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型班組建設的意義就在于塑造出最有利于企業和班組發展的價值觀、思維模式、行為邏輯、精神士氣、形象面貌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磁場”。
企業文化建設的口號我們已經喊了許多年,但是最終的結果幾乎都是被企業束之高閣或者拋在腦后,企業文化成了企業裝飾自己的一件漂亮外衣,卻無法真正為企業創造出價值。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加強班組文化建設!班組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根基,企業文化建設要重點抓好班組文化建設,讓員工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
企業文化根基在班組
一個企業文化的具體內涵體現在什么地方?是企業的文化手冊、口號、宣傳語嗎?不是,這些東西只是表象。是看企業領導的言行嗎?也不是,這只能代表企業少數人的文化,卻代表不了整個企業共同的價值觀。
縱觀中國的企業文化建設,普遍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文化建設形式化、標語化、口號化、活動化。文化只是一件漂亮的外衣,看起來很美,實際上往往華而不實。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國多數企業的文化建設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推動過程,所謂的企業文化,只是企業最高領導者意志的反映,企業文化建設脫離了班組基礎。
我們認為,精神文化的第一陣地在班組,只有活躍的班組文化才是企業文化具體而生動的體現,游離于班組的企業文化,就如同空中樓閣,一切皆無。企業文化是在班組中孕育、發芽、成長、壯大起來的,體現在班組的精神面貌上,班組文化可以說是企業最真實、最具價值的文化。只有班組這個“細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機,企業這個“肌體”才會充滿活力。
總之,企業文化源自于基層,企業文化的落腳點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員工的精神家園、樂業福田——班組。離開班組,企業文化就失去了發展的土壤。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從建設文化型班組開始,提煉班組中的文化要素、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并反哺班組,建立班組文化的良性循環系統。
【金牌動車型班組長管理能力提升系列課】本課程為美國某世界500強企業,在推進日參訓TW過程中結合中國國內工廠實際孕育而出的適合中國本土的一門班組長課程。從49年的TW到今日的"金牌動車型"是幾代人知識、技能、經驗的結晶。本課程經李曉雷和左明軍老師整理優化予以公開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