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以快速消費為理念的一溫州休閑服裝企業在成立以后的不久迅速將銷售額突破了億元大關,2005年底這家公司的整個系統銷售額超過了30億元。從逐步讓世人認可這個品牌另類經營方式,到服裝行業界一個新的前衛奇跡。它就是中國休閑裝品牌的新星——美特斯邦威。
經營模式
虛擬經營最早源自“虛擬企業”的概念。肯尼思·普瑞斯等美國學者于1991年提出虛擬企業概念后,一場虛擬化浪潮隨之席卷國際企業界。根據通行的解釋,虛擬企業是為了快速響應某一市場機遇,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網絡,將產品涉及到的不同企業臨時組織成沒有圍墻、跨越空間約束、靠計算機網絡聯系、統一指揮的協作聯合體,這個聯合體隨著市場機會的存亡而聚散。
為休閑裝巨大市場空間所吸引,美特斯邦威自1994年進入該市場,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面臨著如何發展的問題。當時,美特斯邦威資金實力不足,而市場規模在急劇擴大,美特斯邦威開創者周成建孤注一擲,提出了以創新求發展、借助外部力量求發展的思路,從而在國內服裝業率先走出了虛擬經營的路子。虛擬經營要求企業將具有核心專長的業務與一般業務分開,集中有限的資源從事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虛擬化,外包給擅長這些業務的協作企業。專注于附加值高的核心業務。從服裝行業價值鏈分析,附加值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品牌,設計環節。在摸索中,美特斯邦威將核心業務確定為品牌、設計。實質上美特斯邦威通過掌握核心環節,變成了對協作群體起輻射作用的管理型企業。非核心業務外包。美特斯邦威服裝生產業務進行外包,由其他廠家進行定牌生產,銷售上則通過代理商加盟拓展連鎖專賣網絡。
生產模式:
中國在服裝業崛起后一直是服裝生產大國,年生產能力可達到約100多億件。但在買方市場的沖擊下,中國服裝企業生產能力大大過剩。于是美特斯邦威決定不再拘泥與單純的加工型發展,不直接進行硬件的投資,而采取整合調控的策略,優化外力以彌補自己企業生產能力的不足。優化市場競爭產能,減少資金投入。選擇廠家的標準提高美特斯邦威對協作企業有嚴格的選擇標準。公司只選擇那些生產廠家具有一流生產設備的大型服裝加工廠,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通過lSO9000認證,有著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科學的管理方法。質檢部對候選廠家的技術,生產供應能力,管理,產品質量等進行全面考察,選擇其中最好的廠家進行一段試合作期,最后確保它是否成為長期合作廠家。
為確保協作廠家質量達標,美特斯邦威做了大量工作:
1、制定標準及流程,如制定企業質量檢驗標準等;
2、根據標準及流程對關鍵點進行控制;
3、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把握生產主動權。當市場發生變化,對產品和服務提出新的要求時,虛擬經營企業可以迅速吸納新的協作企業,調整原有的協作伙伴。美特斯邦威對協作廠家實行績效評估體系與篩選更新機制。
1、由質檢部與產品部、工藝中心人員組成小組對生產廠家年底績效評估打分,確定是否繼續合作;
2、每月對生產廠家質量投訴情況進行排名通報,對重大的質量問題進行專題通報;
3、對投訴率超過一定標準的廠家進行淘汰。
美特斯邦威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到品牌經營與設計等環節,并利用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保證整個協作系統的高效運行,而優秀的管理團隊則是其最寶貴資源。塑造強勢品牌。美特斯邦威認為核心競爭優勢應體現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上。
信息化管理是把利刃:
從1996年起,美特斯邦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自建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系統。現在,所有專賣店均已納入公司內部計算機網絡,實現了包括新品信息發布系統,電子訂貨系統、銷售時點系統的資訊網絡的構建和正常運作。通過計算機網絡,全國各地的專賣店可從電腦上查看實物照片,可快速完成訂貨業務能隨時查閱每個專賣店銷售業績,快速、全面,準確地掌握各種進、銷、存數據,進行經營分析,及時作出促銷、配貨、調貨的經營決策,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使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了市場的競爭能力。此外,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總部能更好地對各專賣店的價格等多方面進行控制,避免在進一步擴張后出現局面失控現象。通過信息流管理,實現了物流與資金流的快速健康周轉。
人才最是核心:
周成建認為再先進的信息系統也只是管理工具,駕馭該系統的50多個信息化人才更值得一提。他表示,公司最寶貴的資源在于一支同企業共命運的創新團隊。美特斯邦威只有200多人,而他們所要面對的協作系統至少有兩萬人,如果這些管理人員不夠優秀的話,很難想象企業能保持持續發展和健康成長。
其實虛擬經營并不高深,就是把高附加值的核心業務和附加值不高的非核心業務分割開來,干自己最擅長的、做附加值最高的工作。重點突破最關鍵的環節,美特斯邦威的虛擬模式雖然不是前無古人,但是它為中國服裝走出了一條品牌突圍之路。
模式核心:
1、虛擬經營:美特斯邦威自己掌握品牌、設計等核心業務,而將生產、銷售等非核心業務外包。變成了對協作群體起輻射作用的管理型企業。
2、靈活的生產模式:把握生產主動權。當市場發生變化,對產品和服務提出新的要求時,虛擬經營企業可以迅速吸納新的協作企業,調整原有的協作伙伴。
3、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流管理,實現了物流與資金流的快速健康周轉,降低了運作成本,大大提高了企業營運速度。
點評精要:
美特斯邦威的成功來自于其“不走尋常路”,采用虛擬經營模式,緊抓核心業務,整合外部資源,通過發揮核心企業的主導作用,整合產品價值鏈上各個企業協同運行,并利用虛擬企業中各企業組織的優勢資源,提升組織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并由此分享各自應得的利潤,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除成本和品質外,速度優勢是虛擬經營企業最大的優勢,特別是時尚服飾行業,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就等同于對市場的占領能力。美特斯邦威機動的生產模式和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很好地支持了其虛擬經營模式的速度優勢。信息化使得虛擬組織能夠及時傳遞產品價值鏈上各企業的業務數據,大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營運速度。信息化系統中的網絡分銷使得企業貼近了終端消費者,加上美特斯邦威對生產主動權的把握,使其能夠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并在第一時間將產品送達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