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剛,林少剛講師,林少剛聯系方式,林少剛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著名高端財務專家&阿米巴實戰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林少剛:大解析:關于企業所得稅的這些稅前扣除
    2016-09-11 2737
    大解析:關于企業所得稅的這些稅前扣除

      

        1.企業取得的各項免稅收入所對應的各項成本費用,能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六條明確,根據《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項免稅收入所對應的各項成本費用,除另有規定者外,可以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如何進行稅前扣除?

        答: 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稅總局公告〔2012〕15號)規定,企業因雇用季節工、臨時工所實際發生的費 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并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3.企業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發生的支出如何在稅前扣除?

        答: 《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4號)規定:企業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 分兩種情況按規定在稅前扣除:按照協議(合同)約定直接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費用,應作為勞務費支出;直接支付給員工個人的費用,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費用,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4.2015年12月計提的工資在2016年1月發放,能否計入2015年度工資薪金支出予以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 根據《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4號):“企業在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向員工實際支付的已 預提匯繳年度工資薪金,準予在匯繳年度按規定扣除”的規定,2015年12月計提的工資在2016年1月發放,可以在2015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稅 前扣除。

     

        5.企業給員工統一訂購工作服飾所發生的費用支出能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規定,企業根據其工作性質和特點,由企業統一制作并要求員工工作時統一著裝所發生的工作服飾費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可以作為企業合理的支出給予稅前扣除。

     

        6.企業發生的匯兌損失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

     

        7.企業為職工補繳以前年度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否可以扣除?

        答: 依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的上述基本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允許在稅前扣除,因此企業為職工補繳的以前年度的基本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在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內的,允許在稅前扣除,超過規定的范圍和標準應在申報時作納稅調整。

     

        8.企業為受雇員工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方面,有何政策規定?

        答: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的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9.企業支付給因工受傷員工的經濟補償可否稅前扣除?

        答:企業支付給因工受傷的員工經濟補償,允許在稅前扣除。企業支付給受傷員工的困難補助,應計入職工福利費。

     

        10.公司員工報銷個人的醫藥費,能否稅前列支?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三條的規定:《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 包括以下內容:(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 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 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據此,員工報銷的個人醫藥費可以列入職工福利費,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11、企業當月實際支付的水電費,暫未取得發票,可否在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發生額扣除?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六點規定,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12.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使用私人車輛,所發生的相關汽車費用(包括:汽油費、路橋費,汽車保管費,車船稅、保險費等)和折舊費,能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由于企業不具有該項資產的所有權,因此不可以計提折舊在稅前扣除。在國家稅務總局未有明確規定前,其發生的費用如能提供充分、合理的證明,可允許在稅前扣除。如果企業與個人簽訂了租賃協議,按照協議規定支出的費用可在稅前扣除。

     

        13.企業自查補繳了以前年度的房產稅及印花稅稅金,這些稅款能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另外,《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第六條明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 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企業由于上述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以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虧損企業追補確認以前年度未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業經過追補確認后出現虧損的,應首先調整該項支出所屬年度的虧損額,然后再按照彌補虧損的原則計算以后年度多繳的企業所得稅款,并按前款規定處理。

        因此,企業自查補繳以前年度的房產稅及印花稅稅金,應在所屬年度企業所得稅稅前進行扣除。

     

        14.企業繳納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是否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答: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第二條的規定,企業按照 規定繳納的、由國務院或財政部批準設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繳納的不符合上述審批管理權限設立的基金、收費,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5.高新技術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比例是否有調整?

        答: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3號)的規定,從2015年1月1日起,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所稱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注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賬征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業。

     

        16.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應如何進行稅前扣除?

        答: 根據《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鑒于目前我國對金融企業利率要求的具體情況,企業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進行稅前扣除時,應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以證明其利息支出 的合理性。

        “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中,應包括在簽訂該借款合同當時,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業提供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該金融企業應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包括銀行、財務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巴谕愘J款利率”是指在貸款期限、貸款金額、貸款擔保以及企業信譽等條件基 本相同下,金融企業提供貸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業公布的同期同類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業對某些企業提供的實際貸款利率。

     

        17.企業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是否允許所得稅前扣除?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相關規定:

        一、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后年度扣除。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條規定外,其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金融企業為5:1;其他企業為 2:1.

        二、企業如果能夠按照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提供相關資料,并證明相關交易活動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或者該企業的實際稅負不高于境內關聯方的,其實際支付給境內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18.企業向個人借款,支付給個人的利息能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777號)規定,企業向個人(自然人)借款支付的利息,應區別不同情況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1. 企業向股東或其他與企業有關聯關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第四十六條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規定的條件,計算企業所得稅扣除額。

        2. 企業向除“股東或其他與企業有關聯關系的自然人”以外的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稅法第八條和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準予扣除:(1)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2)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19.公司的股東出資未到位,該公司發生的利息支出能否稅前扣除?

        答: 根據《關于企業投資者投資未到位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9〕312號)規定,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 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于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于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0.企業為取得貸款而發生的費用支出能否直接在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的規定,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取得貸款、吸 收保戶儲金等方式融資而發生的合理的費用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計入相關資產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作為財務費用,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21.企業間支付管理費能否稅前扣除?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母子公司間提供服務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86號)規定:母公司以管理費形式向子公司收取費用,子公司因此支付給母公司的管理費,不得在稅前扣除。

     

        22.母子公司之間提供服務支付費用,應如何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母子公司間提供服務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86號)規定,母公司為其子公司提供各種服務而發生的費用,應按照獨立企業之間公平交易原則確定服務的價格,作為企業正常的勞務費用進行稅務處理。

        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項服務,雙方應簽訂服務合同或協議,明確規定提供服務的內容、收費標準及金額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協議規定所發生的服務費,母公司應作為營業收入申報納稅,子公司作為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母公司向其多個子公司提供同類項服務,其收取的服務費可以采取分項簽訂合同或協議收取,也可以采取服務分攤協議的方式,按《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合理分攤。

     

        23.企業經自查發現以前年度有一筆固定資產折舊費未在當年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應如何處理?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 理法》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企業由于上述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以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虧損企業追補確認以前年度未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業經過追補確認后出現虧損的,應首先調整該項支出所屬年度的虧損額,然后再按照彌補虧損的原則計算以后年度多繳的企業所得稅款,并按前款規定處理。

     

        24.向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具體范圍是什么?

        答: 根據《關于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60號)第三點規定:“本通知第一條所稱的用于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向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具體范圍包括:(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二)教育、科 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25.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不一致的,應如何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9號)第五條規定:

        (一) 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如果短于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其按會計折舊年限計提的折舊高于按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計提的折舊部分,應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已期滿且會計折舊已提足,但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尚未到期且稅收折舊尚未足額扣除,其未足額扣除的部分準予在剩余的稅收 折舊年限繼續按規定扣除。

        (二)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如果長于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其折舊應按會計折舊年限計算扣除,稅法另有規定除外。

        (三)企業按會計規定提取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不得稅前扣除,其折舊仍按稅法確定的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算扣除。

        (四)企業按稅法規定實行加速折舊的,其按加速折舊辦法計算的折舊額可全額在稅前扣除。

        (五)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在計提油氣資產折耗(折舊)時,由于會計與稅法規定計算方法不同導致的折耗(折舊)差異,應按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26.企業建造的固定資產在當期投入使用,但由于工程款未結清而未取得全額發票,是否可按合同價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 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后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進行。

     

        27.新開業公司,所發生的開辦費,開業后是按一年攤銷還是按五年攤銷?

        答:根據《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規定,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

     

        28.企業對租入的廠房進行加層改建,發生的改建支出是否可在稅前扣除?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準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所稱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筑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第(二)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約定的剩余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改建的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的,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外,應當適當延長折舊年限。

        因此,對租入的廠房發生的改建支出,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合同約定的剩余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29.我公司經營商品銷售,請問我公司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執行中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2號)規定,除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核準計提的準備金可以稅前 扣除外,其他行業、企業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均不得稅前扣除。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提的各類準備金,2008年1月1日以后,未經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核準的,企業以后年度實際發生的相應損失,應先沖減各項準備金余額。

        因此,您公司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30.公司員工報銷往來倫敦的飛機費用,沒有飛機票,只有一個明細單,說國際航班的沒有機票,如果報銷的話,費用可以列支嗎?是否需要附什么資料?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國際航班如果訂的是電子機票,可憑打印的行程單作為報銷憑證。

        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單位和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與納稅有關的發票或者憑證,稅務機關在納稅審查時有疑義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的確認證明,經稅務機關審核認可后,方可作為記賬核算的憑證?!?

     

        31.補充養老保險以及補充醫療保險企業所得稅上扣除標準為多少?

        答: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的規定:“自2008年1月1日 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32.B企業向A企業借款,A企業向B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借款利息等(按銀行同期同類利率),開具了營業稅發票。B企業可以根據A開具的發票,所得稅前扣除嗎?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準予扣除:“……(二)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

        另《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34號)一、關于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確定問題:根據《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 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鑒于目前我國對金融企業利率要求的具體情況,企業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進行稅前扣除時,應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以證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敖鹑谄髽I的同期同類 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中,應包括在簽訂該借款合同當時,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業提供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該金融企業應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包括銀行、財務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是指在貸款期限、貸款金額、貸款擔保以及企業信譽等條件基本相同下,金融企 業提供貸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業公布的同期同類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業對某些企業提供的實際貸款利率。

        因此,上述利息費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憑發票準予稅前扣除,但在首次支付利息并進行稅前扣除時,需要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

     

        33.企業雇用實習生發生的費用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第15號)規定,一、關于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稅 前扣除問題。企業因雇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并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因此,企業雇用實習生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并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34.我司有發票超過認證期限,無法認證,賬務處理要作為進項稅額轉出,可以作為“主營業務成本”,可以在所得稅的稅前列支嗎?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因此,上述已經超過認證期限的進項稅額計入成本,只要屬于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就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5.我公司員工在工作期間工傷,由于是新來的員工公司尚未繳交社保,9月份由法院判定我公司支付一次性補助費57435元,請問這筆支出我公司可以在今年做所得稅稅前列支嗎?

        答: 根據《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三、關于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 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根據《中 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實際負擔的工傷補助支出,應該在福利費中列支。

     

        36.我公司將進行資產重組,要將公司部分貨車和勞力轉移到一家新設立的物流公司,請問需要開發票嗎?轉入新公司的貨車可否折舊,折舊費用能否稅前扣除?

        答: 根據《關于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13號)規定,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 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并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征收增值稅。因此,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

        另如企業重組適用一般性稅務處理,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五)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因此,企業按照規定計提的折舊,可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37.請問企業固定資產均未采取一次性稅前扣除、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統計表還需申報嗎?需申報的話是否零申報?

        答:若你司未根據財稅〔2014〕75號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64號規定,享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一次性扣除優惠政策,《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預繳情況統計表》不需要填報。

     

        38.2014年購進的小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公司賬上一次性稅前列支,看文件說要報備,具體怎么報備呢?

        答: 根據《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64號)第七條規定,企業固定資產采取一次性稅前扣除、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方法的,預繳申報時,須同時報送《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預繳情況統計表》,年度申報時,實行事后備案管理,并按要求報送相關資料。企業應將購進固定資產的發票、記賬憑證等有關憑證、憑據(購入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提供已使用年限的相關說明)等資料留存備查,并應建立臺賬,準確核算稅法與會 計差異情況。

        因 此,你司應在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時,報送《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預繳情況統計表》,于企業年度納稅申報前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表》及相關資料辦理備案登記。辦稅服務廳接收資料,核對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寫內容是否完整,符合的即時辦結

     

        39.“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是指所有企業都可以嗎?那原來已經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扣除嗎?

        答: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第三條,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 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因此,“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 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是指所有企業。

        (2) 根據《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64號)第三條,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其折余價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 后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因此,原來已經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其折余價值部分可以一次性扣除。

     

        40.企業要注銷時,清算過程中是否要把股東借款轉入收益來彌補虧損呢?

        答:根據《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第三條規定,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

        (一)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二)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

        (三)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

        (四)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

        (五)計算并繳納清算所得稅;

        (六)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余財產、應付股息等。

        第四條,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的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為清算所得。企業應將整個清算期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年度計算清算所得。

        因此,你司向股東借款若無需清償,將之確認為所得,依法彌補虧損。

     

        41.我公司想將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注銷,母公司收回投資,請問這一過程是否屬于企業合并,是否可以采用特殊性稅務處理?

        答: 根據《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的規定:“一、本通知所稱企業重組,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以外發生的 法律結構或經濟結構重大改變的交易,包括企業法律形式改變、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等。其中第(五)項,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業(以下稱為被合并企業)將其全部資產和負債轉讓給另一家現存或新設企業(以下稱為合并企業),被合并企業股東換取合并企業的股權或非股權支付,實現兩個或兩個以 上企業的依法合并?!?

        因此,全資子公司注銷,被注銷企業股東(母公司)收回投資,不屬于企業合并,不適用財稅[2009]59號規定的特殊性稅務處理。

     

        42. 在申報本季度企業所得稅時,國稅申報表自動按照我申報的金額顯示了“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免所得稅額”的金額,給予我司減免所得稅,而且無法更改刪除,但是我司雖然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但是本年度并沒有申請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沒有提交過任何申請的材料,這樣我該如何申報?是否沒有申請就可以直 接享受這個稅收優惠?

        答: 根據《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23號)第二條,符合規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預繳 和年度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按照規定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無需稅務機關審核批準,但在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同時將企業從業人員、資產總額情況報稅務機關備案。

        另《關于3項企業所得稅事項取消審批后加強后續管理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6號)一、進一步簡化小型微利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備案手續。 實行查賬征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辦理2014年及以后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通過填報《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 表(A類,2014年版)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3號)之《基礎信息表》(A000000表)中的“104從業人數”、“105資產 總額(萬元)”欄次,履行備案手續,不再另行備案。

        因此,你司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只要符合規定條件,可以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企業所得稅減按20%征收(以下簡稱減低稅率政策),以及財稅[2014]34號文件規定的優惠政策。

     

        43.請問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適用哪些范圍?定率征收、定額征收都可以嗎?還是核定征收都不行?

        答:根據《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23號)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包括采取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方式的企業),均可按照規定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因此,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率征收、定額征收)的企業符合條件均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

     

        44.我公司將自主開發的技術轉讓給全資子公司,請問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是否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答:依據《關于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1號)文件第四條的規定,居民企業從直接或間接持有股權之和達到100%的關聯方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不享受技術轉讓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因此,將自主開發的技術轉讓所得給全資子公司,不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凹凸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霸乳 |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不卡|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日韩好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