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簡介
有志于轉型的企業家,都要聽重創新課程
因為我們最了解互聯網,告訴你,互聯網沒那么神秘
不甘心被時代淘汰的企業家,都要聽重創新課程
因為轉型教練王冠雄,是業內最知名的實戰派教練
轉型想少走彎路的企業家,都要聽重創新課程
因為我們的重點案例是海爾、平安、華為等企業,借鑒性強
想聽真案例、活案例的企業家,都要聽重創新課程
因為我們的案例,都是實地去海爾、平安采寫的第一手資料
課程對象:零售、制造、服裝、金融、餐飲、服務、地產行業、教育等行業的高
層,及政府企事業單位。
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
過去成功的東西可能成為一種思維定式,制約你今天向互聯網轉型。
馬明哲(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
中國平安最大的挑戰則來自內部的協同。
余承東(華為費者業務CEO)
華為轉型,在于華為自我批判的開放精神,管理層和員工在轉型中不斷試錯、學習和適應新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
程維(滴滴打車創始人)
做滴滴,主要就解決兩個問題:開發軟件和線下找司機。
吳茂林(美團網副總裁)
重創新的精髓可能就在一個“重”字,其實美團就是一家很“重”的公司。重創新是一個非常新的理論,是傳統企業轉型的方法論。
吳聲(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中國電商委秘書長)
重創新作為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或者互聯網+的第一堂課,是真實的方法論。
二、課程大綱
第一篇 互聯網+轉型需要重創新
互聯網你學不會
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
傳統企業轉型三大依據
傳統行業的五個原罪
重創新魔力三角
互聯網+的真正含義
重創新特訓營解答的問題
[問題一] 傳統企業生意如何與移動互聯網結合?重塑競爭力?
[問題二] 如何利用社交網絡,把產品低成本地快速推向市場?
[問題三] 如何打造一個入口級產品,成為整個生意鏈的強入口?
[問題四] 如何打造企業的互聯網 DNA,保持組織的創新活力?
第二篇 重度參與,攜勢能以突破
勢能=相互作用的物體總和
案例:小米的勢能
勢能=話題,有話題就能引爆社群
勢能=連接機會
勢能需要斷言、重復、傳染
案例:馬云的三個一百萬
勢能加速去中介化
行動工具:如何鎖定你的產品,消費人群和團隊
第三篇 重度連接,以爆款做入口
入口級產品就是商業體系的入口
案例:平安集團、隨手記
找到你的票倉
入口級產品需要關注頭部
入口級產品不是最好的技術,而是最好的整合
案例:蘋果
入口級產品需要做極致的減法
案例:蘋果公司
高頻定勝低頻
案例:美團的三高三底
我的親歷:搜狗三級火箭模式打造
行動工具:10/100/1000法則
三個60%法則
三點法則
第四篇 重度垂直,做閉環以控局
互聯網時代,最好的戰略就是閉環
交易模式大于信息模式
真正的壁壘在線下
線上線下融合形成閉環
案例:華為榮耀
直接面對用戶、連接商戶,縮短鏈條打造極致體驗
案例:河貍家
對垂直產業鏈的關鍵點控局
案例:陌陌
我的親歷:我怎樣建議萬達和百度騰訊合作
行動工具:產品陣列
銷售的閉環
產品迭代
第五篇 重度競爭,以失控為生態
黑馬、白馬和野馬
自下而上,不要自上而下
生態組織就別怕失控
案例:海爾
招聘員工?你OUT了
我的親歷:我在阿里巴巴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行動工具:這樣設立考核機制
企業文化如何入腦
用好年輕人
第六章 未來互聯網發展趨勢
互聯網轉型指數
互聯網+
※ 本課程大綱保持每期20%的迭代更新率
三、合作客戶
萬達、海爾、華為、歐萊雅、中國移動、山東兗礦礦產、上海交大、北大總裁班,廈門大學EMBA班,易寶支付、華美地產、運動寶貝、中信證券、百度、中美國際、國泰創業投資、通信世界、藍港互動、天馬幫、視覺中國、一方集團、信風海運有限公司、中國出版集團、獅橋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銀聯、長城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四、客戶反饋
這是我聽過的最有激情、最實戰,也最有收獲的互聯網課程。
---何明
長城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通過王老師的分享,讓我們原來覺得似是而非的概念得到了澄清,讓我們了解了轉型的路徑、方法和規律,希望后期和王老師有更多的合作。
---萬鈞
獅橋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重創新課程不僅適用于傳統企業領導學習如何重塑企業,同樣也適合企業家轉型或者創業的學習需求。課程內容鮮活,干貨很多,這些在其他渠道里無法獲取的信息,對我們在商業戰場上實戰的指導意義巨大。
---趙蓓
上海瑞聯公關顧問總經理
重創新課程讓我徹底了解了O2O企業特征:
入口勢能,高頻免費低門檻。
重度垂直,價值交易強壁壘。
競爭組織,優質高效扁平化。
閉環生態,合作共贏全連接。
---蔡永剛 信風海運有限公司企劃信息總監
重創新課程讓我收獲最大的,不僅僅是那些與人啟示的互聯網相關知識,更多的是授課方式帶來的互動機會,和一些量身定制的傳道授業解惑。這也應該是重創新課程的核心價值。
---周磊
中國出版集團教材中心/中版教材有限公司
參加了王冠雄老師的重創新訓練營,感觸頗深。傳統企業要改變的,是從傳統思維到互聯網思維的轉變,運用互聯網工具,使我們能更確切地滿足真正的客戶需求,傳統的強項是你的壁壘,要有清晰的認知。
---趙春平?
營港利信物流有限公司 集裝箱物流事業部總經理
王冠雄老師的課程幫助我們摸清互聯網的輪廓,對互聯網的認識不再是不知如何轉型的焦慮,而是通過“重創新”理論找到了轉型、改革的根據和方法。
---重慶市領導
我非常認可“互聯網+的本質不是顛覆,而是融合”,課程不賣弄高深名詞,實戰接地氣,很有啟發。
---劉江超
武商集團董事長
《重創新》書評: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今天向互聯網轉型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怎么轉。談轉型,理論派不接地氣,實戰派高度不夠。冠雄多家互聯網巨頭公司實戰出身,又有極高的思想強度,他是第一個給“羅輯思維”估值的人:)只恨王冠雄不把這書在我們微店里賣!
【中國企業研究導師、藍獅子創始人---吳曉波】:向互聯網的轉型之戰,中國傳統企業必須打、馬上打。但轉型猶如拐大彎,稍有不慎就會車毀人亡。冠雄從多家著名企業的轉型實戰中總結和思考,提出轉型不必推倒重來,也不能止于小處改進,非常有意思,對大家的轉型之戰有參考意義。
【滴滴創始人、CEO---程維】三年前,我們創辦了滴滴。今天,滴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重創新”提出移動互聯網要做重,要做入口級產品,滴滴從手機叫出租車切入,一路延伸到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和代駕,多元化生態茁壯成長。冠雄是互聯網老兵,這本書也是其對“互聯網+產業”的實戰總結和深度思考,值得一讀。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推薦語:海爾2015年的發展主題是:人人創客,引爆引領。人人創客,是企業的組織變革;引爆,是引爆用戶流量;引領,是變革行業。這本書提到轉型需要打造生態組織、做入口級產品,說的是一個道理,值得一讀。
【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親筆推薦語:科技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對所有行業都產生著巨大影響,特別是“互聯網+”的力量,可以說是被大大低估了。我們需要把腦袋里原有的東西放空,不墨守成規,積極擁抱、學習新事物。《重創新》研究了許多企業的轉型實操經驗,可供參考。
【美團網創始人、CEO---王興】:一切行業都在面臨互聯網化。無論你從事什么行業,如果你一旦認為你的行業跟互聯網沒有什么關系,再過一兩年這個行業可能就跟你沒關系了。《重創新》這本書提供了不少企業面向互聯網成功轉型的案例,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