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2年的培訓咨詢,服務過上1000家中小民營企業,100多家的入駐咨詢案例。每家公司遇到的問題可能都不一樣,但有個問題95%的企業都存在,而且很要命。從而限定了企業的發展。
那就是做企業不夠認真!
講到這里,老板都會不服氣,說我們做老板的肯定認真,我們勤奮努力,我們想盡辦法讓企業好,哪里不夠認真。
在勤奮和拼搏上,我絕對認可和佩服,但就是下面幾個問題讓企業起不來。
中小企業老板在專業技術上,市場營銷上,資源公關上總有幾把刷子,但往往在自己的格局上遇到了天花板。用佛學的話說人有三毒——貪、嗔、癡
老板的貪愛不只是貪財、貪事、貪權......
有能力的人留不住,職業化人才進不來,要么貪財,要么貪權;
需要花費幾年才能做到的事情,恨不得馬上就能做到,這樣的好高騖遠是貪事;
不能很好的應用股權整人、整錢、整資源,也是對股權的過分貪愛;
對個別人才有偏愛,不能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優勢,也是一種貪愛;
......
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我們必須學會平衡利弊和因勢利導,才能把握尺寸。
老板的嗔不只是發脾氣,更多是對新事物的麻木不仁,甚至厭惡。
用馬云的話說新機遇都會經歷“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很多中小企業老板成功后,太癡迷成功的經驗,覺得新事物也就那樣,沒啥了不起。
在沒有看明白趨勢和規律的時候,特別是我們平時的工作時候應該多研究新問題、新技術、新模式、新事物,有一顆好奇心也就是力爭與時俱進。否則就像諾基亞CEO在被微軟收購時說:“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
中小企業主,更應該讀懂規律,把握趨勢,做到比別人早一步遇見成功。
這個愚昧不是說無知不愛好學習,更多是頑固不化,思維落后。
企業在不斷成長,問題在不斷變化,組織在不斷變化,老板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劣根是怎樣阻礙企業的發展,做到自省自悟,做到“昨日之我已死,今日之我重生”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成人之善。
我們做企業的不應該只是為了追求財富,更應該修好自己,厚德載物,造福人類!造福社會!
每次去企業調研,發現很多問題其實老板都知道,我問他為什么還沒解決,以前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但做著做著就沒做了,這就是不夠認真的表現。
①對新目標、新問題、新策略不認同,組織不只是完成過去目標,更是挑戰未來目標解決未來問題。很多老板都是自己宣布明年的計劃及明年的調整,團隊都沒討論,都沒達成共識;
②對方案的執行不夠認真,任何問題不能馬上就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修訂方案是一種認真的執行。
③少了稽核,沒養成規矩的事情,大家都很隨意,很多企業喜歡出臺制度,但是不稽核。沒有稽核,大家就沒有習慣,沒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再說新方案也是團隊沒做過的、陌生的,很多時候因為個人問題造成執行不下去。稽核的作用就是盯著盯著盯到大家都能執行。民企管理不規范絕大部分問題就是少了一個能做輔導又能盯著的人!
從戰略認同到戰略管理再到戰略執行,都得有系統的解決辦法,而不能偷工減料,特別是做管理。更要細致俱到,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們的拳頭咨詢服務產品《經營規劃》就是重構一個戰略組織,讓戰略執行到底!
文化都很重要,但抄襲的多、老板一個人說了算的多、還有形式化的多,很多員工都不知道這文化有何真正的意義,更不知道愿景、使命、戰略的虛實關系,所以打造不出有競爭力的文化。
①愿景、使命、價值觀、企業精神以及制度應用文化都沒有系統梳理過,更沒有經過大家認真的思考和表達,隨意敲定,造成文化不認同。
②文化未能與時俱進,除了使命,很多公司的愿景、價值觀、企業精神都可以調整,可能因為企業本身目標和戰略的調整,也可能因為環境變化需要調整。比如現在的企業需要創新創業,需要挑戰深水區,就得把雙創文化、攻堅文化植入企業,打造一種新的活力。
③文化建設的活動太單一,除了團建活動,其他都不會。我們可以開展文化教育、文化釋義、標桿故事、視頻陳述、文化上墻、司歌編寫、制度關聯等各種形式落實文化,讓文化外化于行、內化于心,震撼于魂。
④把文化考核只是落實到口號。只有行為的改變,才能帶來實際的效果,才能說文化真正落地。比如學習文化一定要學習分享、學習轉化、自愿學習、終身學習的行為才能說明有了學習競爭力。大部分公司不做文化行為考核,更多是領導的教育和宣貫,所以講多了就作用甚微。
在我們的拳頭咨詢服務產品《文化重塑》中就能讓你的文化得到徹底的執行!
很多企業的機制都是3~5年都不調整,總覺得改機制不好,然而這是一種即偷懶,又害人害己的方式。企業沒有新杠桿,員工也沒有新的壓力和動力,企業也就廢了,員工慢慢成為“身在曹營,心在漢”。例如:國家的五年計劃一出,政府官員的考核就要發生改變。從GDP的考核到高質量發展的考核,就是隨著戰略調整而調整的機制。用機制培養一批新干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未來。企業也一樣,當戰略發生調整后,機制也要隨之改變。
①滿足戰略需要
②保證經營結果
③配合精細化管理
④解決優勝劣汰
我發現很多老板都會找這樣的借口“我們都是土八路,大家不喜歡學習,所有沒辦法”。而我們又都知道不學習、不成長一定跟不上發展需要。
①加強老板自身的學習力
②想明白這些老員工是隱退還是繼續使用
③建立認真學習機制
只有從思想、行動上注重學習,這個團隊才有持續的生命力。
我們的《正道經營CEO》系列課程就是幫您培養戰略型增長人才的訓練課。
講了這么多的不認真,其實是告訴大家一定要足夠認真。
認真是一種素養,認真是一種能力,認真更是一種競爭力!
只有認真把正確的事情做到位,我們才有可能達到新的境界!
持續精進的堅持,是創造不可能的過程,更是甩開對手的過程!
不管自身企業的資源怎樣、人才怎樣、產品怎樣、業務怎樣,但一定要先把企業打造成一家認真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