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政府扶持政策與企業的應對
王傳寶 ?教授
時長:0.5-1天。可根據客戶要求調整課綱。
可以現場講座,也可以做線上直播、錄播
培訓目標:
新冠疫情沖擊下,經濟受到巨大影響,企業經營面臨困難,企業應如何應對?
本講座分析新冠疫情對經濟和行業的沖擊,以財政金融政策為例,解讀政府為了應對疫情沖擊出臺的對企業的扶持政策,分析企業如何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更重要的是企業要在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礎上,自救為主,不等靠要(政府政策只是企業發展的助力)。
培訓內容注重對企業家解疑答惑,解讀政府扶持政策,并對如何利用政府扶持政策進行充分的實操指導,注重培訓的務實性,讓企業家知道怎么利用政府(國家各部委、特別是本省市)的扶持政策和商業銀行的幫扶措施,主動應對疫情影響,轉“危”為“機”。
一、醫學專家對2020年新冠疫情發展的判斷
1、2020年新冠疫情發展現狀:中國關鍵期與世界危險期
2、2020年新冠疫情發展趨勢
(1)新冠疫情發展的三種可能性結果:樂觀、悲觀、穩健
(2)湖北新冠疫情會比全國結束的晚
二、2020年新冠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影響
1、新冠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影響的幾點預判
(1)現在面臨的是短期沖擊,未來中國經濟長期發展趨勢不改
——長期沖擊:石油沖擊
——長期沖擊:新科技革命沖擊
——短期沖擊:非典、流感、新冠疫情等等
(2)解決完疫情沖擊問題后,企業面臨的問題大概率還是疫情發生前面對的問題
2、2020年新冠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
3、2020年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影響
4、2020年新冠疫情比2003年非典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大的多
(1)我們可能低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
——據預測,2020年一季度GDP很可能零增長乃至負增長,一季度最樂觀增長4%左右
(2)主要原因有:
——2020封城、封村措施嚴厲。全國一盤棋。2003年只有北京、廣東比較嚴,也沒有這次嚴
——2003年非典疫情是春節后發生的。2020春節發生,人數多,影響大。餐飲、旅游、交通、電影、家政等產業幾乎顆粒無收
——2003年非典疫情時期,中國GDP,制造業占大頭,服務業只占32%,2019年服務業占GDP的52%。而2020年影響最大的是服務業
——2003,經濟上行期,2001中國剛加入世貿組織。2020年,經濟下行期,疊加中美貿易戰,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2003非典沒有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突發國際公共衛生事件。2020新冠,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突發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多個國家關閉邊界,或停止航空等
——2003制造業基本沒有受影響。2020,復工速度進展不理想
5、可能發生的世界范圍的新冠疫情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
三、新冠疫情對國內產業的影響
——服務業:旅游、電影、餐飲、文化、家政……
——制造業
——房地產
——汽車業
——外貿生產企業
——對互聯網+行業是某種利好:無人、智能、線上等行業
——對勞動密集型產業影響最大:復工復雜、艱難
四、新冠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影響
1、中小企業企業亟待復工,現金流、人員工資壓力大
——現金流緊張
——工資、房租等成本高
——供貨難,合同違約
——防疫與就業吃飯、國民經濟不能顧此失彼
——已經有企業倒閉,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復工
2、全面復工尚沒有條件,逐步分階段分行業復工
——商務部要求與防疫有關、民生有關的行業要先復工
——行業方面,由于不同行業的議價能力、生產經營周期都不盡相同,延遲復工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同:對制造業、服務業的影響較大,但對地產、基建的影響相對較小。
——很多地區的封村還沒有取消;跨省公共交通沒有完全恢復,等
——考慮到外地返工人員仍需7-14天的隔離期,復工時點可能會進一步延后。
3、即使復工,如果上下游企業復工不及時、供應沒有跟上,問題仍然很多
4、積極主動,科學謀劃,盡快復工
五、政府刺激經濟、扶持企業的政策:以財政金融政策為例
(一)政府已經或者將要推出的財政金融政策
1、貨幣政策
2、財稅政策
3、稅收減免
4、銀行減息,貸款展期
5、減免房租
6、維護產業鏈
7、實行財政赤字,打出基建牌
8、加大民生投入,打出民生牌
(二)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紛紛出臺扶持政策(類似于2019年初紛紛推出扶持民營經濟政策)
1、工信部出臺20條舉措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2、商務部的扶持政策
3、人民銀行的扶持政策
4、其他部委的扶持政策
5、各省市的扶持政策
6、湖北省出臺的應對疫情的扶持政策
(三)商業銀行如何扶持中小企業
1、積極研判,主動應對
2、配合政府
3、主動對接,積極幫扶企業
4、貸款展期(1-3個月)
5、降低貸款利率、利息減讓、服務費減免等
6、厘清企業具體情況分類:分門別類給予扶持
——基本業務良好,現金流不足
——基本業務不好,現金流不足
——業務風險大,急需貸款,不計較利率高低
——……
六、企業如何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以財政金融政策為例
(一)充分利用政府已經或者將要推出的財政金融政策
1、貨幣政策:降息,擴張貨幣
2、財稅政策:財政刺激
3、稅收政策:稅收減免
4、信貸政策:銀行減息,貸款展期
5、房租政策:減免房租
6、社保政策
7、保險政策
8、維護產業鏈
9、盡快利用當前政策,由于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很可能有些財政支持難以長期保持
(二)充分利用中央各部委、省市出臺的扶持政策
1、充分利用工信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各部委政策
2、充分利用本省市(湖北省)出臺的應對疫情的扶持政策
——積極研究,主動對接
——配合政府,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做好政策優惠的申報工作
(三)充分利用商業銀行扶持中小企業的優惠措施
1、合理申請貸款展期(1-3個月)
2、在允許范圍內,申請降低貸款利率、利息減讓、服務費減免等
3、向銀行展示實力,發展前景好,基本業務好,爭取銀行給予扶持
七、企業要在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礎上,自救為主,不等靠要
(一)企業應爭取盡快復工
1、企業復工遇到的困難
——員工回廠不易
——員工隔離難度大
——復工后出疫情的后果
2、地方政府對企業復工的態度復雜
——國家發改委與地方政府的目標不一致
——地方政府,防疫為第一要務,對復工的附加要求層層加碼
——部分地方政府的態度: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3、企業復工要注意哪些問題
——復工的時間與步驟
——不同行業的復工要求不同
(二)企業應積極應對,不能等靠要
1、疫情活下去第一要務:現金流
2、疫情下的組織模式、業務模式和創新
3、疫情下的員工管理模式
4、開源節流
5、SWOT分析:利用機遇,發揚優勢,應對威脅和風險,補齊短板
(三)夯實實力,轉危為機
1、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作為
2、要做到:安心、靜心、信心
3、精準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4、再審視、再謀劃、再提升:利用疫情造成的“空窗期”,審視原有業務存在的問題,冷靜規劃企業未來發展,提升員工素質,提升企業發展水平
5、深耕細作、比拼內功
6、多元化,抗風險:比如美的
7、聚焦主業,做大做強:比如格力
8、技術突破
9、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提升資本管理精細化水平
10、培養自身的卓越運營能力,以管理風險和不確定性
11、打造敏捷靈活的業務版圖
(四)轉“危”為“機”:企業對抗疫情寒冬的“四部曲”(“四步曲”)
1、第一步:做好防守
2、第二步:存活下來
3、第三步:準備抄底:發現新趨勢
4、第四步:乘勝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