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認真記錄著每位作業員紅珠數目的記錄員,在第四天結尾加總算出了數目,并計算出每人平均日產量,及全體的平均日產量。
左表是用投影儀放映出來的統計圖表(略 )
工頭戴明檢討成果,他說:“你們可以看到上面這些數字,這里有幾次高于平均水準,幾次低于平均水準。這是什么道理,我不了解。史帝夫是第一天的當日最優人員,帕特則撈到高達17顆紅珠,是第一天表現最糟的一位;不過,第二天她只撈到5顆,是第二天的最優人員——雖然她第一天,是所有人麻煩的根源。”
戴明博士繼續說的時候,聽眾開始掌握到若干基本訊息,那就是:既使員工使用一模一樣的工具、執行一模一樣的任務、才智一模一樣,產出的結果仍會因時不同。戴明博士在假扮工頭的過程中暗示聽眾:事實上,經理人不該針對員工無法掌控的結果責備他們。再說,不管員工人數有多少,總有某些員工的表現低于平均,某些高于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