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中國移動
地點:江蘇 - 無錫
時間:2016/8/16
課程要點介紹:
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顛覆性的改變工業革命所形成的經濟形態和增長模式。網絡環境的開放性、虛擬性、交互性、平等性與共享性等特征使得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與身處不同地域范圍的人隨時隨地進行雙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由此產生的時空距離的縮短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商業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企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消費者權力上升的挑戰。互聯網改變了信息不對稱的狀態,方便了消費者獲得市場信息。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供過于求,市場的支配力量逐漸由企業向消費者轉移。消費者權力的上升驅動企業資源配置從以工業時代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制造過程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原本為直線的價值鏈逐漸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圈環式價值創造單元轉變,市場部門、研發部門、制造部門等各個價值創造環節都直接與消費者進行對接,企業與消費者實現價值的共創共享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價值個性化的挑戰。消費者權力的上升也意味著消費者可以更加充分自由的表達自己個性化的價值主張;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促進了多元價值的傳播,推動市場進入價值個性化時代。消費者在社會階層、價值觀念、審美趣味、消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得到彰顯,大眾消費正在向分眾消費深入發展,市場正在裂變為難以計數的“碎片”,“碎片化”的市場反映了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如何應對不斷發生的市場裂變,充分挖掘快速裂變的消費者需求,已經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知識員工已經成為企業的主體人群,他們追求真理、不畏權威、獨立自主、熱心創造,具有實現個人價值的強烈愿望,與企業傳統的標準化崗位設置相比,他們更熱衷于工作內容的豐富化。如何尊重知識員工個性化的價值,提高他們的生產率,已經成為21世紀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網絡傳播效應的挑戰。網絡傳播有獨特的效應和規律,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對社交網絡的信任往往超過傳統媒體和廣告,商品和服務一旦獲得網絡一代的青睞,需求往往呈現爆發式的增長。一個極端的例子是,當某公司以充滿藝術的手法將照片轉變為MTV音樂視頻的服務出現在FACEBOOK上時,需求的急劇增長迫使該公司不得不將位于亞馬遜網絡上的服務器數量從50臺增加到3500臺,亞馬遜技術負責人對此心有余悸的說“你可以給我無限的資金,但是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在72小時內部署如此眾多的服務器”。網絡時代,好的產品和服務不僅能夠創造需求,而且往往是引爆需求,這樣的網絡傳播效應要求企業能夠敏捷高效的滿足需求,對企業的動態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規模協作的挑戰。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大眾共同參與經濟活動的新時代,從免費的因特網電話到公開的軟件資源,再到全球外包平臺,這些新的低成本合作的基礎設施使得資源整合可以輕易突破企業和國家界限,分布在全球范圍的千千萬萬的個人或企業能夠同步進行發明、生產、銷售活動,知識生產者所形成的巨大的自組織網絡將會挑戰傳統公司,成為生產主體。這種大規模協作能力的出現奠定了新的商業規則,要么掌握和利用這種能力,要么就被市場無情淘汰。如何將企業徹底地置身于全球化的大環境當中,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和能力的整合與配置,建立一個全球協作大平臺,如何把握大規模協作帶來的商業機遇,如何充分釋放內外大量資源的創新潛力,已經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無法回避的命題。
總體上看,互聯網時代商業環境的變化已經廣泛觸發了企業商業模式的調整與變革,舊的組織結構和層級制無法產生競爭所需的靈活性、創造力和分享機制,對傳統商業流程“零星的改革”已經無濟于事,只有戰略性的、企業級的、貫穿整個價值鏈的深度變革才能使企業真正獲得制勝的先機,最終的獲勝者將是那些創造大量知識并將知識快速轉化為消費者價值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