薦給大家。購買方式請百度搜索“中國對標管理研修網”進行電話購買。
總結
標桿管理理論其實并不復雜,它其實是一種管理規律,按照立標(自我否定,發現問題)、對標(確立目標、對比分析)、達標(改進問題、縮小差距)、創標(固化成果)的閉環操作模式,循環往復,從而讓企業實現一種螺旋式的上升。
目前,泓冰標桿管理理論已為很多中國企業的管理提升帶來了希望,由中國標桿管理學會主辦的企業對標管理高級研修班,也在為眾多實施對標桿管理的企業培養大量的專項人才,相信一定會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發揮它巨大的作用。
更多資訊參考:
對標管理https://ceohbmark.com/
標桿管理https://bbs.ceohbmark.com/portal.php
中國對標管理網https://www.cmnd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