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八月份,各個用人單位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都會引進大量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在入職之前也會做一些必要的崗前
培訓,王佩儀老師每年都會根據企業的需求為新員工進行崗前
培訓,其中就包括《新員工
職業化素養提升》課程,幫助新員工盡快的從學生身份轉入職員的身份。

那么剛從學校步入職場,年輕人必須做哪些調整和轉變呢?
首先是學校對你的要求和企業對你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學校里你只要把書讀好就行了,而企業會要求你有責任心、上進心和事業心。
其次你必須了解企業的規則和理念,并且認同它。在學校里讀書,是你花錢去買知識,你是客戶;而職場里是企業提供一個崗位給你,讓你去賺錢,你必須讓對方滿意。
第三點是在自我管理方面,在學校時你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但是在企業里你必須具備
團隊合作精神,尤其是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可能要更多的承擔一些初級工作。
最后一點就是學校里的環境是一種學術氛圍,大家都是學生,沒有太多的競爭關系,但是在公司里同事之間往往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你必須要適應這種競爭。

因此就需要我們從觀念、態度和行為這三方面調整自己,從學生盡快的步入
職業人的隊伍,從而塑造
職業競爭力。
第一、從觀念上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認知,我們不是要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來解決就業,解決溫飽,享受安逸的,而是通過工作這樣一個工具來提升自己的
職業能力,
職業價值和
職業品牌的,這才是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最具競爭力的保障。我們不是在為這家公司而打工,而是為你自己的品牌在工作,為屬于你自己的公司在工作,這家公司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叫做“你”!
第二、米盧說過這樣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作為初入職場的畢業生,一定要清楚這句話的意義,我們的人生都是由兩個圈組成了,里圈是影響圈,外圈是關注圈,在工作當中,你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擴大你的影響圈,還是整天抱怨、嘮叨、只做評論?我們說所有成功人士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同性,就是永遠會把精力放在影響圈,只有這樣你的職場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第三、作為職場人士,我們應該從行為上表現得像個
職業人,不能把家里邊以及學校里面的行為搬到辦公室里來。在公司,我們是一個組織,一個
團隊, 一個整體,我們代表的不單單是個人,而是整個企業的
形象,所以在職場中的言行舉止一定要符合企業
文化的要求,要做到有所不為有所為,嚴格要求自己。尊重領導是天職,尊重同事是本分。

總之,職場新人一定要清楚懂得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今天雖然你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那是因為播種和收獲從來不在同一個季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