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陜西永秀經濟管理研究院將要在西北大學賓館一號樓會議室,舉辦“信仰.人生觀.企業文化”沙龍。屆時,會有許多企業家朋友參與。
什么是信仰?首先,信仰是正信,而不是其他什么信。如果信偏了,可能比什么都不信還要危險。過去,我接觸過佛學。當然,只是一點點,談不上多。所以,就想先從這個角度談幾點認識,注意是粗淺的認識。第一,信為道源功德母。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無論知“道”,立“德”,還是建“功”,都有一個發端,而這就是信仰。第二,信如手。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信仰對修行者而言,是基礎,如同人干活離不開手一樣。第三,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增我慢。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有信仰而無智慧的人,是愚者,是癡漢;有智慧而無信仰的人,容易增長傲慢心。換句話說,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難以修行成功。所以,信與智必須兼而有之。如果舉個例子,那么《西游記》中的唐僧就是有信而無智,而孫悟空就是有智而無信。第四,記得一本佛學書上講,對修行者而言,有三點至關重要:1.信不信?2.敢不敢?3.能不能?說白了,成不成事,實質上是信仰.勇氣和能力問題。而且,信仰是根本,勇氣是魂魄,能力是手段。在道家的經典讀物《道德經》上,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也就是說,值得信仰的話語,不是花言巧語,不欺騙人迷惑人;而花言巧語或欺騙迷惑人的話語,是不值得信仰的。當然,我說得不一定對,大家可以探討。至于儒家,關于信仰的問題,我還沒有了解到,歡迎朋友們補充。
下來,我從經濟學角度簡要說一下企業家的問題。其實,企業家是資源配置的核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主題。而且,是真正的稀缺資源,誰也替代不了。所以,我認為,企業家是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戰略者.宣傳者以及創新者的集合體。當然,企業家不是專業生產者,不是專業經營者,不是專業管理者,不是專業戰略者,不是專業宣傳者,不是專業創新者,而是專業企業家。也就是說,企業家專業就專業在什么都懂一點,并能夠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使企業在正常運轉中發展壯大。再一個需要強調的是,企業家要識才容才惜才,最大限度地調動好各專業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好他們每個人的比較優勢,創造條件讓他們為企業成長貢獻最有價值的持續性力量。在中國這個具體環境下,政府官員缺乏應有的約束監督,時常有拿捏和卡要企業家的問題。我想大家都知道,要實現中國夢,載體就是企業家,而政府必須在為企業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上動真心思,下苦功夫。如果這個文章做好了,兩個翻番目標一定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