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方式各不相同,失敗的理由基本一致”,這句話用在企業上有過之而不及。經營一家成功的企業如同經營一個成功的人,終歸企業還是人的企業,人還是企業的靈魂,一切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兩個人,企業的運營者和消費者。分解一下人本精神在成功企業中凸顯的幾個要點。
融入情感的品牌理念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微妙,容易疏遠,取決于感情的深淺,把企業搞活的唯一方法是賦予企業人的情感,蘋果融入了喬布斯的科技夢想,帶著喬布斯的特立獨行,所以蘋果和喬布斯本身就是合二為一。喬布斯的設計思路是從人的最基本習慣和思路出發,堅持培養“人用正確的方式和機器溝通”,蘋果是融入喬布斯夢想和靈魂的。蘋果和微信同樣堅持了極簡主義,這種極簡考慮的是客戶的情感,這是無法取代的。當下是情感經濟時代,品牌融入情感,就顯得特別重要。
“至高無上”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是最直接影響用戶感官的第一要素,用戶買回來的某某牌手機,不到一個月就會出現死機,屏幕觸控不靈敏等問題,于是某某手機成為返修率最高的手機廠商之一。這里說一句:靠營銷戰術和價格戰獲得用戶購買的企業不會長久。成功的企業用心,失敗的企業大多靠營銷,你的客戶體驗好,營銷不是問題。
安居客梁偉平說,互聯網思維給企業帶來的是’微’的思想,“微”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想的是用戶需要什么。房屋也要符合用戶需求,讓用戶尖叫;在營銷上,要和用戶互動,讓用戶更早期參與成為粉絲;要為用戶提供終生全面的服務。其中,互聯網帶來的大數據,使得按用戶需求造房成為可能。在樓盤產品設計初期納入目標用戶建議、結合互聯網大數據“預見未來”以降低房產銷售風險勢在必行。如果你說房地產與客戶體驗無關,是一種誤區。
“把員工當人看”的人性化管理
很多人享受過海底撈的“變態服務”,海底撈的傳菜員稱為“飛虎隊”和在海底撈任職一年以上的店長如果離職將有8萬的“嫁妝”,網上一直流傳很多海底撈的段子,讓人感覺其服務好的“令人發指”,可謂有口皆碑。海底撈的管理實際上滲透了“以企育人”的理念。已經超越了管理而重在培育,所以在海底撈工作的價值不只是解決了你的生存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你的價值培養問題。
Google創造了一個百家爭鳴的氛圍,使員工能夠和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給各種創意一個去試驗的機會,主張開放自由、民主的企業文化,管理民主化,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面對下屬的提議不能直接回復“NO”,而是考慮如何幫助他更好的發展。Google式文化創新稱為德魯克式理想,工作應當體現人的社會價值,優秀的管理者應盡全力給予員工信任,并讓他們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過分關注眼前利益而做長遠打算,才能為企業的發展鋪好更寬闊的道路。Google提倡的彈性工作制不同于一般企業,Google充分相信員工,把工作時間的掌控權交由員工,由員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安排時間。在Google工作更像在自己家辦公,餓了可以去吃東西;困了可以小睡;玩興大發時可以和同事PK一場桌球;哪里不舒服了,隨時可以享受到按摩師的到位服務。谷歌對員工的管理滲透的是濃厚的文化氛圍,是一家懂人性的企業,一家成功的企業善于向員工輸出價值而不是索取所謂的“剩余價值”,一家偉大的企業不是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問題,而是向社會輸送了多少價值。
以上三點,是筆者對當下企業人本精神的簡析,鑒于當前企業發展的瓶頸我認為最重要之一的精華部分就是人本精神,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情感和信任的互聯,不同于PC時代的信息互聯,在傳統企業轉型的這個大拐點上,這一點必須再次被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