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源于日本豐田的生產管理模式,從進入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熟悉和認知,在全球制造業、服務業都在廣泛的應用。但是在企業推進應用精益管理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障礙和問題:員工不接受,行業特點和企業產品不適合,企業所特有管理機制和企業文化很難轉變和適應等,使精益生產管理的推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全員參與度差,改善不能堅持,甚至半途而廢。筆者從事精益管理專業咨詢行業多年,主導推進了幾十家企業精益管理項目,有國企、民營、合資和獨資企業,在推進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有些問題非常棘手,甚至一些企業在困難面前表現出相互抱怨,互推責任。這完全是對精益管理片面膚淺的理解所致。我本人在這些年的精益生產推進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實際的問題,在此和大家總結與分享。
一、精益生產管理的推進沒有目標和方向:
當前在中國企業進行精益生產管理的推行存在著非常大的盲目性,最為可怕的是企業根本不知道精益生產管理是什么就開始在企業大張旗鼓的進行推行,結果經過一段時間推行后自動擱淺;還有的企業存在盲從心理,看見一些優秀的企業在推行精益,自己就跟風上,結果把精益生產管理推進變成了走形式;有些企業看到豐田收獲了巨大成果,企業老總頭腦一熱,提出大干什么多少天,取得什么樣的成果。因此一場急功近利的精益生產管理運動在企業上演,其結果必然遭到失敗。
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推進首先要有正確的目標和方向,精益生產管理的目的就是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通過精益生產管理的推行創建企業自己的管理模式,這是企業精益推行的目標,并以此支撐企業戰略規劃,也就是說精益的推行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保障,精益的推行是緊緊圍繞企業戰略發展而展開的企業管理變革!是企業從生產現場到企業管理再到企業文化變革的過程,是企業全系統、全流程的改善。然而一些企業只是簡單的搞一搞現場改善就稱自己是在推精益生產了,現場改善只是充其量的解決企業一些表象問題,觸及到企業深層次問題就寸步難行了,精益是改革不是片面的改善。所以精益生產管理在企業推行之初就要定位正確,要切合企業實際的戰略定位,否則就是冒巨大風險,造成企業發展士氣上巨大的挫折和浪費!
第二、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中國企業推行精益難以成功天敵
一些的企業往往在做什么工作的時候,總是把眼睛盯在結果上,從來不管過程,只要結果!
這樣的思維模式在主導著中國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推進,要結果不管過程的企業管理理念根深蒂固,而且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投入了就要產出嗎?所以一些企業在精益的推行過程當中在這樣錯誤的思維模式指導下,要結果、要業績,就好像是只管擠奶不管養牛,企業員工因此怨聲載道,精益生產管理在企業變成了管理者的一種簡單粗暴的工具。因此企業精益推行從根本上就錯了,長期以來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模式害苦了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思維是東方人的思維模式,東方人注重因果之間的必然聯系考慮問題,也就是說必須有好的過程才會有好的結果,精益注重過程管理,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是要對事物進行嚴格的過程管理和掌控,有了好過程自然有好結果。所以錯誤的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精益管理的推行。
第三、精益的成功推行必須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做支撐
造物先育人,縱觀以豐田為代表的世界級企業的成功,關鍵是一種以人為本、尊重人性、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企業文化氛圍的形成,這是企業成功的土壤,在這樣的土壤里企業所收獲的就是組織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企業組織協作的高效,員工智慧的激發,企業凝聚力的增強和利益最大化,社會認可度的提升。當前一些企業不具備良好企業文化氛圍,一些企業甚至沒有自己的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只是把企業員工作為賺錢的工具。導致了企業員工是非不分,黑白顛倒,這樣的土壤推行精益往往會出現員工認為推精益是企業的事,與我無關!推精益給我多少錢?不給錢不干?這樣怎么能正確做事呢?這不怪員工,關鍵在于企業引領者,是企業的引領者沒有正確經營的理念造成的。長此下去,這樣的企業勢必被淘汰。精益生產管理重在育人,而育人重在從尊重人性的角度考慮設計一切管理方法。豐田的文化充分的展示出對人性的尊敬,以此激發每一級員工的智慧,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所以精益生產管理的推行必然要形成一種正確的、良好的企業的文化氛圍,否則寸步難行!
第四、企業的組織建設與激勵機制
當前一些企業精益生產管理推進走到一定程度就走不動了,這是為什么呢?一些企業只認為精益的推行在現場,但是一切現場的支持在于企業背后龐大系統的支持。所以企業組織的協作是精益生產管理成敗的關鍵。比如說,豐田的人力資源系統就對企業整個管理提供巨大的支持。
第一:提供的就是員工職業生涯通路的規劃;
第二:保障各級員工成長的教育培養體系;
第三:績效評價體系;
以上這三大保障都有效地促進了精益生產管理順利推進;這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目標只有一個,保證各級員工在企業的利益獲得與成長,以此達到不斷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精益生產管理的推行在于企業整個系統的協作,上下聯動,和諧統一,這就是高效的組織,高效的團隊,高效的企業。然而,目前一些企業的管理機制鼓勵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口頭上說是團隊協作,實際大多數企業只是有縱向,沒有橫向聯系和協作,這些原因是因為企業舊有的組織和管理機制造成的,當然企業組織與機制的改善需要長期的一個過程來實現,但目前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再慢慢來實現。
總之,精益生產管理的推行最大的障礙就是自我挑戰的過程,只要有強烈的改善欲望,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這些障礙立刻就化成成就企業成長的動力。我相信,精益生產管理一定能夠成就企業美好的未來!
為企業銷量做大,成本降低 實戰輔導駐廠咨詢方案落地實在實用 一家專業從事企業管理咨詢的顧問機構 開源節流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專業 微信公眾號:kyjlcom 程學友老師微信號:cxym7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