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字上解釋國學,即一國所固有之學術。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 狹義的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筑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
想想前幾年我國都要向國外學習先進的教學管理模式,學習西方的教育心理學,學習西方的企業管理方式,孰不知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西方著作,管理學的著作都源于我們的國學,比如老子的《道德經》中,包含的大量的樸素辯證法,是一本很好的哲學書籍。書中很多章節都提及,很多的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矛盾又統一的。如“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這里“負陰而抱陽”講的是對立,“中氣以為和”講的是統一,而“萬物”又告訴我們事物內在的對立與統一是具有普遍規律性的,老子的這一觀點,在西方哲學體系里的對立統一中沒有體現出“陰陽”以“陰陽”的方式提出矛盾對立統一的定律只有我們中國的老子。偉大領袖毛澤東對《道德經》一書評價甚高,曾評論老子《道德經》是一本兵書?!兜赖陆洝啡拢骸皩⒂庵?,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于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夸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可見老子對戰爭辯證法闡述得確實非常深刻。
國寶級學術泰斗、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接受采訪時,高瞻遠矚的提出“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笔且环N大一統式的“文化調和”。因此我想,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學,東西南北凡吾國域內之學,都可稱為“國學”,即中華民族之學皆可稱為“國學”。
縱觀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的現象,如社會的犯罪率高,貪官奸商,扭曲的婚戀觀等等,是何原因?電視節目上也不斷地弘揚子女要對父母盡“孝道”,媒體對于,對父母長輩常年盡孝道的人大力的表揚,宣傳,這種現象到底是社會在進步還是退步?行文于此,不免思考,盡孝道還用表揚嗎?表揚意味什么?美國人比爾蓋茨說“人世間最不能等得莫過于孝敬父母?!倍覀冎袊膫鹘y文化,“百事孝為先”早就有這樣的句子“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等等,太多關于盡孝道的詞句,小故事數不勝數。《弟子規》里第一篇的“入則孝”闡述的還不夠詳盡嗎?若是幾千年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原始最樸素的東西,似乎被我們這些一段時間盲目崇洋,西化的后人們給埋沒淡化了。所以現在必須重新梳理,整合,研究,以此來達到提升整個國民素質的目的,讓國人知道如何按照《弟子規》里講授的內容去為人處世。想來有些可悲,但也讓人欣慰,欣慰的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弘揚國學,從娃娃開始,從小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坐標。
剛才提到當下社會不良之現象,分析其成因,多是由于其物質豐盈了,但其內心卻沒有足以支撐的文化來指導行為,所以才導致不良的現象的層出不窮。導入國學,讓國民,起碼有“文化”的根基,這里的“文化”不是狹義的文憑,學歷,而是國之“文化”,企業之“文化”,人之“素養”,我們民生的溫飽解決了,小康逐步實現了,下一步呢?下一步就是我們整個民族國民素質的提升,怎樣用一些非法制的典章規范來約束指導我們的行為,使之成為慣性的良性習慣,這是我們該思考和實踐的根本問題。弘揚國學,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豐富我們國民的思想,正確的言論思想來指導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道德觀,共同來構建和諧社會。讓我們的國學和我們的國家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經濟與國民素質同步強大,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造福子孫萬代。
綜上所述,文字寥寥,弘揚國學,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弘揚國學,富國強民。