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一切都是開放的,供給是開放的,需求也是開放的,戰略是開放的,平臺也是開放的。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依靠內部自我創新的方式,不但成本過高,并且很難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這種自我封閉的創新方式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
互聯網時代,開放式創新戰略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主導模式。企業應把外部創意和外部市場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閉式創新模式下的內部創意以及內部市場化渠道同樣重要的地位,均衡協調內部和外部的資源進行創新,不僅僅把創新的目標寄托在傳統的產品經營上,還積極尋找外部的合資、技術特許、委外研究、技術合伙、戰略聯盟或者風險投資等合適的商業模式來盡快地把創新思想變為現實產品與利潤。
開放式創新是各種創新要素互動、整合、協同的動態過程,這要求企業與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緊密聯系,以實現創新要素在不同企業、個體之間的共享,構建創新要素整合、共享和創新的網絡體系。
開放式創新不是一個新詞,但要做到開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意味著公司內外的界限將會變得越來越模糊。而企業的邊界則是由交易成本決定的,人與人在進行交易的時候,有兩種可以選擇的制度,一種是市場制度,一種是企業制度。
在使用市場制度時,人們通過簽訂契約來進行交易,簽訂契約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市場制度的交易成本。在使用企業制度時,企業家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對生產要素進行組織生產,因為企業內部沒有價格機制,所以企業家并不總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資源,這部分損失的效率,就是企業制度的交易成本。
現實中,人們對企業和市場的選擇就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不斷游動,這兩種交易成本的大小,就決定了采用何種交易制度是最適合的,也決定了企業是應該“更封閉”還是“更開放”。
作者簡介:石澤杰,華智晟遠(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國家科技部專家庫專家評委,南京市政府“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321工程”專家評委,鄭州市政府“智匯鄭州·1125聚財計劃”專家評委,多家企業戰略顧問、創新顧問,主要著作:《開放式戰略》、《無邊界競爭》、《互聯網+戰略重構》、《營銷戰略升級與模式創新》,創辦中國第一家商業模式研究咨詢公司,中國最早從事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者,專注研究領域:商業模式創新、平臺戰略、產業互聯網、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電子商務戰略規劃、數字營銷、整合營銷、資本運營、供應鏈管理與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